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60年,大慶油田還好嗎?

2019-09-26 16:23:28|來源:澎湃新聞網|編輯:呂丹丹|責編:趙瀅溪

  儘管已經過去了快60年,但黑亮亮的石油從鑽井中噴薄而出的場景,邱岳泰仍然清晰在目。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邱岳泰是第一代大慶石油人,現在,他全家15口人中,有13人曾經或正在大慶油田工作。澎湃新聞記者 趙實 攝

  1959年9月,松基3井喜噴工業油流,大慶油田就此被發現。1960年,數萬名石油人踏上了大慶的土地,其中就包括25歲的邱岳泰,以及與他同車而來的王進喜。

  “井位在哪?”“鑽機什麼時候到?”“這裡鑽井最高紀錄是多少?”

  伴隨著鐵人王進喜的“下車三句話”,邱岳泰振奮昂揚地跳下車,腳下的石油與年輕的他一樣,蓄勢待發。

  2016年的9月,同樣是25歲的年紀,陳建國大學畢業。經過激烈的競聘角逐,他成為了大慶油田鑽井隊的一名技術員。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2

90後陳建國是大慶油田的新生力量,加入了鐵人王進喜所在的1205鑽井隊,成為一名技術員。澎湃新聞記者 趙實 攝

  他覺得自己萬分幸運,因為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慶油田)這一年只招聘了300名應屆畢業生。

  但他也感到茫然。此時的大慶油田,一鑽下去石油就自己冒出來的採油場景已不復返,開採數十年,資源接替不足的現實已經來臨,三次採油技術亟待繼續升級。

  也是在這一年,國際油價下跌,石油企業虧損風波不斷。身處漩渦之中的大慶,再次迎來四面八方的爭論。歸根到底,爭論的核心就是,大慶油田還有油嗎?還能好多少年?可持續發展的路還走得下去嗎……

  伴隨著輿論的疑問,時間再次向前,步入2019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跟隨“新時代東北振興·龍江網絡行”活動採訪團,走進大慶油田探尋答案。此刻,正值大慶油田被發現的第60個年頭,9月26日,大慶油田發現60週年慶祝大會隆重召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3

9月26日,大慶油田迎來發現60週年慶祝大會。澎湃新聞記者 趙實 攝

  直面疑問,大慶油田給出了回應。其公佈的數字顯示,2018年,大慶油田實現油氣當量4166.85萬噸,營業收入、利潤總額、上繳稅費創三年來最高水準;2019年上半年,已實現國內外油氣産量當量2159.2萬噸;所佈局的海外業務,已進入中東、中亞、亞太、非洲和美洲等五大區域,去年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預計今年的海外權益産量將超過800萬噸。

  另一面,大慶油田已開始挑戰新的採油技術,在現有的采收率基礎上再提高了10%。在2018年公佈的最新版《大慶油田振興發展綱要》之中,大慶油田提出2035-2060年的發展目標,作為持續提升階段,油氣産量當量保持在4000萬噸以上。

  “後油藏時代”

  對於入冬較早的東北來説,每個9月都是珍貴的,這是名副其實的金秋。

  而對於大慶油田而言,9月不僅珍貴,還格外的特別。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4

高處俯瞰大慶油田。澎湃新聞記者 趙實 攝

  1959年的9月26日,松基三井喜噴工業油流,一個大油田就此在祖國的東北地區被發現,此時,也正是恰逢新中國成立10週年的重大慶典時刻。這片為共和國加油的土地,擁有了獨特的命名——大慶。

  自此之後,“我為祖國獻石油”的旋律,在這片土地上從未停止。

  大慶油田也用60年的時間,創造了屬於中國的石油神話——建成了我國最大的石油生産基地,累計生産原油23.9億噸,上繳稅費及各種資金2.9萬億元;水驅、聚驅、複合驅等陸相油田開發核心技術世界領先,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3%,比世界同類油田高出10-15個百分點;三次採油技術所獲得的原油産量連續17年超過千萬噸,最新推廣的三元複合驅技術産量突破400萬噸,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三次採油基地。

