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民進黨強推“反滲透法”背後的企圖

近日,民進黨及台灣島內的“台獨”勢力開始大力炒作所謂“反滲透法”,製造“綠色恐怖”,恐嚇台灣民眾,製造寒蟬效應,以此謀取明年初的選舉私利。對此,台灣專家、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邵宗海先生表示,民進黨強推“反滲透法”,其背後藏有很大的企圖,這純粹是為了阻止兩岸交流而出的又一損招。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反滲透法

邵宗海説,今年7月,台灣立法機構完成“國安五法”修法,之後,蔡英文宣稱要推動“中共代理人”修法。民進黨及其當局的一系列修法舉動,遭到台灣各界的強烈反對,在大陸的臺商和臺生由於自身受影響很大,所以反對呼聲非常高。為了既避免民眾抗議的風波蔓延,又能夠繼續煽動兩岸對抗、製造敵意,民進黨現在選擇了較為模糊的“反滲透法”一詞。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邵宗海

按照民進黨的邏輯,“中共代理人法”,就是為了阻隔台灣民眾接觸大陸的法案,充滿著強烈的“敵對”思想。該法案禁止台灣人民、團體與大陸黨政軍機關及團體,從事 “危害台灣安全”的政治宣傳、發表決議或發表共同聲明。這個所謂的法案有三個特點,第一,它涉及的範圍很廣,適用於台灣所有人以及團體。第二,地域及交流合作的對象針對性很強,就是針對大陸黨政軍機關及團體。第三,“危害台灣安全”的概念很模糊,沒有明確的界定。什麼叫“危害台灣安全”?性質如何來界定?都沒有明確的解釋。這樣的法案一旦推出,民進黨當局在界定時就會出現隨意性,看誰不順眼,隨便就給扣上“中共代理人”的帽子。這是讓台灣民眾最擔心的關鍵,也是民眾感到最恐怖的地方。

 

直至前不久,出現了自稱是“共諜”的王立強,民進黨及當局立即利用這個時機,開始全力推動替代“中共代理人法”的“反滲透法”。當然,王立強的真實身份已經不攻自破,民進黨當局在背後的小動作也貽笑大方,邵宗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重點分析了民進黨推動“反滲透法”的目的。他説,第一,民進黨借助所謂的“共諜”王立強案,在島內大肆渲染“芒果幹”(閩南話“亡國感”),以此提升蔡英文的支持率。第二,“中共代理人法”議程遭到台灣各界強烈反對,現在不得不推出名稱較為模糊的“反滲透法”,以此減輕民眾對法案的衝擊。第三,蔡英文信心滿滿地要贏得明年初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因此,她需要尋求到一種方法,既可以主動掌控兩岸情勢發展、又不會招致美國方面的疑慮。所以,民進黨設計的“反滲透法”不僅有“防中”的實質、也有“反中”的作用,是一道“隔開兩岸”的無形之墻。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國安五法

邵宗海説,今年5月至7月,民進黨當局推動修訂“國安五法”,修訂內容包括把大陸、香港、澳門及境外敵對勢力增列為“外患罪”的適用範圍;延長退離職涉密人員出境管制年限最長達到6年等等,意在阻礙兩岸交流。之後,蔡英文宣稱要推“中共代理人”修法,進一步限制兩岸交流,因遭到島內廣泛反對而作罷。當自稱是“共諜”的王立強出現後,民進黨又開始全力推動“反滲透法”。縱觀整個過程,民進黨及其當局的目的無非就是要割裂兩岸聯繫,製造敵意,愚弄民眾,為自己撈取選舉私利。

“反滲透法”來勢洶洶:誰在“滲透”,“反”的又是誰?

2019-12-05

【新聞】

 

台灣“中央社”報道:台灣“立法院會”日前將“反滲透法”徑付二讀,引起臺商憂心。北京台資企業協會會長章啟正4日表示,身為台灣人到大陸打拼,臺商的初衷都是盼望台灣能夠更好,盼臺當局理智處理。

 

【蕭蕭點評】

 

“反滲透法”裏有個“反”字,台灣最該“反”的是誰?“滲透”台灣最深的又是誰?答案全是一個:民進黨帶領的“台獨”勢力!

