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正好 “熱雪”沸騰——冬奧會首個雪季崇禮走訪觀察
北京冬奧會後的首個雪季,崇禮火到“出圈”。無論是想踏上雪道體驗冰雪運動魅力,還是想來“打卡”冬奧場館感受奧運榮光,崇禮已成為諸多遊客休閒度假的重要目的地。
乘冬奧東風 體育産業迎接新行銷時代
從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再到不久後的2022年杭州亞運會和2022年卡塔爾足球世界盃,2021-2022年無疑是亞洲的體育大年,也是體育行銷的大年。
用好“雙奧”遺産 發展後奧運經濟
隨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精彩閉幕,如何利用好“雙奧”遺産,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促進社會文明進步,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
奧委會:北京冬奧票務系統是奧運史上首個數字化票務系統
2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順利閉幕。作為國際奧會官方票務系統合作夥伴、北京2022年冬奧會官方票務服務合作夥伴,大麥也圓滿完成了奧運會票務及現場服務“首秀”。
冬奧會拉動中國滑雪産業提速發展
隨著北京冬奧會臨近,中國滑雪人口飛速增加,以此為依託,中國滑雪市場日益壯大,對於全世界有了越來越強的吸引力。
北京冬奧會帶動中國體育産業迎來黃金機遇期
專家表示,六年間北京冬奧會有力帶動中國體育産業迎來了黃金機遇期,機遇則來源於國家政策和體育改革紅利、全民健身熱潮以及資本不斷涌入體育産業等方面。
“奧運熱” 帶動體育用品銷量增長
“奧運效應”、尤其是中國健兒在東京奧運會上的出色表現,帶動了各大電商平臺體育用品銷量的增長。
東京奧運會來啦!奧林匹克轉播雲首次投入使用
阿裏雲和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聯手打造了奧林匹克轉播雲OBS Cloud,為轉播方提供雲上解決方案。
前奧運冠軍領銜調研 稱女子賽事商業價值待進一步開發
由前冬奧會女子冰球冠軍安傑拉·魯傑羅領銜進行的“粉絲項目”25日發佈報告,通過對球迷在社交媒體等平臺上的追蹤了解他們與女子賽事的黏合度,得出的結論就是女子賽事還有巨大的商業潛力值得開發。
2021中國體育産業峰會探討體育産業高品質發展之路
由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主辦的2021中國體育産業峰會(以下簡稱産業峰會)18日召開。
2021中國體博會將凸顯行業三大新增亮點
“從今年的展會設置到産業論壇和配套活動,我們都在突出一個‘穩’字。一方面,希望體博會能夠保持健康的發展態勢,另一方面,也是向行業傳遞信號。”
中超成為蘇州城市新名片
2021賽季中超聯賽第三輪迎來上海“德比”,這場在蘇州市體育中心體育場舉行的焦點戰吸引了17512名觀眾到場觀賽。
“五一”小長假助推體旅融合進階
2021年“五一”小長假,中超和CBA兩大賽事觀眾爆滿,體育與旅遊深度融合,正在從假日經濟的“調料”向“主菜”進階。
從2021中國體博會看健身新動向
家用健身器的第一選擇,已經由原先的“三大件”跑步機、單車、劃船機,悄悄變成了“三小件”——目前的爆款是筋膜槍、瑜伽墊和魔鏡。
邵佳一:“資本退潮”不會動搖足球發展
邵佳一認為資本退出是足球産業回歸正常商業邏輯的體現,同時相信武磊即將突破自己。
疫情影響下,中國體育産業探索發展新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環境下,全世界的體育活動均受到了相當大的影響,體育産業也在一定範圍內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獨家”變“分銷” 中超賽事“制播分離”已不可逆轉
結合當下PP體育(中超聯賽新媒體轉播權持有方)母公司蘇寧遭遇的現實經濟困境,雙方的“獨家合作”很可能提前終止。中超聯賽版權合作模式由“獨家”轉向“分銷”,版權合作“制播分離”的勢頭已不可逆轉。
世界體壇遭遇“空場” 各類賽事運營面臨全新挑戰
球場空了,到底影響大不大?
體育産業“蛋糕”值得期待
我國競賽表演業、智慧體育等領域大有可為,體育産業未來值得期待。
冰雪經濟熱起來
以文化為牽引,借助冬奧會契機,推動冰雪運動和其他産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冰雪旅遊的服務品質和産品豐富度,讓更多消費者在參與冰雪運動和冰雪休閒中收穫滿意,為冰雪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能。
商竣程:如果不是百分百,就不必參加大滿貫
揚科維奇:從執教國足第一天就定下了目標
蘇迪曼盃韓國橫掃日本鎖定D組頭名
奧沙利文點評00後中國小將龐俊旭
全英羽毛球公開賽收官 中國隊收穫兩金兩銀
中國選手韓稀成終登飛鏢世錦賽舞臺
丁俊暉遭馬克·艾倫逆轉 無緣英錦賽第四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