  但在一個個奇跡的背後,60歲油齡的大慶油田,也歷經著接連不斷的成長煩惱,如後備資源接替不足、開發難度日益增大、基礎設施改造滯後等等問題。

  經過長期的高速高效開發,油田必然會出現儲採失衡的情況,大慶油田也不例外。大慶油田今年初的工作報告中提到,主力油田開發即將進入“後油藏階段”,綜合含水上升,開採對象變差,環保要求越來越高,控制産量遞減的壓力持續增大。

  澎湃新聞記者也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大慶的個別油田已經進入特高含水、特高採出程度的“雙特高”開發階段,採出液含水量達到了98%。以化學驅為主要手段的三次採油,也無法扭轉斷層採出液再度的高含水,新的採出技術亟待應用。

  與此同時,國際油價的長週期大幅震蕩,新能源發展迅猛,也在加劇石油企業的經營風險,中長期盈利水準承受壓力增大。而且,作為老牌國有企業的大慶油田,也在體制機制、組織結構的改革上尋求突破口,探索著更大的發展空間。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5

大慶油田一景。澎湃新聞記者 趙實 攝

  “化學驅後”

  “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難;這矛盾那矛盾,國家缺油是最大的矛盾。”在大慶油田,這是一句每名員工都時常提及的口號,“我為祖國獻石油”與鐵人座右銘,仍然隨處可見。

  大慶油田提供的數據顯示,在重重壓力面前,大慶油田還是保持了穩産的連續,減緩著産油量的遞減幅度。連續27年年産原油5000萬噸以上,連續12年年産原油4000萬噸以上,油氣當量至今保持在年産4000萬噸以上的世界級水準……

  2018年,大慶油田完成了油氣産量當量4166.8萬噸,其中,國內原油産量3204.4萬噸,天然氣産量43.35億立方米,營業收入、利潤總額、上繳稅費同比分別增長14.35%、63.90%和41.95%,創近三年最好水準;2019年上半年已實現國內外油氣産量當量2159.2萬噸。

  在本土的勘探開發之外,大慶油田也在不斷佈局“走出去”。大慶油田市場開發部副主任周傑告訴澎湃新聞,目前,大慶油田的海外業務已經進入到中東、中亞、亞太、非洲和美洲等五大區域,112支隊伍、4453人走向海外。

  2018年,大慶油田的海外市場首次突破了百億元。“特別是哈法亞項目高效運營,年産能力達到2000萬噸,實現海外權益産量617萬噸。”周傑説,2019年,海外權益産量將超過800萬噸。

  “松遼盆地作為一個超大型盆地,資源總量十分豐富,還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有待發現,還遠沒到資源枯竭的時候。”上述工作報告提到,近年來的勘探實踐和地質認識也進一步證實,大慶探區非常規油氣資源潛力非常大,可採資源量相當於常規石油的一半,是建設百年油田的重要接替領域。

  9月23日,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裏,新的採油技術正在實驗測算。主任工程師曹瑞波將這項新技術稱為“化學驅後”。

  “化學驅後技術與三次採油配方不同,可以進一步提高採出率,含水量可以下降到90%左右。”他介紹,這項新技術,大慶油田已在多年前就展開了前瞻探索,並且逐步在部分小型試驗區進行了試驗,“結果顯示,對比三次採油階段的化學驅技術,化學驅後技術的採出率可以提高10%。”

  採油一線上的油田工人們,則是通過細部的創新,驅動著採油技術的變革。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6

在大慶,抽油機是隨處可見的風景點綴。澎湃新聞記者 趙實 攝

  比如抽油機井口盤根盒的改造,就是提質增效的一個助力,可以將原本40分鐘的停機時間縮短為10分鐘。

  這是採油二廠第六採油區採油48隊採油班班長劉麗的創新發明。“石油是會越採越少的,但方方面面的技術創新,是可以讓生産持續得更久、産量更穩定的。”20多年來,劉麗創造了145項發明,始終在創新提高生産效率,助力採油技術的進步,抽油機井調平衡專用工具、防盜維修封井器等28個項目還獲得了國家專利。目前,500多名職工加入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

