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科學應對、理性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日前,中國海關總署發佈通知,因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于9月20日起暫停台灣地區番荔枝和蓮霧輸入大陸。

 

這則再正常不過的消息,卻在海峽對岸引起一陣波動。據中時新聞網報道,台灣農業事務主管部門的負責人陳吉仲宣佈,要砸出10億元新台幣補助果農,另外計劃在23日推出預購平臺鼓勵民眾和企業消費,用新台幣力挺台灣的蕃荔枝和蓮霧。蔡英文則在臉書發文玩“甩鍋”把戲,推卸責任、指責大陸。

 

科學應對、理性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圖片來源:CCTV4視頻節目截圖)

 

民進黨當局的應對態度引來各方撻伐。有網友批蔡英文玩兒的是“老掉牙”的“政治藉口”,“被禁了還不想辦法改善,(仍在)自我催眠”;陳吉仲玩的則是“雙標”,因為新西蘭因台灣芒果、荔枝有東方果實蠅幼蟲而宣佈從6月份開始禁止進入新西蘭,陳吉仲卻喊“尊重當地進口國處理”。有政界人士在臉書做圖諷刺説,一樣都是發現蟲害,民進黨當局採取的卻是雙重標準。民進黨也有人士爆料承認説,台灣會把“次級品”水果出口到大陸,“相比之下,農民絕對不會拿歐盟、日本市場開玩笑。”

 

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主任雷立芬表示,此次被大陸暫停輸入的蓮霧和番荔枝,跟今年3月份暫停輸入菠蘿一樣,民進黨當局方面應該先檢討台灣自己出口的産品是否有問題。出口本來就要尊重買方規定,若不符合相關條件,又被抓到有蟲害或其它問題,當然要自己先檢討,“畢竟商業歸商業、政治歸政治”。

 

中時新聞網的報道説,民眾黨表示,只靠刺激民眾爆買,並非是長久之道。中國國民黨台北市議員表示,民進黨當局遇到類似的問題,只會訴諸仇恨加上大撒幣,但是,貿易問題是要靠談判的,而非利用民眾來幫民進黨擦屁股。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表示,農業事務主管部門的補助對農民來講不是永續的保障,農民要的是貨能出得去。朱立倫稱民進黨當局是“明白人裝糊塗”,不願意面對問題去溝通和解決,到頭來苦的是台灣的農民。

 

今年3月,大陸宣佈暫停台灣菠蘿輸入時,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在記者會上就這個話題專門講到:“2020年大陸方面多次通報台灣地區菠蘿不合格情況,並且提醒台灣方面要加強源頭把控。但是,這種不合格的情況一直沒有得到改善,我們也沒有收到台灣方面任何回復。”

 

科學應對、理性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圖片來源:CCTV4視頻節目截圖)

 

兩岸曾經簽署了“海峽兩岸農産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根據該協議第9條的內容,雙方同意建立重大檢疫檢驗突發事件協處機制,並及時通報、快速核查。看來,民進黨當局不尊重科學、不尊重貿易夥伴,沒有把心思放在切實做好病蟲害防治和檢疫上。對於加強兩岸貿易的溝通和協調,民進黨當局顯然沒有當回事。

 

台灣農業事務主管部門公開的資訊顯示,被大陸暫停輸入的菠蘿、蓮霧和番荔枝,將使台灣每年損失近40億元新台幣的收入。對此,正確解決問題的態度應該是科學對待、理性溝通,靠“甩鍋”和臨時措施都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對台灣的果農更是極大的不負責任。(本網評論員:左鎮)

“濃情中秋 情係兩岸”京臺社區線上交流活動舉行

2021-09-18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馬曉葉):9月17日,北京市房山區拱辰街道瑞雪春堂社區與高雄湖內公館社區舉辦“濃情中秋 情係兩岸”京臺社區線上交流活動。兩地居民60多人通過視頻連線互送祝福,並表演了精彩的文藝節目,共同慶祝中秋佳節。

 

“濃情中秋 情係兩岸”京臺社區線上交流活動舉行

北京市房山區居民在表演節目。

 

