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中國答卷2020)【國際銳評】開放的中國為世界經濟復蘇提供動力
2020-12-27 10:20:0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范琪妍

  “世界為什麼需要中國?”這是美國視頻博主王德中不久前在加拿大一所大學演講的題目。他從市場、開放、科技等角度強調了中國之於世界的重要意義,指出中國開放合作的態度才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該視頻上傳美國社交網站後引發網友強烈共鳴。

  的確,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越是困難時候,越要擴大開放。在這個極不平凡的2020年,在全球貿易和投資遭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之下,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持續推進高水準開放,對世界而言難能可貴。

  中國開放的決心有多大?會給世界帶來什麼?回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以來在國內外多個重要場合的講話,不難看出,一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中國,正向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邁進,推動各國共同開放,實現共同發展。

  “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這是開放的中國帶給世界的最直接機遇。從調降凍豬肉、凍鱷梨等850余項商品進口關稅稅率,到大幅壓縮進口整體通關時間,再到廣交會、服貿會、進博會、東博會的相繼舉行,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市場潛力正不斷激發,為世界各國創造更多需求。以第三屆進博會為例,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726.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1%。

  作為全球産業鏈上重要一環,中國在有效控制住疫情前提下率先復工復産,有力維護了全球産業鏈與供應鏈穩定。今年前11月,中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8%,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達10180列,超過2019年全年開行量。

  人們還記得,2月初,因疫情造成來自中國的零部件供應暫時中斷,韓國現代汽車不得不暫停本國的生産線。十幾天后,隨著中國部分零部件生産企業復工,現代汽車絕大多數生産線的生産得以恢復。“中國工廠機器開動了,全球産業鏈就穩了”,這已成為不少外國企業的共識。《日本經濟新聞》感嘆,全球經濟對中國的依賴性正在增強的信號愈加清晰。

  擴大開放,中國正向更高水準邁進。這一年,從實施新外商投資法,到進一步壓縮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從自貿區擴容至21個,到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國“加快推動規則等制度型開放”的措施一一落地,增強了跨國企業深耕中國市場的信心。寶馬、戴姆勒、西門子、豐田、LG、巴斯夫等一大批外資大項目在華增資擴産。前11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6.3%,見證了擴大開放的顯著成效。

  同時,在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推動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過程中,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經貿規則制定,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機制,體現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責任擔當。“凡是願同中國合作的國家、地區、企業,我們都會積極開展合作”。這意味著,中國與世界的經濟互動將邁向更高水準。

  國際社會注意到,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構建新發展格局在2021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並強調要努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這充分表明,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而是開放的、相互促進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法國《回聲報》評價説,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國推動高水準對外開放,將為國際市場帶來利好。

  西方有句諺語,“每朵烏雲都鑲著銀邊”,比喻危中有機。面臨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如何企穩復蘇?開放合作顯然是不二選擇。這也正是中方呼籲世界各國“通過共同開放、共擔責任,推動世界共同發展”的深意所在。

  從2021年1月1日起,中國將對883項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預計未來10年,中國累計商品進口額有望超過22萬億美元……一個即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的中國,正用實際行動踐行“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的承諾,為世界經濟復蘇提供動力,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不懈奮鬥。正如南非主流媒體《星報》所評價,“開放的中國為世界帶來更多合作機遇”。(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