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團徐和誼:以大開放深融合迎接未來

2018-12-21 09:02:01 | 來源:中國日報網 | 責編:陳晨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北汽成立60週年。得益於改革開放,北汽集團同整個中國汽車行業一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國家擴大對外開放的新格局,如何建設汽車強國?近日,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發表演講,回顧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汽車行業的巨大進步,並指出應以“大開放深融合”迎接未來。他表示,“作為一名汽車行業的老兵,我想和大家回顧一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汽車行業披荊斬棘、砥礪奮進的發展之路,以一個行業的光榮與夢想致敬過去砥礪奮進的四十年,也以這個深處變革、繼往開來的行業致敬偉大的新時代。”

北汽集團徐和誼:以大開放深融合迎接未來(財智推薦)

  開放的中國給汽車産業帶來巨大發展空間

  汽車是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汽車行業上接能源礦産、鋼鐵化工,下連消費電子、金融服務,幾乎關聯到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是現代化國家工業能力的指示器和工業發展的引導者。

  新中國成立後,在蘇聯的援建下,一汽于1956年建成投産,成為我國汽車工業的開端。1958年,由北京汽車製造廠生産的“井岡山”牌小轎車也開進了中南海,這也成為北汽集團60年發展史的開端。後來國家又建設了二汽、陜汽等企業,初步形成了有一定規模的汽車工業體系,但是發展緩慢。

  徐和誼認為,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春風化雨,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也開啟了中國汽車産業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的變革歷程。40年來,大家親眼見證了一個汽車大國的強勢崛起,見證了中國汽車産業的滄桑巨變。他説這種巨變在産業規模、産業體系、自主創新能力和它的角色轉變上都有所體現。産業規模很明顯由小到大。汽車産量由1978年的14.9萬輛增長到2017年的2901萬輛,增長193倍;汽車工業總産值從1980年的88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8.79萬億元,增長了998倍。中國汽車産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産業,中國汽車産量在全球的比重由1978年0.4%增長到2017年的29.8%,成為全球汽車産業的重要一極。産業體系方面,我們已經由“缺重少輕”到如今的産業鏈完備。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汽車産品結構非常不合理,但隨著改革開放的發軔,國內汽車工業調整産品結構,開始進入全面發展的階段,不僅建立起從乘用車到商用車、從零部件到服務貿易非常完整的産業鏈,而且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區形成了綜合實力雄厚的汽車産業集群。汽車的自主創新能力亦由異常薄弱到逐步增強。改革開放初期,我國轎車的自主開發能力幾乎是空白。隨著汽車産業形成規模經濟之後,我們的自主開發能力得到了長足發展。現在不僅各大汽車集團多已建成接近世界先進水準的研發基地,新能源汽車更是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正在跨入由“跟跑”到與世界“並跑”的階段。現如今的汽車已經由少數人的專屬品變為老百姓的必需品。40年前,街上跑的汽車還很少見,但隨著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汽車開始逐步走進尋常百姓家,中國邁入了汽車社會,老百姓能夠享受到現代汽車文明帶給人們的安全、舒適與快捷,這是改革開放40年汽車産業的最大成就。

  徐和誼表示,汽車産業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輝煌歷程的真實寫照。中國汽車産業之所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徐和誼認為這得益於國家一系列支持汽車産業市場化的政策,積極承接世界發達國家的技術轉移、融入國際分工體系,離不開幾代中國汽車人的銳意創新與苦幹實幹,和中國這個人口大國的“巨國效應”,但是更重要的是改革開放為此形成了良好的發展環境。總體而言,是改革開放對需求和供給兩端的推進,激活了整個汽車行業,是改革開放基礎上構建的深厚供需兩端體系,協助自主品牌快速成長,從而鑄就了一個世界級的大規模行業。

  徐和誼談到這些的同時也表示有一些遺憾,比如在自主創新能力方面我們與國際先進水準仍有差距,還沒有世界級的中國品牌;零部件體系還較薄弱,關鍵核心技術仍受制於人;國有企業過度依賴合資企業的局面還未徹底改觀。同時,隨著汽車産業的高速發展也帶來了交通、能源、環境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疊加在一起,也在倒逼中國汽車産業必須走低碳綠色、節能環保的發展之路,才能使汽車産業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以大開放深融合迎接汽車産業新未來

  經過40年發展,中國汽車産業已站在由大變強的歷史新起點。整個汽車行業在百年發展之後迎來了全面的變革,全新的科技與跨界融合催動汽車行業向全然不同的方向加速進化。徐和誼表示:“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共享化,汽車行業從能源到産品再到商業模式與使用場景,正邁入轉折性的新時代。”

  徐和誼認為站在這個變革與升騰的關鍵歷史節點,必須思考下一個40年該怎麼走?面對下一個百年,中國汽車工業的夢想應當如何實現?他認為在變革的時代,結合北汽的發展,必須把握“變”的本質,以變馭變,把握先機,才能決勝未來。

  加大創新力度 推動生態融合

  徐和誼表示,隨著汽車産業逐步逼近世界先進水準,模倣所能帶來的增長動能越來越有限,創新正在成為向前突破的唯一手段。尤其對於以新技術、新模式為主要力量的新能源和智慧化汽車時代更是如此。

  汽車行業發展到今天,早已不是單打獨鬥、閉門造車的製造業業態。能源、電子、軟體、互聯網、材料、金融、服務乃至於法律與標準等多方面的開創式發展,要求官産學研各方必須結成緊密的産業創新體系,以汽車為平臺和載體持續賦能。

  擴大對外開放 深化管理體系改革

  隨著中國履行WTO承諾對汽車行業的開放度逐步增大,汽車關稅降低,合資股比放開,補貼逐漸退坡。汽車脫離國家保護參與全球化競爭越來越成為中國汽車行業必須直面的挑戰,同時在這樣的競爭中不斷磨礪自身實力,抓住繼續登攀的重要機遇期也顯得尤為重要。

  徐和誼表示,汽車作為工業現代化的結晶,一方面體現為汽車工業複雜的集成體系;另一方面體現為高效的現代化管理體系。歷次汽車行業大變革往往也是管理領域的大變革。當今汽車行業處於“第三次變革”的關鍵時期,中國汽車承擔著躍升向上的汽車強國重任,一定要在管理體系變革等軟實力領域多下功夫,謀求引領性發展。

  改革開放是方法論,是發動機。中國汽車行業四十年跨越式發展的偉大實踐,深刻地揭示了改革開放所釋放的巨大動能和所蘊含的普遍真理。徐和誼稱自己所在的行業面臨百年未遇之大變局,中國汽車工業終於迎來蝶變躍升的關鍵機遇,他表示會繼續秉持改革開放戰略,投入到進一步深化改革,全面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助力中國汽車工業實現“由大到強”的歷史跨越,抵達“汽車強國夢”的勝利彼岸,共同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