在交流活動中,北京市房山區瑞雪春堂社區主任于海玲向台灣鄉親介紹了社區的發展和治理情況,社區居民代表還就生活垃圾治理的相關內容與台灣鄉親進行了交流。高雄湖內公館社區裡長聯誼會主席蘇宗傑説,希望在疫情結束後,房山的好朋友們能夠來高雄湖內區走一走、看一看,交流經驗。

 

“濃情中秋 情係兩岸”京臺社區線上交流活動舉行

9月17日,北京市房山區拱辰街道瑞雪春堂社區與高雄湖內公館社區舉辦“濃情中秋 情係兩岸”線上交流活動的現場。

 

在文藝演出環節,兩地社區居民表演了葫蘆絲、民族舞蹈等。在互動環節,兩地居民拉家常、分享各自在環境治理和疫情防控等方面的經驗做法。

展開全文

兩岸經貿合作進一步增強是不可阻擋之大勢

2021-02-23

背著帳篷去草地紮營、溜滑索、綁繩結、野外做飯……建築系畢業的台灣夫妻杜書億和王梅芬早在2012年就十分看好大陸露營旅遊市場,從美國回到上海發展。2017年,杜書億第一次來到甘肅嘉峪關。“實在是太漂亮了,旅遊資源富集、密度高,很多都是還未被開發的原生態景區,西北是推廣露營地的最好地方。”回憶起初次踏訪古絲路,58歲的杜書億仍難掩興奮,“很喜歡這裡,然後我們全家人都來了。民眾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正在悄然改變,我們要走一條適合中國的旅遊發展道路,露營旅遊是不錯的契合點。”

 

兩岸經貿合作進一步增強是不可阻擋之大勢_fororder_  2021年春節期間,台灣夫妻杜書億和王梅芬帶著孩子一起在蘭州中山鐵橋前合影留念。 中新社記者 高展 攝

 

2021年春節期間,台灣夫妻杜書億和王梅芬帶著孩子一起在蘭州中山鐵橋前合影留念。 中新社記者 高展 攝

 

像杜書億夫婦這樣抓住發展機遇、到大陸來拓展事業的臺商越來越多,兩岸經貿往來數據也屢創新高。據台灣經濟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台資赴大陸投資額共59.648億美元,增長達41.5%。台灣財務主管機構公佈的今年1月兩岸貿易數據顯示,台灣自大陸(含香港,下同)進口約69.7億美元;對陸出口148.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幅57%,創自2010年6月以來新高。

 

數字會説話。從上述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兩岸經貿往來金額不但沒有因疫情及其它人為因素下降,可以説,兩岸經貿在疫情下的依存度不降反升。

 

在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産業鏈供應鏈、物流等逐步恢復,各地企業産能恢復較快。同時,中國政府提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思路,突出發展新基建和發掘內需市場,未來發展前景穩定,這一切都使臺商對大陸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進而敢於投資大陸。大陸的對臺方針政策和對廣大臺胞的善意誠意始終明確。特別是疫情發生後,大陸各地各級政府積極協助臺胞臺商臺企做好疫情防控、復工復産工作,並出臺助力臺企“11條”措施,為台資經濟活力復蘇提供精準幫扶、發展機遇和同等待遇,吸引了大批臺商臺企赴陸發展、在陸深耕。

 

兩岸經貿合作進一步增強是不可阻擋之大勢_fororder_臺商陳富澤(左)紮根大陸22年,認為企業在5G基站建設、新能源汽車、電子物流倉儲等領域將大有可為 圖丨中新社

 

臺商陳富澤(左)紮根大陸22年,認為企業在5G基站建設、新能源汽車、電子物流倉儲等領域將大有可為(圖片來源:中新社)

 

事實證明,大陸有市場,臺商有機遇。兩岸之間的經貿合作符合兩岸同胞的利益需求,具有強大的內生動力,是任何偶發事件和人為干擾所阻擋不了的。加強兩岸經濟合作是不可阻擋的大勢,民進黨當局企圖讓兩岸經濟“脫鉤”,沒有出路,也不得人心。

 

台灣聯合新聞網在報道兩岸經貿往來現狀時,直接評論説“經濟脫鉤失敗”。文章説,民進黨當局欲趁新冠疫情加速推動兩岸經濟脫鉤,但統計數字再一次證明,兩岸經貿互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民進黨當局不斷刻意激化與大陸的矛盾,卻無力扭轉兩岸經貿相互依賴並持續深化的發展趨勢,真應該深思這種做法是否明智了。

