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中秋除了吃月餅賞月 貴州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傳統中秋佳節。
説到中秋節的習俗,那可就多了,每個民族的過法也不一樣,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賞桂花、玩花燈、飲桂花酒等這些自古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外,在少數民族聚居的貴州,多得是你不知道的民俗風情……偷月亮菜、跳月、拜月、送瓜崽等活動,形式各不相同,但意思都一樣,都是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嚮往。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貴州各民族的人們都是如何過中秋,了解下有何不同的習俗?
南瓜燈
侗族中秋習俗偷月亮菜
偷月亮菜貴州部分侗族習俗,在侗族的傳説裏月宮仙女會在中秋下凡,把攜帶的甘露灑向人間。侗族姑娘會在中秋清晨起床到菜地裏採集有甘露的瓜菜,如果能採到一個並蒂瓜果,就表示姑娘們能收穫愛情。
侗族小夥也可以偷菜,不過不能帶回家,要在菜地裏吃了。這一習俗給中秋侗族增添許多歡聲笑語。姑們和小夥在菜地相遇,彼此偷別人菜,歡歌笑語,很容易碰出愛情火花。
苗族中秋跳月
活動現場
在苗族的古老傳説中,“月亮”是個忠誠憨厚、勤勞勇敢的青年。有個名叫“水清”的姑娘年輕貌美,拒絕了來自九十九州九十九個向她求婚的小夥子,卻深深地愛上了月亮。在經歷了太陽製造的種種磨難後,水清終於和月亮幸福地結合一起。
每年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團聚後,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尋找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表示要像水清和月亮一樣,心地純潔明亮,永結白頭之好。
土家族“打糍粑”“拜月”
天上無雷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土家族人把月亮當作替人牽線搭橋、撮合婚姻、成人之美的紅娘和“月老大人”,中秋節是“月老大人”的壽辰,於是“打糍粑”、“拜月”為其祝壽。
布依族送瓜崽
在中秋到來之際,布依族村寨的寨老就會組織寨鄰,給這些孩子難以成活的夫婦送“瓜崽”。“瓜崽”是生長在田間的一種特型瓜科。“瓜崽”選好後,人們就會通知接受“瓜崽”的人家,這戶人家要開始為“瓜崽”制做背後的衣物,並置辦酒席。在中秋當晚,寨鄰將“偷”來的“瓜崽”送往人家,並説:“我們幫你家把迷路的‘瓜崽’送回來啦”。
這些習俗是不是很好玩,如果這個中秋你在貴州,要是到貴州旅遊,可千萬別錯過了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