 

2019年,民進黨在台灣社會製造“綠色恐怖”的節奏從年初持續到年終,一是為了撈取選舉利益,二是為了阻止兩岸民間來往。

 

從年初強修“刑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到年中修改“國安五法”,再到年底接連扔出“中共代理人”“反滲透法”……臺當局最近還借著“假共諜案”,拋出什麼“台灣處於‘境外敵對勢力’威脅的最前線”的驚悚之語。但事實明明就是:台灣正處於被“台獨”滲透、被民生凋敝裹挾,台灣民眾隨時會被民進黨當局拉上“台獨戰車”而捲入戰亂之苦的危險境地!

 

民進黨的做法很容易解釋:他們無非就是想通過打壓島內持不同立場的黨派團體人士,通過恐嚇、懲罰參加兩岸交流的台灣民眾,來滿足自己的一黨之私、一己之利。畢竟,民進黨從2016年上臺後就一直致力於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致力於剝奪台灣民眾分享和平發展紅利的權利,但他們沒料到:兩岸民間交流的氣氛依然一日熱過一日,赴大陸求學、就業、創業的台灣人仍然一日多過一日……長此以往,民進黨“去中國化”的謊言還如何繼續?“台獨騙局”還能唬住多少人?如此氣急敗壞又施政無能的民進黨,才是台灣社會最該“反”的!(馬蕭蕭)

展開全文

李振廣:民進黨推“反滲透法”有著多重原因

2019-12-03

前一段時間,民進黨試圖推動所謂“中共代理人法”。在島內外輿論的強烈反對之下,特別是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就民進黨操弄的“中共代理人法”發出最嚴厲警告,要民進黨“懸崖勒馬”之後,受到震懾的民進黨不得不放緩了推進“中共代理人法”的腳步。近日,死心不改的民進黨及島內“台獨勢力”再次鼓搗出一個所謂的“反滲透法”,企圖繼續製造反大陸的“紅色驚恐”,以實現其打擊異己、影響選情、恐嚇人民、撈取政治私利的目的。

 

“反滲透法”是“中共代理人法”借屍還魂

 

大陸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政宏一針見血地指出,“反滲透法”是變相的“中共代理人法”,該法再次讓廣大臺商、臺胞心生憂慮,籠罩在恐怖之下,阻擋了廣大臺商安心回家的路。

 

對於“反滲透法”的巨大危害,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指出,民進黨強推“反滲透法”,戕害人民自由,其實就是過去“中共代理人法”的借屍還魂,甚至根本就是東廠復辟,真要強推,台灣哪還有民主自由?

 

台灣知名戰略學者王昆義表示,蔡英文推“反滲透法”是要完成“獨裁拼圖”。王昆義指出,蔡英文這一年來為了選舉的目的,不斷的限縮人民的自由和政治權力,如果再讓她連任4年,台灣最有可能變成由民進黨蔡英文獨裁的制度。

 

由此可見,民進黨推“反滲透法”用“紅色驚恐”恐嚇民眾,不僅為了撈取近期選舉利益,阻斷兩岸交流,而且也是民進黨追求一黨獨大乃至一黨獨裁的利器,其本身是對台灣現行政治制度的最大威脅。也就是説,在台灣選舉季節,民進黨和其他“台獨”政黨極力推動“反滲透法”,這明顯是一張幫“台獨”政黨撈取選票的牌,是一把切斷兩岸交流的刀,同時也是一柄砍向台灣民眾基本政治權利和自由的劍。若任由民進黨借各種由頭在這一問題上裝神弄鬼,製造恐慌,販賣民進黨的私貨,撈取政治私利,那將使台灣社會在不久的將來面臨的重大政治危機和災難。

 

“反滲透法”是民進黨的選舉奧步 

 

與“中共代理人法”一樣,民進黨的首要意圖是在台灣的選舉季節用“反滲透法”這張“反中牌”“恐共牌”製造所謂“亡國感”來恐嚇台灣民眾,要他們乖乖地把票投給民進黨,與此同時,製造敵視大陸的氛圍,阻止兩岸交流。 

 