 

兩岸關係好,台灣同胞才會好,台灣才有前途。2021年是中國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和“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大陸發展進步的巨大成就必將持續轉化為更多台灣同胞參與融合發展、實現人生夢想的機遇和舞臺。只要兩岸同胞攜手並肩,兩岸民眾共享發展福祉的道路必將越來越寬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也必將越來越廣闊。(本網評論員 常濱)

展開全文

沒有兩岸經貿往來,台灣哪來的經濟發展和貿易增長?

2021-09-10

民生困苦的新聞不時見諸台灣媒體,有單親媽媽騎車十幾公里載一雙兒女去領免費便當;有中年男子為飽餐一頓鋌而走險,不惜犯罪。這些雖是個案,但著實令人心酸。臺媒7月份曾刊載了台灣作家楊渡的一篇文章,“我在路邊,看見一個年輕人,舉著牌子,寫著‘便當一百元’,長長的手,向稀疏的車流招手。”作家在文章的結尾寫道:這一代的命運,在冷血當局的無視中,在黃昏的孤單裏,無聲呼喊。台灣《聯合報》的社論痛批當局“不恤民瘼”“離人民太遠”。

 

沒有兩岸經貿往來,台灣哪來的經濟發展和貿易增長?

 

島內疫情延燒,重創民生經濟,連帶影響許多家庭生活,著名的北斗奠安宮商圈人氣也雪崩式下滑。(圖片來源:中時電子網)

 

民生艱困,民進黨當局理應想方設法振興經濟,然而現實卻是,他們不僅凡事以自身政治私利優先,而且持續配合美國大打“反中牌”,向民眾宣傳“台灣經濟不需要大陸”。

 

台灣經濟真的不需要大陸嗎?數據會説話!兩岸分別公佈的統計數據都明確顯示著:兩岸經貿聯繫正在日益加深。

 

今年8月初,台灣財政事務主管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台灣地區對大陸(含香港,下同)出口155.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3.8%,佔台灣地區出口總額的41%,大陸持續位列台灣地區最大出口市場。9月初,中國海關總署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兩岸貿易額為2088.2億美元,同比增長31.8%。其中,大陸從台灣進口1585億美元,同比增長31.3%;大陸向台灣出口503.2億美元,同比增長33.4%。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組數據。今年前7個月,台灣地區出口2448.7億美元,同比增長31.5%;進口2071.4億美元,同比增長30.4%。貿易順差共計377.3億美元,其中對大陸順差580.34億美元。通過數據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如果扣除對大陸的順差,今年前7個月台灣地區進出口貿易將轉為逆差。大陸市場對於台灣經濟發展的提升作用不言自明。

 

沒有兩岸經貿往來,台灣哪來的經濟發展和貿易增長?

 

9月7日,第十四屆海峽兩岸(泉州)農産品採購訂貨會開幕,台灣展位佔四成。 林楷煜 攝

 

民進黨當局為了降低對大陸市場的依賴,一直在大搞所謂“新南向政策”,妄圖以此迫使台灣地區經濟與大陸“脫鉤”。可是通過上述兩組數據,兩岸民眾看到的是台灣對大陸的依存度不降反升。那個違反了經濟規律的所謂“新南向政策”,不過是服務於民進黨當局的政治目的,對台灣經濟和臺企臺商而言,只是巨大的傷害。

 

相對於民進黨當局頑固的“脫鉤”路線,島內絕大多數民眾十分清醒。他們明白誰在為廣大台灣同胞謀福祉,誰在倒行逆施損害中華民族利益。有臺媒發佈最近一次民調顯示,有16.7%的民眾“可以接受兩岸同屬一中,應擴大雙方經濟與政治關係的交流”;58.7%的民眾認為應“先擱置爭議,兩岸維持經濟交流與往來”。這與歷次調查結果相同,島內的主流民意仍是“兩岸維持經濟交流與往來”,那些表示“拒絕和陸方有任何方式的交流與往來”的民眾所佔比例明顯降低了。有臺媒評論説,台灣經濟增長應該感謝的人很多,如果不是大陸有效控制了疫情,並且不斷推進兩岸經貿往來,台灣哪來的經濟發展和貿易增長? 