  新的接力

  1959年以前的大慶,原本只是一片高緯度的東北荒原。

  後來,有了油田,又有了這座城。40年前,大慶市因油田的發展壯大而建市誕生。

  可以説,每個大慶人,都與石油之間有著或多或少的關聯。他們與油田一同歷經“共和國長子”的光輝歲月,也被振興東北的改革步伐裹挾著前進。也是因為他們一代連著一代的默默接力,讓這片油田和這座城延續得更遠。

  邱岳泰至今還清晰地記得黑亮亮的石油從鑽井中噴薄而出的場景。

  那是1960年的夏天,大慶油田開發元年。當時是鑽井地質施工設計技術員的邱岳泰,與數萬名石油人一同踏上了大慶的土地。當時的他25歲,並不知道眼前這片蒼茫的東北大地,將承載他余生的全部。

  59年後的2019年,84歲的邱岳泰攜著老伴慢慢散步。退休20多年了,不遠處的一座座油田辦公大樓和一處處採油區裏是何種場景,有哪些新的技術正在誕生,他已經不再瞭如指掌。

  但他與油田的關聯從未疏離。15口人的大家庭中,除了尚在讀書的小孫女和曾孫之外,邱家有13人都曾經或正在油田工作。

  每個週末,都是邱家人的聚會時刻,聽著已是工程師的孩子們在探討計算機勘測與自動化開採,邱岳泰恍若隔世。

  “50多年前,一次採油的那些年,就是一場‘大會戰’,這裡就像戰場一樣火熱。我們沒有固定的住處,哪打了油井,人就住去哪。”他望向窗外,不遠處的綠地上,抽油機的運作仍未停歇,但它們已是採油不見油的城市點綴,油田上忙碌著的面孔,也那麼的年輕。

  “我們的設備已經進行了全面的更新升級,隊裏也創新了精益鑽井模式,細化了每個操作工序,也實現了無紙化辦公。”2016年,“90後”的陳建國接力而來,他到來即步入了全新的油田時代。

  那一年,經過激烈的競聘角逐,他成為了大慶油田的一名鑽井隊技術員,並且加入了1205鑽井隊。這是鐵人王進喜曾擔任隊長的鋼鐵隊伍,也是他大學時代就樹立下的職業夢想。

  “大二那年暑假,我和室友一起來大慶玩,看到這裡到處都是鐵人的印記,有鐵人廣場、鐵人醫院、鐵人中小學,我們參觀了鐵人王進喜紀念館,王進喜的事跡看得我熱淚盈眶,明白了為什麼他會成為大慶人的全民偶像。”正是因為這段經歷,進入大慶油田工作之後,陳建國在去向填報時,果斷寫下了1205鑽井隊。

  他也親身參與了1205鑽井隊的新篇章——就在今年8月9日,該隊實現國內鑽井累計進尺300萬米的突破,“相當於鑽透了339座珠穆朗瑪峰。”

  陳建國説,他們的鑽井隊今年已經打井50口、進尺7萬多米,“我們還會繼續前行,向鑽井年進尺10萬米發起衝刺。”

  “大慶勘探開發的空間,仍然有待我們探索。”大慶油田規劃計劃部主任郭洪岩告訴澎湃新聞,大慶東北探區仍有較為豐富的油氣資源,合川-潼南等流轉區塊、塔東區塊勘探程度低,資源潛力大。此外,大慶東北探區還有大量有待勘探突破的泥岩油、油頁巖油、頁巖氣等非常規潛在資源。

  《大慶油田振興發展綱要》顯示,2020-2035年,大慶油田的國內外油氣産量當量計劃保持在4500萬噸以上,天然氣産量佔比達到15%以上,海外權益産量佔比達到45%以上;松遼主體層係資源探明率達到70%以上,主力油田采收率達到60%以上。至2060年,大慶油田發現的100週年,“打造百年國際化企業,實現創新水準、綜合實力趕超國際一流,始終在全球同行業保持強勁競爭力。油氣産量當量保持在4000萬噸以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