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風險縮鏈條 銀行資管再造業務流程

2017-12-12 09:09:48|來源:中國證券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本報記者 陳瑩瑩

  “資管新規徵求意見還沒有多長時間,總行也在研究。因此,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把手頭項目往前趕,至少先完成今年的業務量吧。”某股份銀行華南地區分行金融市場部負責人王亮(化名)説。

  業內人士認為,“非信貸、降風險、縮鏈條、降成本”的監管大方向已明確,銀行業必須按照資管業務發展規律,再造業務流程,全面提升專業化運作能力。

  砍嵌套縮通道

  “新規徵求意見發文的第二天,總行就通知要求,以後項目只能做單層嵌套。不過,目前細則還沒出來。”某股份制銀行地方分行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徵求意見稿明確,金融機構不得為其他金融機構的資産管理産品提供規避投資範圍、杠桿約束等監管要求的通道服務。資産管理産品可以投資一層資産管理産品,但所投資的資産管理産品不得再投資其他資産管理産品(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除外)。

  王亮坦言,銀行做多層嵌套主要是出於兩個目的:一是資金繞開監管進入一些限制類領域;二是通過嵌套將項目的通道費用“走出來”。“我們目前的項目,做兩層嵌套是很常見的,必要時候也會做三層以上的嵌套,如以前銀行理財資金通過嵌套多層資管産品繞開監管,將資金投向限制類行業(房地産、地方融資平臺等)、禁止或限制投資的資産(股票、證券投資基金、未上市公司股權、垃圾債等),後續待嵌套細則明確了,再突破監管限制就很難了。”

  民生證券研究院海外研究主管張瑜指出,從2016年提高基金子公司風險控制指標標準開始,對通道業務的監管持續收緊。此次徵求意見稿的發佈,可以説為消除通道創造了良好條件。

  業內人士預計,未來金融機構通道業務體量將明顯收縮,尤其是“空轉類”通道業務或走向終結。金融機構大規模發展通道業務主要為了規避各種監管要求和風控要求,包括流行性、杠桿、監管指標、投資範圍限制、投資者適當性限制等。比如,以往A銀行資金走保險公司的通道到B銀行,可以輕鬆賺得無風險收益,自然沒動力把資金投入實體經濟。對這部分“空轉”套利,監管是打擊嚴厲的,預計未來也很難放鬆。

  提升核心競爭力

  “同業業務、理財業務等發展策略肯定要調整,但具體怎麼調,還是總行説了算。”王亮對記者表示。

  而更多中小城商行、農商行還在等待包括銀行理財監管新規等後續政策的落地,以合理合規創新。此外,中小銀行相對缺乏資管專業人才,往往與外部機構合作,被迫讓渡部分資産端利益給委外機構。考慮到未來統一大環境,未來資管業務勢必競爭加劇,殘酷的現實將倒逼中小銀行在理財業務上做出調整。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銀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剛認為,中小銀行未來發展資管業務的道路必須有所不同,業務收入能否作為重要利潤來源也有待商榷,需要重新思考資管業務、資金業務的定位,而委外業務應該是需要認真對待的業務之一。

  專家表示,未來銀行資管業務的核心競爭力是人才優勢。現在很多銀行資管部門,幾十個人就管理成百上千億元的資金,而在一些公募基金公司,卻是幾百個專業的人在做。未來隨著套利空間縮小,銀行資管部門的投資能力、專業能力都將受到挑戰。

  中信銀行資産管理業務中心總裁李國峰表示,銀行資管業務專業化主要體現在四方面:一是要培養專業化、職業化的産品研發團隊、客戶行銷團隊、投資服務團隊、風險管控團隊、市場研究團隊,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發揮好專業人才優勢,有效提升綜合服務能力;二是要強化“風險定價”專業能力的提升,緊緊圍繞“風險定價”能力這一資管業務的核心,夯實基礎,提高資本配置效率,提升核心競爭力;三是要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範金融風險,強化專業創新團隊建設,持續提升創新能力;四是要構建有利於銀行資管高效運行的專業化體制機制,按照資管業務發展規律,實行資管業務流程再造,全面提升專業化運作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