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輿情智庫    
南平:生態為先 向綠而興
2021-07-28 10:43:11來源:福建日報編輯:陳麗霞責編:胡曉萌

南平:生態為先 向綠而興

農夫山泉武夷山工廠在全國首創“泡茶水”。 伊凡 攝

  盛夏南平,閩北綠能潮涌。

  22日,2021福建東南科技論壇——林産工業綠色創新高品質發展論壇在南平拉開帷幕,知名專家學者、業界代表等濟濟一堂,為南平打造千億産值林産工業建言獻策;一根9000米長的人造纖維,重量僅0.8克,這是來自福建閩瑞新合纖股份有限公司的國內首創,名副其實的“閩北造”;跳出南平看南平,立足閩浙贛交界中心城市的通道優勢,南平聯合衢州、黃山、上饒共建區域旅遊“聯盟花園”,互利互惠,打造具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

  這些運筆,匯聚而成南平綠色高品質發展的新圖景:生態為先,向綠而興。今年以來,南平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抓好“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上半年主要指標實現“雙過半”,發展態勢穩中加固、穩中向好。

  生態美,走綠色發展之路

  對生態文明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念茲在茲,今年3月到南平考察時也殷殷囑託。牢記囑託,南平勇擔使命,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典範。

  近日,武夷山生物研究所科考調查員在武夷山野外科考時首次發現了古氏草蜥這一物種,再一次刷新武夷山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的紀錄。在武夷山國家公園智慧管理中心,依託衛星遙感、無人機和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智慧大屏清晰展示了公園範圍內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實時狀態,“天空地”一體化全天候監測體系搭建起生態管護的“防火牆”。

  如此,公園生物圈不斷“添丁”,各項生態環境指標日趨向好,顯示著以武夷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為代表的生態保護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成效漸顯,共商、共管、共建、共享的自然生態系統保護新模式逐漸形成。

  無獨有偶,順昌也興起了一場同樣的改革。自古就是“閩江起源處、順達昌盛地”的順昌縣,境內河流奔騰、交錯縱橫。作為閩江源頭的綠色屏障,如何守住這一份生態資源家底,從2018年3月開始,針對“九龍治水”的沉疴痼疾,該縣開始了一場全新的生態監管模式改革。

  大幹鎮率先試點。以前,河湖流域、鄉村道路、森林資源、人居環境等分管部門各有“一畝三分地”、各掃“門前雪”,職能既交叉又存在盲區,問題上不來、處置不及時,監管往往流於形式。“改革六位一體,整合6個部門的37項巡查內容,變成一個部門的事,成立縣鄉兩級生態巡查管理中心。”生態巡查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慶文説。

南平:生態為先 向綠而興

智慧稅務雲廳為群眾提供便捷辦稅服務。羅光耀 攝

  緣此,化繁為簡,政出一門,採用社會購買服務的方式,讓第三方福州雪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服務,專職的巡查專管員應運而生,專門負責“挑刺”,由縣生態巡查管理中心分發給鄉鎮部門,形成工作閉環,效率上大大提升。但是,人員和資金投入卻大幅縮減,人員由原來的637人壓縮至76人,將原來分散在6個部門的300多萬元資金統一使用,大幅壓縮投入。

  “改革後,打通了生態巡查‘最後一公里’,而且解決了用工規範問題,讓巡查工人工資、保險都有了保障。”張慶文説,以試點大幹鎮為例,以前光河道管理員就聘了10個,現在全鎮只需要4個生態巡查專管員,兩兩搭檔,六位一體,現已發現生態問題4164件、已處理4114件、正在處理50件,處理率達98.8%。

  改革在工作效率上做“加法”,在投入上做“減法”,提升生態治理能力,2020年順昌獲評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目前,順昌縣改革探索已在全省乃至省外許多地方推廣,我們正在摸索無人機等智慧化巡查模式,制定巡查行業標準,將這場全面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改革進行到底。”張慶文説。

