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中國持續擴大開放助力世界經濟復蘇

2020-05-23 17:29:04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 杜軍帥

  國際銳評評論員

  中國政府22日向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面對外部環境變化,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穩定産業鏈供應鏈,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在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貿造成嚴重衝擊的背景下,中國發出擴大開放、倡導多邊主義的強音,無疑提振了全球推動經濟復蘇的信心。

  從具體內容看,報告對促進外貿基本穩定、積極利用外資、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等四大領域作出具體安排,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比如,當前國際貿易投資萎縮,全球跨國直接投資處於嚴重低迷狀態,報告提出了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的一系列舉措,包括推進新一輪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辦好第三屆進博會、大幅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出臺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等。針對保護主義不斷抬頭的現實情況,報告強調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推進中日韓等自貿談判、共同落實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等。

  可以看出,這些措施是近年來中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政策的延續,也是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不久前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特別峰會、世界衛生大會上所提建議主張的具體落實。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持續擴大開放,對維護疫情之下的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尤為重要。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一些行業和企業面臨接單難、履約難、國際物流不暢、貿易壁壘增多等現實問題。這讓全球化遭到質疑,保護主義不斷抬頭,“脫鉤論”甚囂塵上。美西方一些政客甚至將疫情政治化,鼓吹所謂“産業鏈去中國化”,搞以鄰為壑、分裂孤立那一套。

  然而,經濟全球化是歷史性進程,如今中國之所以被稱為“世界工廠”,是過去數十年全球企業“精打細算”後對産業鏈作出最優配置的結果。全球大多數消費者都從這種更經濟和更高效的産業鏈配置中獲益。疫情造成的衝擊只是短期的,全球化的“主旋律”不可能被疫情之下出現的一些“雜音”蓋過,所謂“去中國化”、“脫鉤”的論調也絕不是解決當前問題的“良方”。正如前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佐利克所説,“如果把(和中國)經濟脫鉤當成解決當前問題的方法,未來只會招來頭疼。”

  受益於四十多年堅持改革開放,中國深知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遇到困難更應該“用改革開放辦法,走出一條有效應對衝擊、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子”。實際上,疫情期間中國經濟已經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修復力。在疫情衝擊嚴重的一季度,來華直接投資凈流入高達336億美元。今年以來,人們還看到特斯拉在中國實現量産、投資總額達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廣東惠州乙烯項目正式開工、巴斯夫在中國設立的全球第三大基地順利推進、霍尼韋爾公司新興市場總部暨創新中心在中國落子、蘋果在華門店全部率先開業、上海迪士尼樂園在全球率先開園……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調查顯示,大約有40%的外資企業表示近期還要加大對中國的投資。

  可以看出,外國投資者在華投資興業有長期意願。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無疑會進一步增強跨國企業投資中國的信心。未來,中國將繼續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落實《外商投資法》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不斷向更高水準的制度性開放邁進。同時,中國將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維護全球供應鏈産業鏈安全運轉,為世界經濟注入復蘇動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