 

在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大陸始終關切廣大台灣同胞的利益福祉,堅定推進兩岸經濟合作,促進兩岸共同發展,與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誰是真正愛台灣,誰在切實為同胞謀福祉,數據在説話,民意最清楚,希望民進黨當局認清大局和大勢,回到兩岸追求和平安寧與共同發展的軌道上來。(本網評論員:常濱)

展開全文

這是一種熱情,更是一種執著(兩岸觀察)

2021-09-17

“在大陸創業有無限可能,但首先要了解你所在行業的歷史文化,做一個接地氣的創業者。”從台灣基隆到浙江象山,“90後”台灣青年陳思遠在大陸開啟了他的創業之路。他説,“象山和基隆都是港口城市,相似的人文讓我生活在這裡感覺非常親切。”

 

9月10日至11日,“航”行浙裏·兩岸共拍秀第三站活動在浙江寧波舉行。台灣青年走進寧波,通過鏡頭記錄精彩瞬間,感知大陸的發展加速度,展現新發展格局下浙江之景、浙臺融合之美,擴大兩岸交流“覆蓋面”。

 

在15日舉行的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在剛剛過去的暑假,相信大家非常地忙碌,因為你們見證了一種熱情、一種執著。無論是新冠疫情還是島內的人為阻礙,都沒能阻擋兩岸民間交流持續推進。兩岸同胞克服種種困難,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等方式舉辦了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

 

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內在動力來自民間和基層,兩岸青年交流的心越走越近。近日,一則標題為《擼起袖子加油幹,建設好我們的祖國才是硬道理》的短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一位台灣媒體人受訪時表示,大陸的短視頻社交平臺在島內年輕人中影響力越來越深入,已成為台灣年輕一代了解大陸的重要渠道。打簡體字、聽大陸歌、刷抖音、模倣大陸的用字遣詞,在台灣青年學生群體中成為了一種時尚。

 

數據顯示,目前抖音國際版(TikTok)在台灣擁有活躍用戶300萬,用戶日平均使用時間達38分鐘,視頻月播放量約為31億次。據台灣媒體報道,有不少島內中學生為方便使用和觀看抖音視頻,開始學習使用簡體字。

 

兩岸持續深入的交流,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滔滔江水。進入9月,一些兩岸交流活動正在或即將展開。重慶正在舉辦以“銘記辛亥 山河同繪”為主題的“紀念辛亥革命110週年暨兩岸青年美術作品展活動”、首屆“‘蚩尤杯’兩岸文化藝術節”活動;以“花開並蒂 燈映兩岸”為主題的2021年海峽兩岸(昆山)中秋燈會將於9月16日至10月15日舉行;昆山還將在10月下旬舉辦海峽兩岸全民棒壘球聯賽昆山分站賽;第八屆台灣青年嶺南行活動將在廣東21個地市舉辦,9月24日在廣州舉行開營式。此外,第四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無人機航拍創作大賽、海峽兩岸青年巴蜀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第13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的作品徵集等活動都正在進行中。

 

兩岸交流符合兩岸同胞共同願望和利益福祉,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禁止不了、阻擋不住的。民進黨當局搞的那些“去中國化”的操弄,終究蒙蔽不了台灣青少年對兩岸歷史和現實的認知,也勢必遭到兩岸同胞的共同反對。

 

兩岸的青少年雖然成長環境不同,對世界的看法不盡相同,但兩岸青年的根是一樣的,骨子裏的文化是一樣的,只要彼此有足夠的包容,用心聽,用心看,用心參與,就一定能消除陌生,由了解到理解,由相知到相愛,一起去擔負身為中華少年的責任。

 

相信這種熱情,這種執著,將會推動兩岸交流更上一層樓。

 

作者:馬曉葉

展開全文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兩岸觀察)

2021-09-17

“這批黃火龍果是從台灣引進的以色列品種,在福清試驗園改進栽培後,畝産量不斷提升,正逐步推向市場。”日前落幕的第十四屆海峽兩岸(泉州)農産品採購訂貨會上,臺商魏小英在福建創辦的農業公司生産的黃龍果有著火龍果的形狀,卻披著黃燦燦的外衣,一放上貨架,就吸引了眾多目光。