  改革的命脈在於“系統治理”,一體化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的保護修復,重在保護,要在治理,治林、治茶等修復項目協同推進。

  “世界杉木看中國,中國杉木看順昌。”作為全國唯一的杉木之鄉,順昌靠山吃山,將這些木材採伐變現,成了林農祖祖輩輩不變的生活方式。“大批林木砍光,森林品質一落千丈,有林無材,大徑材杉木基本沒有,生態環境也敲響了警鐘。”縣國有林場場長趙剛源説。

  從經營模式上改變,順昌開始採用“採伐時保留闊葉樹+不煉山耙帶整地造地”等模式,變單層林為復層異齡林,改單一針葉林為針闊混交林,將一次性主伐變為擇伐。如此,以“樹種珍貴化、木材大徑化、結構復層異齡化”的近自然經營模式,作為森林品質精準提升的必由之路。

  目前,順昌已完成收儲林木林地面積7.62萬畝,林場更看重長遠賬,闊葉林、林下經濟等讓林場有了更長遠的打算。3年來,林場將銀行8.1億元資金導入林業,3272戶林農戶均達24.76萬元,林農不砍樹也致富。

  武夷山燕子窠茶園亦是如此。通過科研團隊“高位嫁接”,茶農廣泛栽種大豆、油菜花等綠肥作物與實施物理防治蟲害,結合溝施茶樹專用有機肥等茶園土壤環境優化技術,提升茶園土壤健康、優化茶園生態環境,同時改善茶葉品質、減少茶樹病蟲害發生,推進當地産業生態化轉型。

  “以南平市成為全國首個獲批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地級市為契機,我們將持續探索生態銀行、海綿城市、林業碳匯、綠色金融等創新模式,力爭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中走前列。”市領導説。

南平:生態為先 向綠而興

印象·泰自然茶湯溫泉度假村項目,進一步豐富了武夷山旅遊業態。羅光耀 攝

  産業優,綠色動能加快集聚

  綠水青山,創新生態價值實現的新路徑,為南平綠色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汩汩源泉。

  依託優質水資源,農夫山泉飲用水項目落戶武夷山市洋莊鄉工業園區,今年4月完成竣工驗收後正式投産,年産100萬噸飲用天然水。“武夷山水生態優良,各流域水質功能達標率100%。經研究發現,這裡的山泉水在穿林過石後積累了適量的礦物元素,契合了泡茶水‘清、輕、甘、洌、活’的標準,也符合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推薦的泡茶水理化指標。因此,我們在全國首創泡茶水,僅在武夷山工廠生産,讓優質水資源優勢能更多、更好、更快地轉化為水産業優勢,同時結合當地的優勢産業,進一步延伸茶産業鏈條。”公司總經理徐衛建説,目前公司配置2條生産線,今年産值有望突破億元。

  來到武夷新區芹口組團,今年第一季度全省集中開工項目武夷新區生態食品産業園正在抓緊建設中,源香食品、夷山物産、華潤怡寶等項目已簽約入園,為南平千億食品加工産業集群發展鍛造強力引擎。“項目規劃用地6800畝,科學佈局旅遊食品專業園、水産業園、智慧物流園等,實現一區多園的功能,同時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與建陽城區、武夷山景區同城化發展,建成後將是閩浙贛三省交界最具特色的生態食品産業集聚區和觀光園。”武夷新區有關負責人介紹。

  傳統優勢産業正在提檔升級。作為擁有多張茶葉名片的重要茶葉産區,南平矢志不渝做好“一片葉子”,惠澤一方百姓。5月23日,中國(武夷)“茶文化、茶産業、茶科技”統籌發展高峰會在南平順利舉辦,共商茶文化發展、茶産業升級、茶科技創新之路;中國白茶城投入運營,匯聚龍頭企業打造白茶發展新高地;印象·泰自然茶湯溫泉度假村項目增加茶文化新體驗……今年以來,南平多措並舉加速茶産業高品質發展。

