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     輿情智庫
武漢智慧網聯汽車裝上“最強大腦”
2020-10-28 15:35:39來源:長江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馮鈺穎

武漢智慧網聯汽車裝上“最強大腦”

論壇活動吸引了200多位來自全國智慧汽車産業相關專家學者、企業家參會

  10月27日,智慧汽車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論壇在“中國車谷”——武漢經開區舉行。這是2020年疫情發生之後,中國智慧網聯汽車界舉行的重量級論壇活動,200多位來自國內汽車界、科技界、學術界嘉賓齊聚,為武漢智慧汽車産業的投資發展、招才引智出謀劃策。

  論壇上,劉經南院士工作站成立,劉永才、毛二可、孫逢春等院士專家領銜的13個聯合創新實驗室同時啟動。建立從實驗室到示範應用、再到商業運營的快速通道,武漢市“院士專家引領十大高端産業發展行動計劃”正在變成産業實踐。

  院士助陣,智慧網聯汽車示範區裝上“最強大腦”

  武漢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將開展智慧晶片、智慧網聯汽車、智慧網絡安全等領域的技術攻關並産業化,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

  作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的重要一環,武漢經開區正在積極推進建設國家智慧網聯汽車基地,建設全國最大的自動駕駛營運示範區。

  據悉,位於武漢經開區智慧生態城的武漢國家智慧網聯汽車示範區成立一年多來,一期已建成並投入運營28公里自動駕駛和智慧網聯開放測試道路,發放了全球首批自動駕駛商業運營牌照,年內將建成106公里的自動駕駛和智慧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實現多種自動駕駛應用。

  圍繞智慧網聯汽車與智慧城市的協同發展,劉經南院士工作站和13個聯合創新實驗室已進駐“中國車谷”——武漢經開區,開展技術創新和標準研發,研究成果及時進行産業化和商業化應用。

  原武漢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長期從事大地測量理論及應用研究與教學工作,特別是在GNSS技術應用和工程領域成就顯著。劉經南院士工作站進駐武漢經開區後,將幫助武漢智慧網聯汽車基地研究制定高精度地圖與車路協同融合等相關標準。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永才領銜,中國航天科工三院聯合創新實驗室將對動態城市信息模型等課題進行研究。在中國工程院毛二可院士的帶領下,北京理工大學聯合創新實驗室將對新型毫米波雷達在車路協同高速公路的應用展開課題研究。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逢春引領的京東—北京理工新源聯合創新實驗室,對智慧化物流場景與車路協同體系的融合與應用進行研究。

  據了解,自武漢國家智慧網聯汽車示範區啟動建設以來,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周濟領銜,26位院士專家組成的顧問團,已多次來漢把脈問診,為武漢市汽車産業轉型升級和建設智慧網聯示範區建設提供戰略諮詢指導。

  院士專家引領,部分高端産業項目落地

  2020年7月29日,武漢市發佈《院士專家引領十大高端産業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5)》,將重點在光電子、人工智能、數字、量子技術、超級計算、電磁能、氫能、高端裝備、新材料和大健康十大高端産業領域,充分發揮院士專家智力資源支撐引領作用,助力産業轉型和創新發展,聚焦創新平臺建設、關鍵技術攻關、高端産業發展,促進核心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的研發、轉化和應用,謀劃一批引爆項目,帶動全市高端産業做大做強。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27日表示,“劉經南院士工作站和13個聯合創新實驗室,正在讓院士專家團隊的研發成果邁向産業化,將真正發揮院士專家在發展高端産業上的引領和輻射作用。”

  “‘行動計劃’發佈一個多月以來,我們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武漢經開區主要負責人介紹,已和華中科技大學建立院士定期聯絡機制,與李培根、丁烈雲、樊明武等三位院士建立聯繫,重點聚焦數字經濟、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高端産業領域展開闔作。

  據悉,武漢經開區與李培根院士團隊的高端裝備産業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項目落地進行了對接,與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達成初步戰略合作協議。

  武漢經開區與樊明武院士的電子輻照裝置及應用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在武漢經開區建立“武漢電子輻照裝置及應用技術研究院”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將以建設“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為目標,與樊明武院士團隊建立合作機制,加快先進技術成果的産業化,助力經開區産業轉型升級,促進高端産業突破性發展。(文/長江日報記者李金友 張智 黃瑩 通訊員孫亞雲 譚詩泉 圖/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