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薛城區64個小區換新顏 6549戶居民原地住“新家”
2021-09-17 10:55:19來源: 大眾日報編輯: 陳前責編: 趙瀅溪

  原標題:薛城區64個小區換新顏,6549戶居民原地住“新家”老舊小區改造“改”到群眾心坎裏 

  路平了,燈亮了,環境衛生變好了,物業完善了……在棗莊市薛城區,過去一個個“臟亂差”的老舊小區,經過改造已徹底變了模樣。群眾拍手稱讚説,改造“改”的是多年來社區居民的“急難愁盼”問題,“改”到了大傢夥兒的心坎裏。

  薛城區紮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凝聚黨史學習教育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從與群眾利益關係最密切的老舊小區改造著手,全力提升老舊小區居住條件和環境品質,64個小區換新顏,6549戶居民實現了原地住“新家”。

  改什麼?

  廣徵意見讓居民説了算

  8月31日,薛城區福泉小區中心廣場的福泉園內,紅花綠樹點綴,亭廊相望,健身器材錯落有致地分佈在新鋪的彩色塑膠地面上。大人們坐在綠蔭下或聊著家常,或哼著小曲兒;孩子們或盪鞦千,或嬉戲于滑梯,歡樂的笑聲回蕩在上空。

  “出門就是公園,我每天都來這裡坐坐。”

  “空閒時間還能在百姓大舞臺看看節目,挺好!”

  幾位老人坐在樹蔭下,談起老舊小區改造的成效,很是滿意。

  是什麼原因讓改造如此深得民心?

  “改造前召開民情懇談會,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和群眾坐在一起聊家常的福泉社區黨總支書記黃華對當初召開民情懇談會徵求改造意見的場景記憶猶新。

  福泉小區建於1985年,有居民1853戶。“路面破爛”“樓頂漏雨”“下水道不通”“停車難”“趕緊改吧”……這次懇談,道出了問題,談出了居民多年的期盼。黃華介紹:“改不改由居民説了算,改哪由居民來點單,從而解決了僅靠一家一戶的力量難以解決的‘急難愁盼’問題。”

  而在永福中路試點片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社區居委會發掘培養老模範、老黨員、老幹部等社區能人,搭建了“溝通議事平臺”,大事小事通過“業主微信群”“居民代表群”等平臺進行協商解決。

  據統計,在改造中,採取發放調查問卷、與居民面對面座談等方式徵求群眾改造意見3500余條。全區的老舊小區改造由居委會牽頭,組織業委會、業主代表、物業企業共同商議改造事項,全程參與監督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現小區事務共商、改造共建、資源共享、管理共治的社區“四共”老舊小區改造模式。

  怎麼改?

  扮靚“面子”實惠“裏子”

  沿著新鋪的柏油路一路走下去,綠蔭掩映下姜黃色的樓體映襯著湛藍的天空,格外亮眼;路面下,是不久前剛剛埋設的雨污分流下水管道;路兩側,整齊的門店已經取代了“馬路攤”……如今,走進福泉小區,老舊小區改造的成果已經顯現。

  “我們小區不僅面貌改觀、環境變美、設施完善了,就連服務也跟上了。”福泉小區老住戶曹炳林談起小區改造的前後變化,感觸頗深,“以前,污水橫流、破爛不堪,誰也管不了,管誰誰也不聽。現在,我們可是原地住‘新家’了。”

  按照“一區一策”的要求,薛城區精細化推進5個片區的老舊小區改造,既有雨污分流、道路硬化、路燈安裝等基礎類工程,也有內外墻粉刷、屋面防水、遊園廣場廊亭建設等完善類工程,還有社區服務中心、物業服務用房、老年活動中心修建等優化類工程。

  如果説基礎類、完善類工程是老舊小區改造的“面子”,那麼,優化類工程則是“裏子”。薛城區在改造過程中,從細節處著手,從群眾需求出發,精細化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既扮靚“面子”,又實惠“裏子”。

  薛城區今年老舊小區改造涉及3個街道5個片區共計65個住宅小區,建築面積約73.5萬平方米,住宅樓311幢住戶7447戶。目前,已完成64個住宅小區6549戶的改造工作,省級老舊小區改造重點項目國浩美都小區改造正按計劃推進。

  誰出錢?

  創新引入第三方社會資本

  今年,薛城區老舊小區改造投資預算為15351萬元。為緩解老舊小區改造資金緊張的困境,薛城區多點發力籌集資金,先後申報上級補助支持老舊小區改造資金1985萬元,撥付本級財政配套改造資金2600萬元,社會化投資2860萬元。

  剩下的7906萬元怎麼辦?面對巨大的資金缺口,薛城區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國浩美都小區改造工程中引入第三方社會資本3300余萬元,用於該小區改造的優化類工程建設。

  8月31日,在國浩美都小區改造現場,工人們正忙著鋪設地磚,改造停車場,項目改造正按計劃推進。

  “小區的西北角原來是垃圾場和菜園子,廢棄了很長時間。我們計劃盤活這些空閒地和空的物業用房,修建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和孝文化、禮文化廣場,打造適老化、智慧化、綠色化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國浩美都小區改造項目部項目負責人王振寶介紹優化類工程建設情況。

  “在改造過程中,我們充分考慮老年人最迫切的居家適老化改造需求,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集養老服務日間托老、社區食堂、社區醫療等於一體,滿足老年人起居出行、康復護理、居家生活照護等需求。打造親子種植園,讓兒童認領種植蔬果體驗生活,留下更多的童年記憶。”王振寶説,“這樣,第三方出資後,採取全程參與設計、採購、施工、運營的EPCO模式,在服務居民的同時,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大眾日報記者 張環澤 通訊員 丁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