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廣西公安:科技提升效能 信息激發活力

2018-02-20 15:21:52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李玥 | 責編:

  原標題:科技提升效能 信息激發活力 ——廣西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設系列報道之一

  今年1月底,南寧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建設又一創新便民項目——車輛和駕駛人電子信息功能正式上線。認證後的駕駛證、行駛證電子信息可作為實體證件的補充,在接受交通警察現場查驗、交通事故快處快賠、交通違法處理或購買二手車時可使用。

  這是我區積極順應“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發展趨勢,大力推進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設,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務水準的具體體現。近年來,廣西各級公安機關強化科技信息化建設,實現了全警種、全業務的信息化應用,有效提升公安核心戰鬥力,為公安機關打防管控、推進社會治理、服務人民群眾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科技信息化建設“一盤棋”

  沒有載體、沒有依託,科技信息化建設就是空中樓閣。

  由於經濟條件、思想觀念等方面的限制,廣西公安科技信息化工作與發達省份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各警種、各部門各自為戰,均從自身業務出發,建立了大量的平臺、系統,這些平臺、系統互不相容、互設壁壘,“煙囪化”“孤島化”現象嚴重,很難發揮出真正的戰鬥力。

  這種情況在2015年後發生了根本性轉變。新一屆自治區公安廳黨委班子成立以來,結合工作實際,牢固樹立“以信息化為引領、以情報為支撐”的科技強警理念,將科技信息化作為公安事業發展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緊抓實。

  圍繞“一年打基礎,兩年有變化,三年上臺階”“在中西部地區爭一流,在全國爭上游”的“三年兩爭”工作目標,並按照公安改革和“四項建設”要求,自治區公安廳確立了傳統+科技模式,提出了公安信息化建設的具體任務,推動數據信息採集從人工密集型向智慧集約型轉變,突出科技信息化戰略性、基礎性、全局性地位,堅持統籌謀劃、全面推動,加速廣西公安信息化提檔升級。一方面,鞏固原有的人工採集手段,盡可能擴大採集源;另一方面,依託技術防控網、新一代移動警務平臺等推動基礎數據採集從人力密集型向智慧集約型轉變。

  自治區公安廳提出了“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的建設要求,建立了“一盤棋”科技信息化建設工作格局,作出了做強做大綜合平臺、做精做深專業平臺戰略部署,確定了大情報體系模式。同時,編制完成了《廣西公安基礎信息化總體策略和架構規劃報告》和《廣西公安基礎信息化頂層設計》等文件,由自治區公安廳科信總隊統一建設雲平臺、服務總線、支撐平臺,為各警種系統建設提供硬體等支撐環境;統一建設和管理大數據平臺,為各警種提供大數據應用的開發工具、通用演算法和數據支撐。各警種基於統一的大數據平臺,結合本警種業務應用,研究開發大數據研判模型。

  整合資源花小錢辦大事

  有了科技信息化建設的頂層設計,廣西公安的警務科技創新不斷升級,科技應用的氛圍更加濃厚,但信息化建設需要有力的資金保障。在資金投入有限的情況下,自治區公安廳堅持花小錢辦大事的理念,積極探索集約整合資源和市場化運作的發展思路。

  在自治區公安廳新技術大樓成立的廣西公安信息系統集中運維中心,首創了全國省級公安機關信息系統集中運維和廳機關通信線路資源整合管理,將廳機關133個信息系統運維項目整合成33個集中運維項目,形成規範化、自動化、一體化的運維架構。僅這一項,在系統和線路增加的情況下,2017年全廳系統運維與線路租費同比減少46%,運維駐場人員同比減少95人,減少40%。

  南寧市公安局與一批國內知名科技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開展智慧警務研發工作,以雲計算、物聯網、智慧安防、視頻分析等信息技術手段推進社會治安智慧防控網建設。柳州市公安局與航天科工、廣西科技大學聯合創建“中國西南智慧公安·智慧交通創新研究中心”,以警務實戰中亟待解決的瓶頸問題為具體研究課題,組織民警、企業、高校召開創新研究沙龍,在實現産學研用相結合的同時,提升公安實戰能力、推進公安工作科學發展。

  一些專項經費少的縣市公安局,也在想方設法積極推進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設。河池市公安局宜州區分局通過“政府主導、企業投資、公安使用、群眾受益”的警企聯動模式,不花政府一分錢在千家萬戶門口建起社會視頻監控系統,構建起城區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欽州市公安局推出的“欽州市智慧綜治平臺”,充分利用微信“企業號+服務號”的融合功能,將服務群眾的所有資源進行整合,增強社會治理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他們建設的14套實名制門禁系統,為試點小區實現了可微信端、訪客驗證碼開門,以及門刷禁卡、身份證等方式開門,極大提升小區安全系數。

  破繭成蝶走出新路子

  不到兩年時間,廣西各級公安機關圍繞指揮情報行動一體化的科技信息化建設,基本實現了“打基礎、有變化”的目標,部分領域還實現“上臺階”,為全區公安機關警務實戰化、執法規範化、隊伍正規化建設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為民服務也展現出了新氣象新作為。

  ——建立了現代化的指揮體系。全區共建成指揮調度終端1668個,實現自治區、市、縣、派出所四級扁平化的“集成、互通、智慧、共享”警務“一張圖”指揮平臺,與圖像綜合平臺、警綜平臺、綜合資源庫等多個平臺系統實現了對接,提高了快速反應能力。建成合成作戰指揮平臺,實現了網上視頻會商、案件合成等功能,極大提高了接處警、應急處突、警衛安保等警務實戰工作的效率和品質。同時,編制完成了涵蓋408類公安內外部信息資源的《廣西公安信息共享目錄》,信息資源全部匯總至綜合統一信息庫。目前,已整合信息資源約299.36億條。這樣的數據每天還在以約5000萬條持續遞增。

  ——科技信息化建設惠及全警。在全國率先建設完成與公安網、視頻專網和互聯網實現安全聯通的公安移動信息網,部署上線涵蓋新一代移動警務三類應用的“八桂警信”,解決了民警之間、民警與群眾之間進行安全信息交互的難題,讓信息化惠及全體民警。此外,還實現了廣西公安信息資源服務平臺與公安部資源服務平臺實時聯動,為全國各地公安機關提供了上千萬次查詢比對服務,為自治區公安廳和各地市公安機關提供服務更是超十億次以上,大大提升了民警的辦案辦事效率。

  ——公共服務水準全面提升。全區各級公安機關大力開展互聯網+警務建設,紛紛搭建“網上公安局”“網上派出所”“網上警務室”。廣西公安網上便民服務平臺已部署上線測試,實現了治安、交警、出入境、禁毒、消防、網安部門共36項自治區本級行政審批業務網上受理,超過200項便民服務可以在網上辦理。

  記者 藍 鋒 通訊員 譚勇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