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種出7300畝扶貧林

2019-08-01 09:02:52|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丹丹|責編:趙瀅溪

  鄉村裏的一抹綠色,為貧困戶脫貧建立一道長效脫貧的“綠色屏障”。生態扶貧小林場被稱為“綠色銀行”。海倫市在228個行政村落實扶貧小林場7300余畝,帶動貧困戶13102戶,每戶每年至少增收500元以上。

  海倫市向榮鎮黨委書記楊會玉告訴記者,向榮鎮現有的“兩溝兩河”涉及到程家溝、楚家溝、七星河、扎音河四條總長度7公里小河流域,途經7個行政村35個自然屯,目前,因薪碳林的消失而導致水土流失比較嚴重,黑土地保護也刻不容緩。向榮鎮從“兩溝兩河”兩側薪碳林治理促進水土保護入手,大力發展生態扶貧林場。

  向榮鎮扶貧林建設由鄉村主導,選擇合適的造林地塊、樹種和造林方式。由各村護林員、村屯公益崗位和臨時用工,組織開展對本村生態扶貧林的種植。薪碳林種植品種為紅毛柳和沙柳。目前,全鎮共落實生態扶貧林600畝,共插柳700余萬株。村集體得收益的30%,貧困戶得收益的70%,前3年每年每戶貧困戶分紅不低於500元,3年後,貧困戶與村集體按五五比例分成,分紅年限不少於12年。這是扶貧小林場的“長效收益”保障。

  向榮鎮扶貧林以紅毛柳和沙柳為主。楊會玉説,紅毛柳兩年後就可成材,可供懂得編織技術的貧困戶和農戶用於小工藝品加工、柳筐編織,促進增收。沙柳按照3年成材,每畝地可産5至10噸,每噸按350元至380元價格進行銷售,每畝地可産生效益1750元至3500元,並與市地勢坤熱力公司簽訂回收合同,作為供熱企業燃料。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各鄉村主要圍繞用材林、能源林、經濟林栽植適合品種發展扶貧小林場。多數鄉村以用材林為主,主栽小黑楊,少數栽植樟子松、雲杉;能源林以紅毛柳、沙柳為主;經濟林種植上,具有果園種植經驗的鄉村,發展産量高、有經濟價值的果樹品種;還有具備一定條件的鄉村,選擇建設扶貧苗圃。

  扶貧林不但具有扶貧效應,與人居環境整治、壯大集體經濟、農業項目實施融合推進有機結合。生態宜居、産業興旺,扶貧小林場是重要抓手。預計明年,向榮鎮可向其他小型“水打溝”進行恢復性建設,預計還可增加近350畝的生態扶貧林。

  海倫市大力發展景觀性林木、苗圃,有效降低了綠化成本,滿足了城鄉綠化需求。據悉,在扶貧林建設中,村集體可以獲得收益的30%,以栽種小黑楊為例,每公頃林地種植成本2.5萬元由獎勵政策解決,村集體每年可至少收益3750元,大多數村每年可增收1.5萬元以上。(馬明超 記者 董新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