在台灣選舉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民進黨及其他“台獨”政黨極力推動“反滲透法”,顯然是為此次選舉而量身定做。我們不得不承認,民進黨是操弄選舉的高手,從買票、奧步、抹黑、抹紅,到製造“兩顆子彈”,錄音帶事件、走路工事件、間諜案,乃至推動“反滲透法”製造“恐中反中”氛圍,民進黨總是能夠抓住台灣民眾樸素善良的心理,走歪門邪道,用非正常手段製造聳人聽聞的事件,引導輿論,驅使台灣民眾乖乖地按照民進黨的意願投下那張選票。在歷次重大選舉中,民進黨通過製造“恐中”“反中”來恐嚇台灣民眾屢屢得逞。這些手段已經成為民進黨愚弄台灣選民,撈取選舉私利的法寶。但是,殘酷的歷史教訓也告訴台灣民眾,每逢選舉,民進黨極為善於愚弄誘導選民投票取向,多次使民進黨奪取各個層級的政治權力,而廣大民眾的利益卻成了民進黨執政的最大犧牲品。前車之鑒,教訓可謂慘痛。

 

“反滲透法”是民進黨關門搞“台獨”的需要

 

毋庸諱言,民進黨此舉也是直接衝著阻斷兩岸交流而來的。兩岸交流與兩岸經濟社會融合是瓦解“台獨”基礎的關鍵,也是推進兩岸和平統一的必由之路。正由於此,包括民進黨、時代力量在內的“台獨”政黨,極其害怕兩岸交流,害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因此一直想關起門來搞“台獨”。推“中共代理人法”和“反滲透法”是“台獨勢力”要用法律手段鉗制台灣民眾的權利,關閉兩岸交流大門,把兩岸交流推入“冰凍期”,為日後推動“台獨”做準備的重大舉措。對此,決不可掉以輕心。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兩岸最終走向完全統一是歷史潮流,浩浩蕩蕩,不可阻擋。民進黨當局企圖使用“中共代理人法”“反滲透法”這樣的小伎倆阻擋兩岸交流與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無異於螳臂當車,自不量力,最終將成為歷史垃圾堆中的一撮齏粉。(作者:李振廣,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

展開全文

民進黨強推所謂"反滲透法" 吳敦義:戕害人民自由

2019-11-28

民進黨強推所謂"反滲透法" 吳敦義:戕害人民自由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圖片來源:台灣《聯合報》)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民進黨強推所謂的“反滲透法”在國民黨今(27日)下午中常會引發討論。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表示,在澳洲接受媒體專訪的所謂“共諜”王立強,實在太過年輕,真的有能力建立橫跨港、臺的情報組織?

 

吳敦義強調,民進黨利用此案強推所謂的“反滲透法”,戕害人民自由,其實就是過去所謂的“中共代理人法”的借屍還魂,甚至根本就是“東廠”復辟。若真要強推,台灣哪還有民主自由?(中國台灣網11月27日訊 劉洪羊)

展開全文

民進黨現在到底有多脫離群眾

2019-12-02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個月再次批評民進黨當局,他説,基隆輕軌、(臺)北宜(蘭)直鐵、高鐵延伸宜蘭都怎麼做的了?只要智商超過70的,每一條拿出來講都有意義,合起來就是鬼扯。

 

顯然,柯文哲批評民進黨為了選舉而大開政策支票的行為。畢竟,民進黨中央平時不管三地民眾,一直到選舉才開始做動員。尤為嚴重的是,去哪做選舉動員,就在哪畫大餅,最後是兌現不了的,既容易讓民眾傷心,也容易降低民眾的信任感,還浪費了行政資源,更是一個政黨不負責任的表現。

 

柯文哲還説,民進黨要分清批評和罵,不要做壞事還不準人家講。柯文哲可謂是恰到好處地發現了民進黨邏輯的問題所在。同樣是錯誤,只能是民進黨罵別人,而別人不能罵民進黨。民進黨一副“老子就是正確”“都怪選民沒跟上”的樣子,更是刻畫了他們脫離群眾的嘴臉。

 

國民黨團還整理了民進黨籍現任“行政院長”蘇貞昌4月上任以來給出的選舉承諾,僅公開場合就許下了2701億新台幣的政策支票。以納稅人的錢來“購買”選民的支持,這是民進黨樂意幹的事。黨團總召曾銘宗批評,民進黨上臺三年半才發出來,是不是心不在焉、搞懶政?

 

高雄市長韓國瑜也説“如果一個政黨、一個政府、一群政治人物忘記基層民眾,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民進黨從根植于群眾的政黨轉型為選舉的機器,民眾在他們眼中不過是選票而已,平時不關注,選前才開支票,這樣的情況什麼時候才能改善得了?(作者:李東海,江蘇省台灣研究中心兼職助理研究員)(本文係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國台灣網觀點)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