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態戰略開陽行動實施意見出臺

2017-11-03 10:40:32|來源:貴陽日報|編輯:羅奇波|責編:陳夢楠

  本報訊 日前,開陽縣出臺《關於大生態戰略開陽行動的實施意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和在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省市關於推進大生態戰略行動的決策部署,圍繞創新型生態型融合型城市建設,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層實施大生態戰略開陽行動。

  根據意見,到2020年,開陽縣力爭建成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中國生態魅力縣、中國綠色發展優秀城市,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力爭達到66%,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52%,縣城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穩定達到92%,PM2.5年均濃度穩定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左右,主要河流水功能區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水體的比例不低於85%。

  屆時,當地空間佈局更加科學合理。基本形成生産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縣域國土空間體系,實現山水林田湖融合、産城鎮村園景一體。完成四大示範工程建設,即完成15個以上棚戶區改造,高標準建成16個以上特色小鎮,17個以上富美鄉村,17個以上田園綜合體。全縣城鄉功能協同、佈局科學、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格局基本形成。

  自然生態體系更加穩定。以河流治理、山體保護、公園建設為主體的自然生態體系基本形成。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洋水河、光洞河“變清”,水質穩定達到Ⅲ類;在縣城中心城區、進出口通道及主要交通幹道沿線可視範圍,基本消除裸露山體和跡地斑禿,百山示範點“變綠”;建成“百園之縣”,人均公園綠地達28平方米。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更加顯著,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

  綠色轉型取得更大進展。堅持以創新為引領、以綠色為底色,全面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以科技集成和科技創新推進産業技術革新,確保産業園區綠色化、循環化改造率達100%,綠色低碳循環的共享經濟體系基本建立,生態利用型、循環高效型、低碳清潔型、環境治理型等“四型”産業增加值比重大幅度上升。不斷激活內生動力,做大做優一産、優化升級二産、提升拓展三産,形成多産業耦合的橫向擴展、資源深加工的縱向延伸,實現工業高端化、農業高效化、旅遊全域化融合發展。磷資源就地轉化率達90%以上,黃磷尾氣綜合利用達到90%以上,磷渣利用率達到100%,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資源産出率顯著提升,經濟綠色化程度顯著提高。

  生態文化底蘊更加濃厚。深入組織開展綠色生活行動、環保公益活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引導群眾形成尊重自然、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行為習慣;集中力量建成一批生態文明教育示範基地,構建起全民參與、全民監督、全民保護的社會行動體系;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將生態文明意識轉變為全民自覺行動,貫通融合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每個環節。創建一批生態鄉鎮、生態村、生態小區、生態家庭和生態工業園區。公眾對生態文明知識知曉度超過90%。

  制度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全面推進城鄉“三變”改革,探索形成全縣人民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生態利益的新機制,激活城鎮和農村發展要素,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資源增值,加速釋放資源紅利,提升資源交換價值。基本建成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大生態與大扶貧、大數據深度融合的制度體系。推進和完善農村土地、房屋、林地、宅基地等資源要素確權,積極開展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頒證試點,建立集農村産權交易中心、農村産權評估中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仲裁中心、農村産權金融服務中心為一體的縣級農村産權綜合服務平臺,盤活農村存量資産,優化農村資源配置。資源有償使用、生態補償、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和損害賠償等制度不斷健全,全民參與環境保護的社會行動體系基本構建。生態文明建設水準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群眾滿意度超過80%。

  為實現上述目標,開陽縣將堅守生態保護髮展區理念,堅持主體功能區定位、嚴格執行“多規合一”、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建立城鄉協同共建機制、嚴守資源環境生態紅線,以融合性優化城鄉空間佈局;

  加強生態多樣性保護,通過建立以洋水河和光洞河為重點的河流濕地綜合治理機制、健全山林生態建設和修復機制、優化森林資源綜合管理機制、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機制、著力創建生態功能示範區,以構建穩定自然生態體系;

  堅持生態産業互促互進,推進産業綠色化轉型升級、促進資源綠色低碳高效利用、建立生態産品價值的市場化實現機制、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以構建綠色融合經濟體系;

  堅持法治理念貫穿生態建設,完善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的司法保障機制、用好大數據引擎動員全民參與監督、探索跨區域環保合作機制,以構建生態保護紅線監管體系;

  著力強化宣傳教育引導,通過健全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機制、完善市民生態行為倡導機制、建立生態文明公平共享機制,以營造公平共享生態文化氛圍;

  建立生態文明責任制度,積極推進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編制試點工作、建立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審計制度、探索綠色發展績效考核制度,以嚴格考核評價追責問責;

  強化組織領導要素保障,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領導、鼓勵金融部門支持生態文明建設、強化科技創新和技能型人才支撐、著力營造“四全四共”良好氛圍,以凝聚合力推動決策部署落地生根。 (本報記者 李春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