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實事築夢“幸福貴州”

2020-03-25 16:52:51|來源:貴州日報|編輯:周文進|責編:程茜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辦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教育、醫療、住房、就業、養老等民生實事,多年來貴州一以貫之。

  2019年貴州“十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眾多民生項目落地開花,“民生三感”持續增強。

  2020年貴州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力以赴惠民生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

  “越是經濟下行壓力大,越要履行好政府保基本職責,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確保民生特別是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這是貴州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的鄭重承諾。

(要聞)民生實事築夢“幸福貴州”

赤水市長期鎮定期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免費進行手工鉤織、針織培訓,定向回收鉤織成品進行“線上+線下”銷售,幫助百餘名群眾在家門口就業。王長育 攝

  穩就業增收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貴州20余萬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複雜。

  為早謀劃、早決策、早部署,貴州在全國率先推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條”,提出圍繞全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産業、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産業和脫貧攻堅主戰場,鼓勵高校畢業生參與農村産業革命和面向基層一線就業創業,大家紛紛表示:這場“及時雨”來得真好!

  定制包車、開通外出務工人員專列、包機返崗……連日來,貴州勞務輸出“動作頻繁”。

  作為勞務輸出大省,貴州一方面積極對接東部對口幫扶城市用工需求,加強用工單位和農民工雙向對接;另一方面積極與廣東、浙江、福建等7個用工大省建立省際溝通對接機制,優先安排農民工、優先推薦貧困勞動力返崗、上崗。

  3月11日,黔西縣錦繡街道60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接受完信息登記、體溫檢測、消毒等流程後,坐上了開往深圳的農民工返崗專用車。

  3月12日,六盤水85名務工人員乘坐飛機赴大連就業,鍾山區南開鄉犀牛村村民侯望是其中的“90後”,此行他將到大連的一家鞋廠上班,每月工資有4000多元。

  飯碗更穩,就業規模持續擴大。2019年,貴州城鎮新增就業78.49萬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城鎮累計新增就業426.9萬人。

  因病致貧的謝關雲是紫雲自治縣浪風關國有林場的護林員,有了穩定的收入後,謝關雲不僅脫了貧,生活也開始“滋潤”起來,用他自己的話説“都有些長胖了”。

  2020年貴州“十件民生實事”提出,將新聘、續聘生態護林員15.2萬名,對40萬貧困勞動力開展技能培訓,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6萬人。

  讓更多人有活幹有錢賺,貴州有信心、有底氣也有能力、有條件保障就業穩定。

  “三保障”暖心窩

  貴州把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作為脫貧攻堅的“四場硬仗”之一,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看病難”到“雲就醫”,從“茅草房”到“磚瓦房”,一系列的民生關切變為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易感知、得實惠的民生福祉。

  教育興則貴州興,教育強則貴州強。貴州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堅持把教育作為最長遠的民生,“勒緊褲帶”搞好教育。

  “十二五”以來貴州教育總投入6600余億元,持續壓縮黨政機關行政經費的6%用於教育事業發展。新增教師38.5萬人,“特崗計劃”累計招聘特崗教師近10萬人,“國培計劃”培訓教師40萬人。

  讓更多人能上學。“四項教育突破”、教育“9+3”計劃、中職“百校大戰”“新兩基”等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在貴州落地落實。

  讓更多人上好學。貴州在全國率先啟動農村學前教育兒童營養改善計劃,率先為所有鄉村中小學配備校醫;在西部率先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貴州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貴州還提出用兩個五年時間,全面提升教育品質,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特色教育強省。

  打贏健康扶貧攻堅戰,健康貴州大步“黔”行。自2016年以來,貴州著力實現貧困人口有醫生看病、有地方看病,建成了全省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和國內目前最大的遠程醫療專網。

  2019年,貴州新增三甲醫院3家、兒童醫院3家;53種談判藥品納入醫保支付範圍;遠程醫療服務總量突破60萬例次。自開展健康扶貧工作以來,全省因病致貧返貧人口減少了51萬餘人。

  安居樂業共享美好生活。2008年,貴州率先在全國開展農村危房改造試點,十餘年來,全省累計實施約330萬戶農村危房改造,實現了約1200萬名農村群眾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夢想。

  為全面鞏固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成果,確保按時高品質打贏脫貧攻堅戰,2020年貴州多部門聯合“發力”,確保6月底前所有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

  今年,貴州還將啟動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5.96萬戶,建成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5.7萬套,幫助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圓“安居夢”。

  兜底線惠民生

  困有所助,難有所幫,需有所應。

  2020年,貴州城鄉低保繼續提標,平均標準分別按照4.9%、5.2%的增幅提高到645元每月、4318元每年。

  3月中旬,貴州明確從2020年1月起全省一級、二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分別提至70元/人/月、50元/人/月。

  在貴州未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有1.7萬戶、5.28萬人,因殘致貧有2.04萬戶、5.33萬人,無力脫貧、無業可扶“兩無”人口共2.98萬戶、4.23萬人,對於這些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貴州全面落實低保、醫保、養老保險、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綜合社會保障政策,實現應保盡保、應助盡助。

  過去一年,全省51.9萬留守兒童和17.7萬困境兒童實現動態監測、責任落實、教育關愛、救助保障“四個全覆蓋”,在19個縣208個村實施基層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公益項目,推廣購買“童伴媽媽”服務,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得到更好關愛救助保護。

  為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提供暖心的“臨時港灣”,2019年貴州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2.9萬人次。

  農村低保季節性缺糧,政府來幫忙。2019年,貴州共對63.7萬人實施糧食救助3722.4萬斤。

  對100余萬易地扶貧搬遷貧困群眾,貴州按每人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對已經落戶或辦理居住證、“易地扶貧搬遷市民證”的搬遷群眾,依規納入安置地城市低保範圍,2019年共將16.8萬貧困移民納入城市低保。

  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貴州2020年“十件民生實事”揚帆再啟航,涉及公共停車位、廁所革命、養老服務、安居工程、貧困勞動力就業、農貿市場信息化改造等一系列民生實事。貴州承諾:説到做到、辦實辦好!(記者 楊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