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焦點 > 正文
《從延安出發》:以在薪火相傳中繁榮發展的新時代文藝,致敬80年前的“燈塔之光”
2022-05-26 13:46:4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劉欣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文藝發展的關鍵問題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數次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在此指引下,新時代文藝不斷邁向高峰,涌現出一大批為人民放歌、為時代鑄魂的優秀作品。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以人民為中心”創作導向的確立點,正是1942年5月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長河溯源,初心不負。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集結“文藝國家隊”的力量,以此特別推出大型文化節目《從延安出發》。

  △大型文化節目《從延安出發》

  這是一場借青年視角展開的深情回望,也是一場懷文化自信上演的彙報演出。在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5月23日晚首播的節目中,從百歲歌唱家孟于和青年演員吳磊共讀冼星海家書的溫暖畫面,到中國交響樂團和中國煤礦文工團合奏《黃河大合唱》的恢宏場景,再到吳磊在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話劇《直播開國大典》、電影《跨過鴨綠江》等新時代優秀文藝作品中不斷“遇見”英雄先烈、感悟創作赤誠……節目讓新時代文藝的光輝與延安文藝的“燈塔之光”遙相呼應,而在這條薪火相傳的文藝脈絡中,始終躍動著“人民至上”的火熱初心。

  用鮮活的青春視角走進歷史

  “‘到延安去’曾經是一個響徹雲天的口號,是什麼讓無數熱血青年匯聚於此,是什麼點燃了創作者的靈感和激情?”

  這是《從延安出發》首期,青年演員吳磊發出的第一問。節目中,他牽起百歲文藝前輩孟于奶奶的手,傾聽她講述在民族災難深重、條件艱苦卓絕的年代裏,《黃河大合唱》怎樣從延安的一座土窯洞裏橫空出世,吹響了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抗敵救國的精神號角。

  青春的記憶,激活著青春的使命。一問一答,皆是初心的追尋;一呼一應,均是精神的延續。

  在前輩與青年文藝工作者展開“時光對話”的過程中,演員曹磊、康福震等在舞臺上以戲劇演繹的方式,重現歌曲《黃河大合唱》的創作故事,帶觀眾如同踏訪歷史現場一般,重回冼星海、光未然的創作歲月,看有志青年的家國情懷和永不磨滅的音樂精神。

  “我是一個音樂工作者,我願意擔起音樂在抗戰中偉大的任務,團結起那一切苦難的人們……”寥寥數幕場景,勾勒出一個從人民中來、為時代而歌的星海先生。創作過程中,他思緒翻滾,激情拍桌;和工友交流時,他目光真摯,表示“我希望我的創作能從你們的生活中長出來,我想寫出你們的痛苦,寫我們被壓迫的祖國”;紙短情長的家書中,他訴説思念、遺憾和心酸,更表達要“站立在民眾當中”的堅定理想;生命的最後歲月,他在莫斯科的醫院裏臥床數月,依然不知疲倦地創作……有觀眾感慨,透過節目飽蘸真誠的演繹,看到了又一個亮閃閃的人物走到了面前,真切感悟到了充沛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

  △戲劇演繹《黃河大合唱》創作過程

  與此同時,節目在觀眾之中掀起討論高潮,播前話題“從延安出發”便登上微博熱榜,開播相關話題是登上熱榜30余次,全網累計曝光量達25億人次。

  《從延安出發》結合浮雕裝置、展覽陳設,以及4K、XR、AR 等高新科技,搭建起一座穿越時空的“時光藝術館”,營造身臨其境的視聽體驗。

  舞臺以“起點”這一概念作為突破口,通過對延安地標元素的抽象提煉,締造出一條綿延不斷的“文藝之路”,烘托節目的史詩敘事。巍巍寶塔山、中央大禮堂……倣如矗立在重巒之巔,將觀眾的情緒帶回到那片火熱的土地。鐫刻著歲月痕跡的照片、手稿,無一不投射出先輩藝術家們的足跡,這些歷史物證有力支撐著故事細節,成功打開了穿梭時空甬道的閘口,于點點滴滴之間,幫助觀眾在今天和昨天之間構建起堅實的情感關聯。

