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    輿情智庫
玉林興業縣:要古屯壯族兒女攜手奔向新生活
2020-05-29 17:20:3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劉洋責編:胡曉萌

  【A】玉林興業縣:要古屯壯族兒女攜手奔向新生活

要古村要古屯大門 攝影 駱秋妤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駱秋妤):汽車駛至玉林市興業縣要古村要古屯大門,映入眼簾的是蜿蜒的水泥路、生態魚塘和沿途挂滿果子的棗樹、黃皮樹、荔枝樹。5月27日,正值夏日,要古屯展現出來的是滿滿的綠意,還有挂滿枝頭的“希望的果實”。

  興業縣要古村是玉林市唯一的壯鄉同胞聚居村,其中要古屯是該村壯族人口最多的屯,目前人口約1700人。這個屯曾一度“與世隔絕”,優美的自然環境給了他們賴以生存的空間,但無法充分滿足他們的物質文化需求,多年來,這裡的青壯年均以外出務工為主,是名副其實的“空殼村”。

  2015年,脫貧攻堅工作全面鋪開後,這個昔日的“空殼村”已大步走上了“富裕村”的道路。

  【A】玉林興業縣:要古屯壯族兒女攜手奔向新生活

  要古屯路邊的棗子樹 攝影 駱秋妤

  出行更方便了

  在要古屯貧困戶覃祖助的家裏放著一輛摩托車,那是他賴以生存的交通工具,這輛上了“年紀”的車子,見證了要古屯這條蜿蜒的村道從泥濘到平坦。

  “以前一直在外面務工,很少回來,路不好走,小孩也是給家裏老人帶,沒辦法,討生活是這樣的。”覃祖助説,2018年,家裏老人病倒後,覃祖助選擇了回鄉發展,兼顧照顧老人。

  面對如今的生活條件,他感慨道:“現在路都到我家門口了,小孩上學,我們上街、幹農活都很方便。”因享受雨露計劃、醫療保障、産業獎補等政策兜底,覃祖助一家于2017年年底摘了“貧困帽”。

  俗話説,要致富、先修路。道路通暢後,要古村要古屯因為山清水秀的生存環境,迎來了商機。

  近年來,“生態水稻+田螺”“淡水魚+田螺”産業模式在要古屯運轉得風生水起。據山心鎮副鎮長黃建輝介紹:“田螺對水質要求很高,要古村這裡的環境經過實驗證明,是很適合養殖田螺的,從10畝、40畝到現在的480畝,田螺養殖帶動土地流轉惠及的貧困戶有40余戶。”

  2015年,要古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36戶1350人,截至目前,該村僅剩3戶未脫貧。其中,要古屯于2018年實現整屯脫貧摘帽,5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甩掉“貧困帽”。

  屯裏熱鬧起來了

  一把蒲扇、一台復古的收音機、三兩鄰裡,在要古村要古屯群眾文化活動中心旁,古樹下乘涼、聽曲的老人們邊搖著手裏的蒲扇邊晃著腦袋哼著曲,近年來,這樣的場景已成為屯裏的獨特風景。

  要古村“第一書記”鐘振海介紹,在文化中心還沒建成之前,這裡是一片空地,如今已是平整開闊規範的戶外活動場所,場所邊上的老樹被保留了下來,成為了村民們聊天、納涼的好去處。

  【A】玉林興業縣:要古屯壯族兒女攜手奔向新生活

  貧困戶覃振林在自家院子裏 攝影 駱秋妤

  “早上和晚上出去散散步,前年屯裏又多了一個球場,新球場小孩子去的多。”今年80歲的貧困戶覃振林患有慢性病,鮮少離開要古屯。2018年,要古屯在原有的燈光球場上再增加了一個球場,覃振林便穿梭在兩個球場間消遣時間、頤養天年。

  脫貧攻堅實施以來,要古村以穩定解決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和增加收入為目標,以改善貧困戶基礎條件為主攻方向,以産業扶貧為重點,切實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群眾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既是激勵也是鞭策,讓我們在脫貧攻堅的路上堅定信心跟黨走。”要古村“第一書記”鐘振海説:“綠化、燈光、文化中心、球場等基礎設施,要古屯均已配備,近年來,每逢壯族‘三月三’節日也更加熱鬧了。”

  生活更有奔頭了

  “路修了、基礎設施完善了、屯裏熱鬧了,拔窮根要連根帶泥,不能只靠政策兜底。”要古村黨支部書記覃德剛説。2017年,要古村成立村民合作社,全村以種植業為主,種植優質水稻面積大約1500畝,種植沃柑、百香果、玉米、甘蔗、木薯等經濟作物村民面積大約800畝。

  為充分發展産業扶貧,要古村將扶貧産業資金進行了整合投資。2017年,要古村扶貧産業資金108萬元,主要通過入股廣西興業縣鴻鑫農業有限公司獲取收益;2018年村扶貧産業資金120.6萬元,主要通過入股廣西金大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獲取收益;2019年村扶貧産業資金6.08萬元,主要通過入股興業縣禾玉種養專業合作社獲取收益。公司每年按財政扶貧資金入股總額的10%比例支付給要古村村民合作社作為分紅。

  有土地流轉、有産業分紅,要古村村民的生活越過越好。要古村要古屯作為少數民族聚居屯,返鄉青年也越來越多,他們紛紛回鄉發展種養業。

  【A】玉林興業縣:要古屯壯族兒女攜手奔向新生活

  貧困戶覃善志站在新家門前,樂開懷 攝影 駱秋妤

  “家裏種有玉米、水稻,平時和屯裏的鄰居去做散工,一個月能拿500元至600元補貼,主要是照顧老人,平時閒下來去廣場和大家一起聊天、跳舞或者看節目,日子過得很快。”回鄉後,貧困戶農育清的生活節奏雖然慢了下來,生活品質卻更高了。

  2015年,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後,政策替農育清這6口之家兜了底,患慢性病的兩位老人和求學的年幼小孩,都得到了保障,2018年,有了余錢的農育清和丈夫商議建起了新房子。目前農育清還有一個願望,等到兩個小孩大學畢業,就把閒錢用來裝修新房子,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政策兜了底,致富靠自己,農育清一家是要古屯壯族同胞邁向新生活的縮影。“我們一定不辜負黨和國家對我們的關愛,要把日子越過越好。”農育清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