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柔達:巧手匠心造蘆笙 精良技藝尋傳承

2019-05-16 13:46:26|來源:人民網|編輯:周文進|責編:陳夢楠
(訪談)潘柔達:巧手匠心造蘆笙 精良技藝尋傳承
燈光下,潘柔達一錘一錘,精心的製作彈簧片。李宇 攝

  【編者按】在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即將來臨之際,人民網貴州頻道策劃推出“尋找非遺傳承人”系列報道,將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文字、圖片、視頻相結合的形式,通過人民網貴州頻道首頁、法人微博、微信、人民視頻APP等多個端口,為您講述貴州民間匠人匠心,記錄在時代變遷中非遺文化的現狀,關注傳承人的生存狀態和生活智慧,在“工匠精神”中感受磅薄的文化力量。今日,推出第三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苗族蘆笙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潘柔達的相關報道。

  爐上的炭火燒到最旺時,潘柔達迅速將備好的響銅加熱至紅白色,並反復鍛打,直至達到所需厚度,再經切割、繪線、鑿穿、削刺、定型等數十道工序,一塊能發出圓潤聲響的簧片已新鮮出爐。

  “簧片是製作蘆笙最難也是最關鍵的一項工藝,它決定了蘆笙的音準和音質。”貴州凱里市舟溪鎮新光村村民潘柔達説。多年的蘆笙製作經驗,造就了他精準的眼力和耳力,蘆笙簧片好不好,音準對不對,音質是否純正。潘柔達只需用手輕輕一彈,放到耳邊一聽,就能作出判斷。

  潘柔達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苗族蘆笙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今年已72歲,仍堅持手把手帶徒弟,將蘆笙技藝傳給更多人。55年來,潘柔達親手製成的蘆笙超過3萬把,産品已熱銷至全國各地。邁入古稀之年的潘柔達,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尋找更多蘆笙製作人,讓苗族蘆笙文化走向世界。

  緣起:耳目渲染憧憬有蘆笙

  潘柔達是土生土長的苗族人,由於從小耳濡目染,對蘆笙十分熱愛。不過,年少時的潘柔達家境貧寒,在那個“吃飯都成問題,買一斤牛肉只要4毛錢”的年代,要買一把價值14元錢的蘆笙,簡直成了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貧困並沒有阻止潘柔達對蘆笙的喜歡,每當聽到村寨裏有人吹蘆笙,他便會心潮澎湃,十里八鄉哪有蘆笙會,他都會趕著去參加。“製作蘆笙的師傅看我確實喜歡,就答應我用800斤柴去跟他換一把蘆笙。”潘柔達説。

  過去蘆笙製作技藝傳內不傳外,師傅不願意收外姓徒弟,潘柔達拜師學藝的夢想破滅了,只能用半個月時間把柴湊足,換回自己日思夜想的一支蘆笙。

  然而,這份喜悅並不能一直維持下去。要想擁有自己的蘆笙,靠打柴換可不行。於是,潘柔達找來竹子、杉木,開始嘗試蘆笙製作,沒想到經過一天一夜的摸索,一支聲音圓潤、悠揚的6管蘆笙,竟然製成了,“我從水泵抽水的原理中,悟出了蘆笙製作的原理,水流的揚程有多高,氣流的揚程就有多高,這兩者原理是相通的。”

  潘柔達難掩內心的喜悅,每逢蘆笙會,他便會帶上自己製作的蘆笙去參加。久而久之,有人發現他做的蘆笙不僅造型精美,音色悅耳,而且吹起來不費力,越吹越好聽,於是直接從他手裏買走,而經過吹奏者的口口相傳,潘柔達的名氣也越來越大,蘆笙常常被“一搶而空”。

  匠心:蘆笙傳情成就好姻緣

  潘柔達製作的蘆笙到底好在哪,為什麼如此受歡迎?“吹起他做的蘆笙,河邊洗菜的姑娘都入了神。”採訪中,了解潘柔達蘆笙的村民都這樣説。19世紀90年代,苗族青年相戀基本靠蘆笙傳情,並以此贏得姑娘的芳心。要在龐大的蘆笙隊伍中脫穎而出,關鍵是尋得一把好蘆笙。

  時間回到1987年正月的一天,一個來自雷山縣相貌平平的小夥子找到潘柔達家,拜託他為自己製作一對蘆笙。3天后,小夥子把蘆笙取走,一週後,他則帶著酒肉,放著鞭炮回到了潘柔達家。原來,拿到蘆笙後的小夥子在蘆笙會上吹了3天,最終迎娶到了寨子裏的一位美麗姑娘。

  好蘆笙成就好姻緣。隨著這段佳話在苗族村寨傳開,慕名前來購買蘆笙的人更是絡繹不絕,而潘柔達製造蘆笙的技藝也愈加爐火純青。

  在蘆笙場上,潘柔達只要繞場一週,便能準確聽出哪支蘆笙有毛病、什麼地方出了問題。有一次他到四川參加蘆笙比賽,一名隊員的蘆笙怎麼都吹不響,大家都以為蘆笙壞了,但潘柔達堅信是簧片掉了,隨後打開蘆笙一看,果真如此。經過潘柔達快速的修理,他們最終順利完成了比賽。

  “看到大家喜歡我做的蘆笙,我也很開心。”潘柔達説,目前,由他製作的蘆笙不僅賣到了廣西、昆明、深圳等全國各地,還遠銷到德、美、日、法、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國家。

  傳承:小蘆笙做成了大産業

  “蘆笙製作沒有圖紙和口訣,全憑工匠用大腦記憶和悟性。”潘柔達説,蘆笙一般由笙鬥、笙管、簧片、共鳴筒四個部分組成,笙鬥最好選用紋理順直、質地堅韌的杉木,笙管通常使用當地5年以上的白苦竹,共鳴筒則因不同需要製作。這些年,潘柔達在充分發揚苗族傳統蘆笙製作的同時,還探索出了8管、9管、12管、15管等寬音域蘆笙的製作經驗,使蘆笙吹奏更具表演性,也拓展了銷售市場。

  “跟師傅學習3年多,現在基本能在蘆笙市場上站住腳。”潘柔達的徒弟潘成蘭説。製成一把蘆笙,要經過數百道各種工序,這些工藝環環相扣,任何環節出問題,都有可能前功盡棄。經過3年多的學習和“摸索”,他的蘆笙技藝水準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從2015年起,潘成蘭和丈夫利用農閒之餘的時間,向潘柔達學習蘆笙製作,現在夫妻倆製作的小蘆笙能在市場上賣到100元,稍大一點的則能賣到2000元一對,一家人每年可增收5萬餘元。

  在潘柔達的帶動下,新光村已有60余戶村民從事蘆笙製作,該村年産蘆笙3萬餘把,年産值可達3000萬元,已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新光村也因此被貴州省文化廳命名為“蘆笙製作藝術之鄉”和“文化産業示範村”。

  “蘆笙是苗族人的精神圖騰,它不僅能帶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能夠與神靈溝通,與先祖交流,因此製作蘆笙不僅要有一份喜愛之情,更要有一種敬畏之心。”如今,年事已高的潘柔達更願意把精力放在帶徒弟上,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蘆笙,了解更多的苗族蘆笙文化。(作者 孫遠桃 龍章榆 李宇 王秀芳 涂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