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老外在福建   |    直觀中國    |    融播報    |   福建好故事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電氣化,助推沙縣小吃産業轉型升級
2021-11-10 10:22:53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胡曉萌

  週末,走進福州永輝超市西門店,在麵食專賣櫃檯,550克裝的沙縣拌面受到消費者的歡迎,超市導購員説,這種拌面的面是烘乾的,口味好,價格也不貴,銷量很好。

  從地方美食發展到8萬多家門店,遍佈全球60多個國家。20多年來,沙縣小吃走出了一段不同尋常的發展之路。今年,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支持發展沙縣小吃等特色富民産業;沙縣小吃製作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雖然門店遍佈各地,但産品標準不一和産能不足的問題,一直是沙縣小吃産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為適應市場需要,沙縣小吃以電氣化升級改造為抓手,朝著標準化、數字化、産業化、規範化、智慧化的目標再出發。

  新工藝裏“老味道”

  一大早,三明市沙縣區夏茂鎮長阜村的香之源調味品廠裏,一片片面幹經過空氣源熱泵烘乾機烘烤後,由工人封裝後裝上物流車,老闆羅奮忠則在一旁清點數量,準備發往廣州的小吃門店。

  上世紀70年代,羅奮忠的爺爺在村裏經營一家麵條作坊。“手工揉好面後,把麵糰放在案板上,用一根木棍將麵粉經過近百次碾壓成片,再用面刀將麵片切成麵條。”羅奮忠説,一番折騰,人的胳膊早就麻木了,一天下來,麵條産量不到50千克。

  上世紀90年代初,羅奮忠的父親接過了面幹作坊,此時不少鄉親走出山門開小吃店,但由於産能有限,作坊最遠也只能為鎮上的一些小吃店供貨。

  前些年,在外開了多年小吃店的羅奮忠返鄉開了家調味品廠,在經營調味品的同時,他決定重拾老本行——加工面幹。“傳統的面幹製作靠人工,烘乾靠日曬,不僅生産效率低,而且品質參差不齊,面幹暴露在空氣中還容易受到粉塵、蚊蟲等污染。”和父輩不同,羅奮忠心裏有自己的想法,“拌面是沙縣小吃的招牌,我們有幾萬人外出做小吃,人是出去了,但面卻帶不出去,我就想怎麼能讓大家嘗到正宗的沙縣味道。”

  安裝先進電氣自動化設備、添置空氣源熱泵烘乾機,擴容産能,羅奮忠把面幹作坊變成了工廠。“改造了生産線後,現在一天産量可達1500公斤,生産過程中溫度、力度、薄厚都能精確掌控。”羅奮忠説,電氣化讓地道的面幹走出沙縣,現在除了供應給小吃店外,他還給自家的面幹搭配上調料包,産品受到諸多超市、電商的歡迎。

  如今,物美價廉的沙縣小吃,在電氣化的支持下迎來飛躍。拌面用上了自動撈麵機,蒸餃由中央廚房統一製作和配送,燉罐可用半成品材料製作。在推動工業化生産過程中,沙縣致力於保留沙縣小吃“老味道”。比如,為了留住花生醬的傳統香味,三明沙陽食品有限公司放棄了高效的電磨,而是使用電機驅動石磨的生産方式。

  一“線”牽來萬家財

  小吃生産電氣化之路離不開強大電網支持。沙縣地處山區,長期以來電力基礎弱,農村電網普遍存在著設備老化、過負荷、變電站布點不足等問題。1998年農電“兩改”後,2020年全區實現電能替代電量1519.82萬千瓦時,為沙縣小吃轉型升級提供清潔高效、綠色低碳的電力支撐。

  對於傳統小吃生産電氣化,對沙縣小吃發展跟蹤多年的福建省智中商務策劃研究院院長鐘義熙説,只有實現電氣化生産,才能在變與不變之中實現全球擴張。

  “省錢省力,小吃生産電氣化好處是看得見摸得著啊。”一家沙縣拌面生産廠家負責人説。過去曬面幹,必須在晴天,雇人早上曬、傍晚收,曬250公斤面幹,人工成本就得200元左右。現在用空氣源熱泵烘乾機,自動調節溫度和濕度以及烘乾時間,烘乾1爐面幹只需6小時,可一次烘乾面幹375公斤,費用僅約16元。

  來到位於鄭湖鄉的沙縣鄭湖垚香胡記板鴨食品廠,板鴨的香味讓人身心愉悅。總經理胡紹椿對小吃電氣化生産同樣深有感觸:“傳統的板鴨加工靠天吃飯,要懸挂在戶外經受風吹日曬15至20天才能走上餐桌。”隨著小吃生産電氣化普及,胡紹椿在核心步驟沿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引進冷風熱風乾燥機,傳統工藝結合現代設備,一隻成品板鴨只需3到5天便可上市銷售。

  如今鄭湖鄉已發展板鴨加工作坊11家,去年,1100多名農戶從事板鴨行業,年産板鴨100萬隻,産值約5000萬元。

  富民産業再出發

  走進位於沙縣小吃産業園內的惠發食品沙縣小吃中央廚房,洗菜、和面、包餡,新鮮蔬菜和肉類經過自動化生産流水線後,成了一個個標準14個褶的柳葉蒸餃,經過速凍發往全國各地。“整條生産線經過電氣化改造後,日産10噸餃子只需24個工人操作,相當於200個人手工包的産量。”公司生産廠長胡明寶説。

  2019年,沙縣啟動小吃産業園一二期及周邊核心區域3500畝食品産業園建設,通過集聚小吃加工上下游企業,進一步延伸産業鏈條。在産業園建設過程中,國網沙縣供電公司按照沙縣區政府要求,以優化電力營商環境為主線,立足“多、快、好、省”,通過定制方案、優質服務,為沙縣小吃産業園充電蓄能。

  目前,産業園已吸引19家關聯企業入駐,年産值達3.1億元,拌面、花生醬、蒸餃、板鴨等主打産品均已實現電氣化生産。

  如今,一件件産品從沙縣運往全國各地的子公司,再由公司配送到一家家門店。“以前天沒亮就要先去市場買菜,然後再花幾個小時加工、備料,一天就睡四五個小時。”在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民西路,吳華豐經營小吃多年,開店的辛苦至今仍記憶深刻。

  “現在差不多一半的産品都實現配送到店,品種多價格實惠,食品安全也有保障。”在電氣化的助力下,吳華豐在當地經營著五家標準店,平均營業額比過去增長了50%以上。

  産品送出去,人氣引回來。在夏茂鎮俞邦村“尋根追味”美食街上,一個個經過電氣化改造後的攤點生意紅火,原汁原味的特色小吃吸引各地遊客專程前來品嘗。

  “現在做小吃不用再像以前那樣煙熏火燎的,村裏人氣這麼旺,在家邊照顧小孩邊做小吃,賺錢顧家兩不耽誤。”村民俞秀英臉上挂著滿意的笑容。

  “家鄉建得越來越好,很多在外的村民都給我打電話,想回來發展。”俞邦村黨支部書記張昌松説。今年,沙縣區對小吃街開展電氣化改造,充分激發小吃業的“放大”“溢出”效益,也給不少在家的村民帶來商機,辦農家樂、賣土特産,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幹勁越來越足。

  今年以來,俞邦村累計接待遊客達18萬人次,“沙縣小吃第一村”發展蒸蒸日上。

  (記者 莊嚴 通訊員 許琰 肖首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