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微光丨用照片記錄雁塔歷史變遷
2019-10-29 17:25:40來源:中新社編輯:吳宇婷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攝影師鏡頭記錄西安小寨、電視塔40年巨變

  幾十年前的西安小寨、電視塔什麼樣?梁鋼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雁塔人,也是西安市雁塔區文化館的一名攝影師,近40年來他拍攝了大量雁塔區有故事的照片,也見證了雁塔區的發展變化。他説:“我還要繼續拍,給自己一個交代,也給後人留下一些東西。”

  子承父業,他成為雁塔區文化館的專業攝影師

  梁鋼出生於1961年,他的父親是一名攝影師,四歲就玩照相機的他從小耳濡目染,對攝影有種特別的情愫。童年時代他一直跟著父親東奔西走、四處拍攝,後來他考大學也奔著攝影,通過了嚴格的專業招生要求,去北京學了圖片攝影專業。1982年大學畢業的他回到家鄉,進入西安市雁塔區文化館工作,距今已經拍攝了37年。

  作為一名專業攝影師,他在工作期間參與了《西安百科全書》、《雁塔區志》等照片拍攝,留存了大量有價值、有意義的西安城市以及雁塔街區的老照片。在這個過程中,梁鋼漸漸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的變化,很多東西也逐漸消失了,只有照片能夠證明它曾經的存在。

  長時間的拍攝教會了他認真地觀察世界,也用照片留住回憶。從此以後,梁鋼在拍攝時鏡頭便會著重在這一點上,用相機作為自己的另一雙眼睛,認真地拍攝著每一張關於雁塔的照片。

  時代在變,他不斷更新的裝備替他留存雁塔變化

  在近40年的一線工作中,梁鋼始終鑽研技術、精益求精。他與家裏收藏的20多部寶貝相機,7個硬碟的老照片,共同見證了相機設備由膠捲轉為數碼的歷史變革,他説:“曾經,每次拍攝都要申請膠捲格數,後期全在暗房進行,每按動一次快門都要精準無誤,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現在,使用數碼相機拍攝,拍的不好就能立馬刪除。”

  每一張照片都來之不易,當年他曾騎著二八自行車穿梭在雁塔的大街小巷,不顧危險爬遍了所有制高點進行拍攝。有一次,他為了拍一張自己滿意的照片,沒用任何護具徒手爬上了20米多的煙囪。

  與此同時,梁鋼也見證了小寨十字從只有一棟小樓到如今的高樓林立,從普通的十字路口成為著名的繁華商業街區;見證了東八里村的拆遷,高樓平地起,居民生活發生了大變化;見證了大雁塔從周邊土堆荒涼一片,到種苗圃、建小吃一條街、玄奘像的設立,再到如今重現了大唐盛景的輝煌一片,成為西安的標誌性景點……他不斷更新的相機替他留存了大量雁塔城市變遷的絕版照片。

  他生長在雁塔、工作在雁塔,未來也還在雁塔

  梁鋼90歲的母親曾經在大雁塔小學工作。雖然現在她因為年歲已大,記憶力産生了偏差,但她一看到梁鋼最近拍攝的大雁塔學校照片眼睛都亮了,老人對學校各種情景依然印象深刻,這讓梁鋼更加堅定了自己多年來堅持的這份記錄雁塔變化的事業。

  梁鋼想要把照片拍成文物,他説:“我還想再拍個十年二十年,給自己一個交代,給後人也留下一些東西,也留下母親對雁塔的牽掛。”他的未來,也還在雁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