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體育>>正文

跨越萬里追尋奧運夢 志願者傳遞中國正能量

2016-08-21 18:06:2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韓基韜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石曉淼):裏約奧運會將在北京時間8月22日上午落下帷幕。人們在賽場看中國健兒奮勇拼搏,通過中國記者的鏡頭和文字捕捉精彩瞬間,但還有一群特殊的中國人,默默地在裏約現場貢獻力量,那就是來自中國的志願者們。

  機票18000元,住宿5000人民幣,在澳大利亞留學的90後唐晨帶著他的奧運夢從東半球飛越西半球來到裏約熱內盧。由於裏約奧組委提供的待遇並不優越,至少兩三萬的開銷是大部分中國志願者遇到的難題,但最終來到這裡的人都抱有和唐晨同樣的想法。唐晨説:“有一些經歷是金錢買不來的,奧運會是我從小的夢想,我會不惜一切代價過來的。”

  2008年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在很多人心中播下種子,萌發奧運情結。特別是一批90年前後出生的年輕人,因為學業錯過了家門口當志願者的機會,在倫敦、在裏約,他們追隨著奧運的腳步。在唐晨和朋友們自發組建的“2016里約中國志願者”微信群中,共有432人,最後來到裏約的大概有300多人。

  來自瀋陽的曹思璐是群成員之一。隻身一人來到巴西的她,第一天就遭遇了“裏囧”,經歷從北京轉伊斯坦布爾到聖保羅近30個小時的旅程,帶著疲憊再連夜飛到裏約,卻發現行李被落在上一個機場。但天性樂觀的她,更願意去捕捉東道主巴西的美好一面。曹思璐説:“雖然丟了行李,但是他們很盡力地在幫忙。從到巴西至現在,我看到的巴西人的工作狀態和人文方面,沒有之前報道中看到的那樣差,我覺得巴西很不錯。”

  此前,關於巴西治安和寨卡的負面報道很多,曹思璐的父母還是多少有些擔心女兒,但她用奧運夢説服了父母,因為有些東西只有在奧運會才能看到、學到、體驗到。給曹思璐觸動最深是運動員們,為了四年一次的奧運會,即使到了最後一刻他們仍在努力。曹思璐説:“花樣游泳的運動員,在領完獎和記者發佈會之後,直接就跳進水池裏繼續訓練。真的是沒有付出努力就不會收穫成績,這對我是很大的觸動。”

  與曹思璐同在跳水館做志願者的許依珩來自香港,她的故事也很勵志。裏約申辦奧運成功之時,她就打定主意要成為志願者,從積攢經費、體驗相關工作到學習語言,她為此準備了七年。可上天總是喜歡給人以考驗。早就定好了機票和住所的她,直到開幕前一個月才收到志願者崗位確認信,但緊隨其後卻被通知打回系統重新分配,多次溝通得到的答案都是“等待”。憑著一份執念,許依珩還是毅然決然來到了裏約,當面找組委會問詢,才最終如願成為志願者一員。 是否值得?她告訴記者説:“走向夢想的路一定是困難的,可是克服了這些苦難,果實會更甜美。”

  這背後,是什麼力量在支撐志願者們? 也許在柯樂樂身上能夠找到答案。

  - “直走,過通道,可以到達’裏約人三號體育館。”

  -“謝謝”

  遇到志願者柯樂樂時,他正在用流利的英語為一個土耳其記者指路。每天八小時站在裏約的艷陽下,為觀眾指路解疑是他的主要工作。作為英語專業的大三學生,沒能像更多中國志願者一樣身著黃衫,在場館裏承擔翻譯類工作,他一開始有點小失落。但正是處在奧林匹克公園的心臟地帶,才有機會直面來來往往的各國觀眾,很多人得知他是特意從中國過來做志願者,都會真誠地表達謝意,朝他豎起大拇指。説起最感人的事,外表看起來冷靜的柯樂樂也不忍哽咽地向記者提起,在中國男籃對塞爾維亞的最後一場比賽,當時的他還在外面迎場,同組的志願者同事送給他一張本場比賽的門票,同事説這是你們國家隊,你應該去看一場完整的比賽,當時的他真的特別感動。

  有時面對急躁地觀眾,柯樂樂也會感到委屈,但他選擇用微笑去回應,因為他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展示中國名片。柯樂樂説:“我們出來是代表中國的形象,可能之前他們對中國是有一些偏見,但是我就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展示中國現代青年的形象,讓他們了解中國,我覺得這是我們志願者出來應該要做的事情。”

  四年一屆的奧運會,不僅僅只有比賽,人們更是為了和平與友誼而相聚,通過交流消除誤會。跨越地域與時差的距離,克服語言和文化的差異,志願者願意傾情投入,只為奧運會能變得更加美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