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老外有話説】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可能讓西方再次失去機會
2020-07-03 16:53:3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妍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__172.100.100.3_temp_9500041_1_9500041_1_1_1b1884f9-7dc9-4cbb-a783-eae955ab8f55

前意大利駐華大使嚴農祺

  在這個時候談論中國不是件容易的事,儘管如此,我依舊想談談中國。我認為,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可能會讓西方再一次失去在遠東的機會。

  我想明確一個前提:即便我們將自己圈定在西方範圍內,即便我們想讓中國退回其地理和政治範疇內,但實際上,我們已無可避免地在經濟、國際政治、科學、時尚甚至飲食等不同領域與其共存。

  現實是,通常我們不具備面對和理解中國真實狀況的文化工具。中國的文化根植于儒家思想,尋求的是普遍的“和諧”、諒解和共識,而我們用源自古希臘的哲學邏輯評價中國,通常都會犯錯誤。

  根本問題是,在意大利近代學校教育中,從未重視過中國。我們對19年以後的中國知之甚少,尤其是上世紀60年代末,意大利放棄了所有與中國建立建設性關係的嘗試。彼時,一層不透明的沉默面紗蓋在中國現實之上,直到今天我們都很難揭開它。只有一些文學作品和國際攝影作品中保留了那時對中國的記憶,但通常這些內容是扭曲的、不準確的。

  無知産生分歧。即使在上世紀90年代,意大利政府還認為中國公民不會向我們的領事館申請旅遊簽證,並擔心他們旅遊的背後會隱藏非法移民的目的。結果,直到2010年,去瑞士旅行的中國遊客數量都高於意大利。

  2010年我擔任意大利駐中國大使後獲悉,意大利政府曾在沒有同中國協商的情況下突然終止價值超過三千億里拉的合同。根據該合同,意大利與中國合作建造浦東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這原本對意大利企業非常有利,而意大利將機會拱手讓給了德國。

  我們高層經常表現出的這種對東方的恐懼,有可能使兩國陷入對彼此都不利的對立中。意大利人應通過更好的相互了解來尋求與中國的對話方式。

  第一位採訪毛澤東的外國記者、《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埃德加·斯諾和哈佛大學漢學家費正清在上個世紀60年代都提出,無論對美國還是對世界其他國家來説,與中國對話比對抗更能獲益。今天,那些不願了解“一帶一路”倡議中是否真正存在雙贏,或者秉持先驗論譴責冠狀病毒在武漢發現後中國政府的作為、支持國際調查委員會對中國展開調查的人,他們再遵循西方老路是不會有任何好處的。

  中國不只是一個國家,它是一個未知的星球。當您第一次到中國時,您也許會感到哲學差異帶來的壓力。但是,共同尋求儒家思想中的和諧理念,仍然是解開當下之局的王牌。

  作者:嚴農祺前意大利駐中國大使

  翻譯:白旸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