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街道“一門”“通辦”66項服務

2019-09-17 11:03:45|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丹丹|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進街道“一門”“通辦”66項服務 哈爾濱市道裏區街道社區治理體制集成式改革便民利企

  日前,哈爾濱市道裏區工農街道新城社區居民陳雲舉到位於工農大街621號的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理公租房年審,工作人員在辦理業務時發現他是低保戶,為避免低保年審再多跑一次,在辦理公租房年審時,同步將其低保年審給予一次性辦結。

  將社區辦事大廳整合為一口式服務窗口,打破過去社區按條分割、坐等群眾上門的工作狀況,從工作機制、時間上給予社工更多精力聯繫居民,為居民提供更直接、更優質的服務。道裏區探索創新“全科服務+網格管理”的街道社區治理體制改革新模式,在兩批試點街道試驗成功後,於今年6月28日在道裏區全面推行,各街道辦事處均成立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為居民提供的人社、民政、城建、衛計、殘聯五大類66項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事項全部集中到受理服務中心統一辦理,受益群眾覆蓋面達80余萬人。

  道裏區委書記馮延平表示,道裏區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進程中探索出的街道社區治理體制改革新模式,從基層服務方式、基層服務標準化規範化和社區工作者薪酬待遇等方面進行了創新,是一次集成式的改革。該模式採取街社一體扁平化服務、審批流程由“多門”轉變為“一門”、辦事窗口由“專辦”轉變為“通辦”、同工同酬等措施,解決了群眾辦事既跑社區又跑街道,而且是多次跑腿的問題,真正讓百姓體會到辦事便捷、高效、舒心、放心。

  打破原有工作模式 實現“一口受理、全科服務”

  撫順街道是首批實行街道社區治理體制改革的試點單位之一。“撫順街道辦事處下轄5個社區,雖然街道辦事處和每個社區都設有服務大廳,但每一個服務窗口只能辦理單一社區事務,而且一些事務還需要居民往返街道辦事處、社區辦理多次,既麻煩又浪費時間。”撫順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負責人王克凡告訴記者,中心建立後,取消了5個社區和1個街道原有的服務大廳,同時,從以往百餘項社區事務中梳理形成66項事務在該中心開展服務。

  “成立一個中心看似簡單,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十分複雜,需要打破很多固有的工作體系和模式。”道裏區民政局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科科長劉芳向記者介紹。

  打破組織層級界限。為破解街社職能不清、辦事層級過多、人力資源未實現有效利用等問題,道裏區將街道轄區內原社區一站式辦公大廳和街道辦事處辦事大廳全部進行整合,成立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實現“扁平化”服務。打破組織層級界限,實現居民到受理服務中心就可以直接申請、辦理,服務中心可依據流程即時受理、審核。

  打破工作職能界限。將分散的多個部門服務窗口整合為一個綜合服務窗口,實行全科服務。打破工作職能界限,將原各職能部門派駐人員從事的專職業務全部整合在一起,要求社區專職社工作為窗口人員全面掌握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業務的辦理。

  打破業務分散現狀。將社區專職社工的工作職責重新定位,打造“全科社工”。將原負責低保、計劃生育、殘聯、文體、綜治等社區專職社工各自所負責的不同工作領域的職能進行調整,職責重新定位。

  打破標準不統一現狀。按照已梳理的規範性服務指南、辦理要件和辦理流程圖,把黨務、政務、事務等非自治業務全部納入全科受理的服務範疇內,並將辦理要件分為即辦件、內部流轉辦件及外部會同辦件。其中,不能即辦事項由網格管理員將辦理結果送達到居民家中,實現“最多跑一次”。

  打破模式不統一現狀。將原有的硬體建設、管理制度等內容進行統一規範,實現“標準化”。打破模式不統一現狀,實現硬體建設、管理制度和受理審批標準化。

  制定服務指南 66項服務實現規範化標準化服務

  “對於66個事項,我們制定了標準化的服務指南、服務標準,並全部在哈爾濱政務服務網和道里民生微服務公眾號公示,讓居民辦事一目了然。”新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主任馮金虎説,該中心各項服務也全部借助哈爾濱政務服務網進行網上流轉辦理,實現讓信息多跑路、居民少跑腿。

  在新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記者看到,共設立4個服務窗口,等待辦事的居民按照排號順序依次來到窗口前辦理事項。“別看只有4個窗口,但我們實行的是全科式服務,即66項事務在任意一個窗口都可以辦理。”馮金虎説,以往10個社區和1個街道有80余名工作人員,在中心沒有設立前,各崗不僅需要設置專職工作人員,而且還不敢輕易離開崗位走進社區。因為一旦有居民來辦理相關業務,將不得不面臨無人在崗的尷尬局面。

  “中心設立過程中,我們面向本街道社區專職社工和公益性崗位人員公開選拔出14名工作人員在中心窗口開展服務,通過專業培訓,已全部熟練掌握66項服務收受流程。”馮金虎表示,其他社區工作人員得以從行政事務中解放出來,有更多時間開展自治工作,實現面對面、零距離服務百姓。

  道裏區通過成立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打破原有職能定位不清晰、社區居委會行政化嚴重、深入網格工作不實、自治工作開展不力等現實問題,使社區居委會回歸自治。

  去“行政化”。將社區原有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事項全部納入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社區居委會回歸自治根本,重點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協助政府完成服務居民的相關事項。

  服務“精細化”。對原有社區專職工作者進行重新整合,將未從事全科窗口工作的人員全部充實到網格,從事專職網格管理員工作,通過深入庭院和居民家,發揮政府與居民之間的橋梁作用,做到“編織小網格、服務大民生”。

  模式“制式化”。全區各社區、網格和居民小組按照《道裏區社區網格化服務指南》《道裏區社區居民小組長服務指南》開展社區網格化管理及居民小組長工作,建立人與責一一對應、責與效一一掛鉤機制。

  提高薪酬待遇 社區工作者幹勁十足

  撫順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全科窗口工作人員張振中,在選拔到社區事務服務中心之前是一名社保協理員,每月工資是1848元,外加五險。到中心工作後,增加了崗位津貼、公積金、職稱津貼和績效津貼。“我每月最高領取的薪酬待遇已達4248元。”張振中現在幹勁十足。

  為提高全區社區公益性崗位人員的生活待遇,道裏區財政每年增加1000余萬元通過設立崗位津貼等方式對社區公益性崗位人員進行待遇補差和提高生活待遇。其中,全科窗口人員以社區專職社工的生活待遇為標準,月增加崗位津貼、公積金、績效津貼和職稱津貼1850元~ 2568元,實行績效考核、動態管理;網格管理人員以政府僱員工資待遇為標準,月增加崗位津貼、績效津貼732元~1300元,實行績效考核、末位談話。績效津貼根據其當月工作完成情況、考核情況、群眾滿意度情況進行綜合測評。(記者 馬智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