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文化遺産在這裡“復活”

2018-06-04 10:30:31|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奇波|責編:陳夢楠

  “去年,我家4畝稻田全部實施稻魚鴨生態種養,畝産稻670多公斤、田魚35公斤、鴨52.7公斤,平均每畝收入6800多元。今年,我又承包3畝多稻田,年收入肯定超過45000元。”5月29日一早,從江縣高增鄉佔裏村村民吳補香就挑來兩桶剛繁殖的魚苗放進了稻田裏,“再過一段時間,等魚苗稍長大些,就可以放鴨苗了。”

  佔裏村是從江縣“侗鄉稻魚鴨複合系統”示範基地。去年,在縣裏的扶持下,全村發展稻魚鴨面積890畝,平均畝産值6500多元,畝産值最高達到7200多元。“稻魚鴨現在成了我們村增收的一大産業,今年我們計劃擴大到1000畝。”佔裏村村委會主任吳佔和介紹説。

  從江侗鄉稻魚鴨生態種養已有千餘年歷史,該系統以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獨特的農業生産模式、古樸的少數民族文化,于2011年成功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試點,2013年入選第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近年來,從江縣利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這張金字招牌,按照“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的思路,大力推廣稻魚鴨複合系統生態種養,將全縣19個鄉鎮全部列入農業文化遺産保護範圍。同時,借助“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和扶貧“雨露計劃”等培訓項目,多次舉辦稻田養魚、養鴨、魚種培育、水稻高産栽培技術等培訓。另外,圍繞侗鄉“稻魚鴨複合系統”農産品“三品一標”認證,著力打造生態農業品牌,提升産品附加值,建立了“稻—魚—鴨主題餐廳”和“從江稻—魚—鴨農耕産品實體店”,為稻魚鴨産品拓寬銷路,不斷提升農業遺産地文化價值和品牌影響力。

  經過幾年發展,目前該縣已創建“稻魚鴨系統保護與發展技術示範點”33個,實現年發展示範面積1.6萬畝,帶動全縣推廣稻魚鴨種養面積11萬畝以上,並扶持培育了一批示範戶,戶均增收3萬元,人均增收6700元。為進一步發展稻魚鴨複合系統生態種養,助力全縣脫貧攻堅,從江縣明確提出將稻魚鴨作為全縣主導産業之一,計劃到2020年發展稻魚鴨核心種養10萬畝,帶動推廣稻魚鴨種養面積15萬畝以上,覆蓋全縣19個鄉鎮、1.65萬貧困戶。(王遠柏 通訊員 梁雨)

  來源:貴州日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