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冬奧公益大講堂》:跟隨黃覺一家體驗北京冬奧設計之美
2021-03-04 14:46:2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喻露

  國際在線消息:3月3日,由北京冬奧組委、北京冬奧會教育培訓工作協調小組攜手猿輔導在線教育、電影頻道共同推出的《冬奧公益大講堂》,在“學習冬奧”小程式上線第五集——《硯墨黑·水墨文化的眷戀》。

  節目組供圖

  黃覺、麥子夫婦和他們的孩子核桃、小棗這幸福的一家四口,共同擔任本期課代表,聆聽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高級專家,北京2022年冬奧會、殘奧會會徽、體育圖標、視覺系統設計者林存真,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師、體育圖標創作團隊成員張洺貫,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北京冬奧會吉祥物設計團隊負責人曹雪,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閆成與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的解讀,和觀眾一同在北京冬奧會的美學課堂中,品味與世界相通的東方神韻。

  在本期的《冬奧公益大講堂》中,黃覺一家首先來到北京冬奧組委的特許商品店,核桃率先就被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會徽吸引了。

  “我們的冬奧會會徽,用了行書的‘冬’字,”引領孩子們臨摹行書字體,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殘奧會會徽、體育圖標、視覺系統設計者的林存真讀解著會徽的創作理念,“它用了行書的筆意,再用設計的手法,抽象地把冰上運動和雪上運動員的形態表現出來。”

  與冬奧會徽類似,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的會徽也用漢字“飛”來展現著冬殘奧會運動員的拼搏形象。而在會徽之外,其他相關設計也都融入了中國元素。

  冬奧體育圖標,形象地詮釋著各個競技項目,創作靈感來自中國古老的篆刻手法。據體育圖標創作團隊成員張洺貫介紹,在這次的創作中,他們選用了經典的漢譯風格,令每一種運動的競賽特點都躍然“圖”上。

  節目組供圖

  小棗忽然看到了“熊貓”與“燈籠”,這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在小朋友眼中最直觀的印象。事實上,據北京冬奧會吉祥物設計團隊負責人曹雪介紹,能讓9歲孩子喜愛正是奧運吉祥物設計的重要標準。

  這對剛剛隨嫦娥五號“上九天攬月”的吉祥物,由來自祖國南北的團隊設計而成。其中,看似産自冰雪之地的“冰墩墩”,卻出自廣州設計師團隊之手。“我們可能還從沒有看過真正的雪,但卻對冰雪有很多的想像,這也讓我們在設計時可以天馬行空。”

  設計來源正是燈籠的“雪容融”,由吉林美術學院的設計師創作。在曹雪看來,這個設計有著東北剪紙、窗花、棉襖等諸多喜慶元素的影子。這樣的喜慶,正與2022北京冬奧將迎來的農曆新春氛圍契合。

  新鮮度、成熟度與完成度三位一體的美學設計理念,與有傳統文化表達的科技追求,在兩個吉祥物身上得以完美呈現。“這兩個吉祥物,只要全世界的小朋友看到了它們,不再需要我們更多的語言,就可以讓小朋友們感受到對冬奧會的熱情和對他們的歡迎。”

  從會徽到吉祥物,北京冬奧系列美學設計在滿足冬奧運動視覺設計標準的同時,更被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視作是對中國的文化理念和奧林匹克精神結為一體視覺形象的重要展示。

  對於蘊含于冬奧設計中的五行、書法、纂刻等中國文化概念,麥子有著疑惑:其他國家的人看到之後,會不會無法理解呢?

  “這些設計實際上是一種視覺的語言,既要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理念,又要用現代的方式,即用人們都看得懂、讀得懂的形式展現出來。”在范迪安看來,冬奧設計在凸顯辨識度之外,更應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尤其要展示出新時代中國舉辦冬奧的時代精神。

  而上述設計之外,工作服裝等相關冬奧設計也發佈在即。據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部長閆成透露,冬奧工作人員的制服裝備,是所有工作人員、技術官員、志願者的專屬身份標識,也是冬奧會核心圖形和色彩體系在服裝方面的應用轉化。“通過前期的公開徵集、評審論證、修改完善,制服裝備設計樣式已基本確定,將在2021年下半年正式向社會推出。”

  屆時,冬奧設計與冬奧文化將在人民大眾的檢驗下走向世界。

  接下來,《冬奧公益大講堂》在線精品課全部五講課程內容也將記錄在“學習冬奧”小程式上,供用戶隨時隨時觀看。

  據了解,“學習冬奧”小程式是由北京冬奧會教育培訓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北京冬奧組委人力資源部攜手猿輔導在線教育共同推出的冬奧雲端學習在線平臺,通過公益大講堂、在線直播課、動畫看冬奧、趣味問答題等用戶喜聞樂見的形式,促進冬奧知識普及與冰雪運動發展。

  本週五晚8點,由猿輔導多學科教師攜手北京體育大學奧林匹克教授聯合研發的《冬奧在線直播課》,將在猿輔導APP及“學習冬奧”小程式同步上線新一期課程。課程將以《速度滑冰:地表最強,速度為王》為主題,帶領學生探尋冬奧趣味。未來,“學習冬奧”小程式還將推出更多精彩內容與活動,吸引更廣泛的群體踏上冬奧學習之旅,讓冰雪運動 “燃”起來。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