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無懼疫情“大考” 中國經濟加速恢復

2020-05-20 18:14:17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 楊玉國

  2020年中國“兩會”即將召開。在當前海外疫情蔓延、全球貿易承壓、金融市場動蕩等因素影響之下,中國將如何進一步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諸多數據表明,雖然面臨新冠肺炎疫情這道“加試題”,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趨勢沒有改變,中國有信心有條件戰勝困難,如期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任務。

  從疫情暴發至今,中國經濟已經表現出強大的抗壓性和修復能力,韌性盡顯。特別是在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重要戰略成果之後,復工復産加速推進。中國近兩個月公佈的一系列經濟指標都指向了一個事實:經濟正在加速恢復。比如,4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從上月的-1.1%轉為正增長,遠超市場預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7.5%,比上月收窄8.3個百分點;當月出口同比增長8.2%,也遠超預期……

  逐月好轉的經濟數據背後,是中國工廠的機器開動起來,中國人的生活逐漸恢復常態,可以出門購物、吃飯,甚至旅行了。就在剛剛過去不久的“五一”小長假,中國各地累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這些真實可見的復蘇景象再次證明:疫情沒有也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

  而從更深層次的要素支撐來看,中國産業基礎、配套能力、人力資本等優勢仍在,加上完善的物流、交通設施等,能夠有效支撐經濟的中長期增長。此外,中國正持續不斷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創新,不斷激發經濟的內生動力、潛力和活力。

  正因此,世界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不變。據德國《商報》報道,目前中德政府正準備在兩國間開通商業包機,以保證在疫情防控措施完備情況下,為兩國商業人員往來提供便利。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日前同德國外交部國務部長安南通電話時也表示,以建立必要人員往來“快捷通道”為契機,為兩國復工復産和恢復經貿合作創造有利條件,共同維護産業鏈、供應鏈穩定。對此,大眾、巴斯夫等德國企業紛紛表示歡迎。從沃爾瑪宣佈加大在武漢投資,到埃克森美孚廣東惠州乙烯項目正式開工,跨國企業紛紛用實際行動給中國經濟投下信任票。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調查報告顯示,大約有40%的外資企業表示近期還要加大對中國的投資。

  作為多年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的國家,中國經濟逐步回歸常態,也給世界經濟注入復蘇動力。據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道,分析人士認為美國股市4月份之所以出現驚人反彈,部分原因正是希望中國能夠引領受打擊的全球經濟復蘇。英國金融專家、倫敦證券交易所前任首席執行官羅睿鐸近日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中國致力於積極主動調整經濟及産業結構,加上中國自身龐大的消費市場,令中國經濟面對疫情表現出很強的韌性,這對世界也是好消息。

  與此同時,中國也清醒認識到“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需要“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在嚴峻複雜的形勢下,穩住經濟基本盤、保障就業保障民生;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確保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每一個議題上的具體部署,都將為中國經濟回歸常態增添動力。預計“兩會”代表委員們將圍繞相關議題,就如何助力中國經濟建言獻策。 

  中國是全球率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國家,也是率先著手恢復經濟的國家。中國走過的每一步,相信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其他國家提供部分“解題思路”,為世界經濟復蘇做出貢獻。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教授皮埃爾·皮卡爾認為,“兩會”的召開是中國經濟走向復蘇的標誌,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今年召開的中國“兩會”和中國經濟表現。英國杜倫大學金融學首席教授郭傑也表示,中國“兩會”的決策將表明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方向,進而影響世界經濟格局,是世界經濟在遭遇疫情衝擊後能以多快速度實現復蘇的關鍵。

  對於中國來説,2020年非同尋常。中國將完成消除絕對貧困的任務,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同時收官“十三五”規劃。在這個重要歷史節點召開的中國“兩會”,註定吸引全球目光。而圍繞中國經濟恢復發展作出的一系列決策,相信不僅會推動中國自身的發展,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也將持續為世界經濟注入穩定力量。(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