  立足地域內山多、林地多、農業資源多樣性特點明顯的資源稟賦和産業基礎,南平把發展綠色經濟作為主攻方向,加快推動優勢資源轉化為發展勝勢,突出綠色特色,聚焦全域旅遊、茶産業、肉雞加工、竹産業、水産業等特色産業,加快培育打造“3+4+5”産業集群,培優做大“一座山、一片葉、一隻雞、一根竹、一瓶水”等特色産業,加快打造綠色産業發展高地。

  數據表明,這些特色優勢産業挺起南平綠色發展的“脊梁”,今年上半年“3+4+5”産業集群完成産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産值的90.5%,食品加工、林産工業、茶産業産值分別同比增長8.7%、15%、14.8%,旅遊人數和收入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49%、136.3%,大項目、好項目不斷落地開花,在全省“五個一批”項目正向激勵綜合考評中南平市位居第三。

南平:生態為先 向綠而興

省級重點項目武夷新區體育中心加緊建設中,將是承辦2022年第十七屆省運會的主場館。 羅光耀 攝

  機制活,做好營商環境“加減法”

  前段時間,南平普降大到暴雨,對當地工農業生産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依山而建的邵武市大誠世紀家居廠區卻幾乎看不到泥水的痕跡,這都歸功於臨山一側5000余平方米的護坡,力主儘快建成護坡的,正是邵武經濟開發區主任黃旭應。

  “閩北夏季多雨,易發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企業必須做好應對汛情的準備。”黃旭應説,從北京引入大誠世紀家居項目以來,他都會定期前來關注排水、消防設施的建設情況。配合項目工期,護坡僅用半個月建設完畢,趕在汛期前發揮作用。作為挂點幫扶該企業的幹部,黃旭應給了這家外來企業“一站式保姆服務”,協助辦理供地手續、開工“三證”並協調用工,創造了廠區從動工到投産僅用半年的“邵武速度”。

  大誠世紀家居項目的落地,正是南平優化營商環境的縮影。“作為福建省欠發達區域之一,南平迎頭趕上更需要突出抓營商環境,要先人一招,快人一步,在審批上做‘減法’,在服務上做‘加法’,持續釋放改革紅利。”市領導説。

  近日,在南平市不動産登記中心發證窗口,南平武夷集團高速建設有限公司代表領到了項目地塊的不動産權證。這是市裏實施“交地即交證”利企措施服務的第一個項目。

  “以往在交地之後,企業持交地確認書等材料到不動産登記中心申辦登記,中心受理後才進行權籍調查工作,一個流程往往要十幾個工作日。”市自然資源局確權登記科科長黃革説。改革後,不動産登記中心從掛牌出讓競買過程開始即指派專人全程參與,在企業辦理用地相關手續前,先行對該地塊用地的權屬、界址、面積認真核對,掃清登記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把企業等待的時間盡可能壓縮,做到交地與交證的無縫銜接,極大地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和時間成本。

南平:生態為先 向綠而興

武夷新區羅光耀 攝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南平以改革之手開便民之門,“平均壓縮時限”“即辦事項佔比”“平均跑動次數”等指標均位居全省前三,審批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8.2%。企業開辦時間全面壓縮至1個工作日,企業開辦實現零成本,企業開辦便利度位居全省第二,新登記企業數量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42.8%。上半年全市新登記企業數量同比增長42.8%。而且,還實現了閩浙贛皖四省邊際城市128個事項“跨省通辦”,全國“跨省通辦”91個事項。

  “良好的自然環境已成為南平市的驕傲,而人文環境的打造則事在人為,我們將秉承為民辦實事的初心,讓營商環境與生態環境比翼齊飛。”南平市行政服務中心主任魏成和説。(記者 趙錦飛 蔣豐蔓 賴昊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