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推進安全生産領域改革

2017-09-29 17:04:5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呂岩|責編:杜娜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報道(呂丹丹):9月29日上午,黑龍江省安全監管局在黑龍江政府新聞發佈廳召開推進安全生産領域改革發展實施意見新聞發佈會,在發佈會上黑龍江省安監局副局長王忠華和政策法規處副處長楊曉東對《中共黑龍江省委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安全生産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的實施意見》進行了解讀,並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70929164724_副本

新聞發佈會現場 呂岩 攝 

  《實施意見》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産系列重要論述精神,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安全生産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和黑龍江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引,共7個部分、30條具體內容,分解了60項重點任務,提出了加強和改進安全生産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和任務要求,對於推動全省安全生産工作整體水準的提升具有重大裡程碑意義;提出了安全生産領域改革發展的工作目標,即到2020年實現安全生産總體水準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到2030年實現安全生産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健全完善安全生産責任體系。突出落實各級黨委、政府、部門和企業安全生産責任。各級黨委、政府必須全面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市、縣政府由常委副職分管安全生産工作,分管公安工作副職協助管理。把落實安全生産責任作為領導幹部任職談話的重要內容,嚴格安全生産履職績效考核和失職責任追究。強調要厘清安全生産綜合監管、行業監管和行業管理的關係,將安全生産和職業健康工作職責納入有關部門“三定”規定。在省屬、市屬大中型生産經營類企業建立安全總監製度;所有企業實行全員安全生産責任制和全過程安全管理制度。

  改革安全生産監管體制。將安全監管部門作為政府工作部門和行政執法機構,統籌加強安全監管力量。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和其他行業管理部門要成立安全生産委員會,主要負責人任主任。重點充實市、縣兩級安全生産監管執法人員,根據人口總量、經濟總量、企業規模和數量,將市、縣各劃分為三類,分別明確監管執法人員配備標準。強化鄉鎮(街道)安全生産監管力量建設,要求按照專職兼職相結合、兼職人員相對穩定的原則,配備1名專職人員和至少3名兼職人員。省級以上功能區要明確監管機構,配備專職監管人員;高危行業企業較多的,設置獨立監管機構;其他功能區明確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人員。

  建立完善安全生産工作機制。明確省、市級政府建立安全生産巡查機制和省級督察、市級以下聯合執法的工作機制。黑龍江省有關部門成立聯合督察組,對事故多發、隱患集中的地區開展聯合督察。建立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嚴密安全監管部門、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法院案件移送、立案偵查、審查決定、提請公訴、依法審判工作流程,嚴厲打擊安全生産領域犯罪行為。嚴格實行安全生産“一票否決”,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的市(地)和重大以上事故的縣(市、區)或安全生産工作考核不合格的,黨政負責人一年內不能提拔重用,不能授予任何獎勵或榮譽稱號。

  建立健全安全生産法治體系。建立安全生産、職業健康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立改廢釋工作協調機制,加強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産立法。實行領導幹部非法干預安全生産監管執法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完善安全生産執法糾錯機制,認真對待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加強安全監管部門監管執法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和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加快形成與監管執法全過程相配套的技術支撐能力。嚴格生産安全事故“一案雙查”,在查處企業責任的同時,嚴肅查處失職瀆職和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

  建立健全安全預防控制體系。根據安全生産規律性特點,制定四季安全生産工作指南;把安全風險管控納入城鄉總體規劃,完善安全風險評估與論證機制;高危項目審批必須把安全生産作為前置條件,城鄉規劃佈局、設計、建設、管理等各項工作必須以安全為前提;督促企業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實行隱患自查自改自報閉環管理;構建系統性、現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體系。

  提升安全基礎保障能力。設立安全生産專項資金,建立安全生産投入長效機制;實行“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 推動工業機器人、智慧裝備在危險工序和環節廣泛應用;成立黑龍江省政府安委會專家諮詢委員會,為安全生産工作提供政策和技術支持。同時,將安全生産納入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和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培訓內容,每3年對分管安全生産工作領導幹部和國有(國有控股)企業領導班子成員進行一次集中輪訓;開展安全生産失職追責警示教育,督促監管執法人員忠於職守、履職盡責;大力推進安全文化建設,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強化全民安全意識和防範技能,對重大隱患、非法違法生産經營建設行為等及時曝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