  可以説,《從延安出發》一以貫之地體現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思想+藝術+技術”的融合創新理念,節目努力用入眼、入耳、入心的表達方式講述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故事,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多元化做出了積極探索。

  以蓬勃的時代文藝致敬歷史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從延安出發》不僅僅是一次恰逢其時的歷史重溫,其更重要的創作訴求,是立足新時代歷史坐標,探討當下文藝工作者的時代使命,堅定培根鑄魂、守正創新的文藝擔當,為開啟新時代文藝新征程凝心聚力。

  為此,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集結16家深受延安文藝座談會精神熏陶,極富革命歷史傳承的國家級文藝院團、院校以及演出機構。隔著80年的歲月長河,他們以在新時代蓬勃發展的優秀作品致敬“從延安出發”的文藝初心,並用這些承載了歷史記憶的時代精品,致敬我們永遠不能忘懷的英雄和先烈,致敬鑄就起民族脊梁的千千萬萬的普通人。

  在首期節目中,最令人心旌澎湃的環節,莫過於中國交響樂團、中國煤礦文工團共同演繹的《黃河大合唱》。

  △現場演奏《黃河大合唱》令人熱血沸騰

  星海先生曾有一個遺憾,因為當時條件有限,他從未在祖國大地上親耳聽到自己完整版的交響作品被公演過。今天,他的音樂被後人傳承,《黃河大合唱》的旋律在無數交響樂團的演奏中歷久彌新,節目悉心呈現從1939年至今不同時期的演奏畫面,最後在宏大的現場演繹中,將跨越時空的感動掀至高潮。正如中國煤礦文工團原團長、演播藝術家瞿弦和和中國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譚利華所説,揮舞奔騰的旋律,奏響英雄的讚歌,這是歷史和時代的交響。

  80年間,人民文藝在與時俱進中經歷了豐富的演變,呈現出多彩的風貌,但文藝為人民服務的根本方向一直未改,並持續煥發新的活力。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文化建設、文藝工作擺在黨和國家事業重要位置,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發展開啟了嶄新局面。《從延安出發》從百花齊放的新時代優秀文藝中精選部分作品,借由宏闊的歷史縱深感和澎湃的藝術渲染力,勾勒波瀾壯闊的文藝風貌。

  △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劉威講述話劇《直播開國大典》的臺前幕後

  首期節目裏的三部新時代文藝精品,均是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的口碑佳作。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自2021年首演以來,足跡遍佈全國40余座城市,話劇《直播開國大典》帶著濃厚的裝置技術和先進的數字技術而來,以更具哲理性、觀賞性與藝術性的主旋律表達,獲得了眾多年輕人的歡迎;電影《跨過鴨綠江》以整體性歷史的書寫去召喚和重建歷史意識,20歲-29歲的“年輕粉”佔比最多,超過45%。結合濃縮再現,《從延安出發》通過青年演員吳磊的視角求教這些優秀作品的創作者們,進一步凸顯傳承、引領、鼓舞的主旨。

  征程如歌,復興如幟。當新一代文藝工作者由衷表達“當代青年要知道自己為什麼出發,要向人民學習、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藝術家”時,我們有理由相信,寄望青春、永葆青春的文藝事業一定能持續形成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生動局面,“文藝之樹”也必將在每一次的信念傳遞中,愈發茁壯而茂盛。《從延安出發》第二期即將於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5月29日19:30檔播出,屆時青年追尋者關曉彤將與90歲前輩藝術家喬佩娟一起,為觀眾再度開啟一段紅色的時空之旅,她們將會遇見哪些新時代的傑出文藝家,帶來什麼樣令人震撼的文藝作品呢?拭目以待!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