 

政治與疫情阻斷不了兩岸經貿持續融合。15日,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新聞發言人朱鳳蓮給出的最新信息顯示,今年以來,兩岸經貿交流合作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兩岸貿易、投資大幅增長,金融合作持續深化,經貿交流熱度不減。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1月至8月,兩岸貿易額2088.2億美元,同比增長31.8%。其中,大陸對臺出口503.2億美元,同比增長33.4%;大陸自臺進口1585億美元,同比增長31.3%。據商務部統計,今年1月至7月,大陸新批准台資項目3552個,同比增長47%;實際吸引台資6.4億美元,同比增長9.6%。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兩岸觀察)

來源:CCTV4節目截圖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龐建國在《中國評論》月刊9月號發表題為《台灣經濟為何與大陸脫不了鉤》的文章稱,受到先天條件約束(包括兩岸的地理距離、語言文化、大陸的市場規模)和後天形勢推移(包括兩岸的經濟要素互補、大陸“世界工廠”的磁吸、大陸經濟增長形成的“世界市場”的龐大動能活水和市場機遇)的影響,台灣許多産品的競爭優勢必須與大陸市場連結才能突顯岀來。大陸市場是台灣經濟發展最主要的源頭活水。龐建國在文章裏説,無論世界局勢和兩岸關係如何變化,台灣經濟不但無法與大陸脫鉤,而且還可能越連越深。展望未來,還增加了三個會進一步讓台灣經濟與大陸市場脫不了鉤的因素,它們分別是“十四五規劃”、《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和“一帶一路”倡議。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近日載文説,一些知名資産管理公司表示,現在仍然是投資中國的好時機。美國富達國際公司亞洲股市部主管繆子美認為,“中國未來十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仍會相當不錯。”她特別提到了中産群體的購買力在不斷增長。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兩岸觀察)

來源:CCTV4節目截圖

 

“兩岸每年貿易額都以兩位數的速度成長,這足以證明兩岸經貿交流有非常大的潛力,能夠創造兩岸美好的未來,兩岸融合勢不可當。” 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李政宏近日在參加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時做出上述表示。不過,他也表示了擔憂,説民進黨當局意識形態挂帥,有意忽視兩岸經貿發展,這對台灣非常不好。李政宏還説,“這兩年因為疫情,台灣如若沒有大陸強勁市場,早已陷入經濟衰退。”所以,他呼籲民進黨當局應重視兩岸經貿交流,加強兩岸融合,增進互信合作,而不是一味對抗。

 

近期的台灣島內,民生困苦的新聞不時見諸媒體,有單親媽媽騎車十幾公里載一雙兒女去領免費便當;有中年男子為飽餐一頓鋌而走險,不惜犯罪。這些雖是個案,但著實令人心酸。面對民生艱困,民進黨當局卻凡事以自身政治私利優先,而且持續配合美國大打“反中牌”,向島內民眾宣傳“台灣經濟不需要大陸”等等。台灣《聯合報》的社論就痛批民進黨當局“不恤民瘼”“離人民太遠”。相對於民進黨當局的執迷不悟,島內大多數民眾卻十分清醒。臺媒最近公佈的島內民調顯示,高達74%的民眾認為大陸市場對台灣經濟有幫助。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兩岸觀察)

來源:CCTV4節目截圖

 

日前,第八批“絲路海運”命名航線公佈,天津、山東、福建福州、福建廈門、廣東廣州、廣西六地的八條航線成為第八批“絲路海運”命名航線。其中,由山東青島港出發的歐洲航線(代碼CEM),將挂靠台北和高雄兩地港口。此外,該航線將由台灣長榮海運公司運營。希望未來像這樣兩岸共同融合發展的好事越來越多。

 

習近平總書記説,“兩岸同胞血脈相連。親望親好,中國人要幫中國人。”大陸始終關切廣大台灣同胞的利益福祉,堅定推進兩岸經濟合作,促進兩岸共同發展。“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民進黨當局若是真正愛台灣,想切切實實為台灣同胞謀福祉,就應該認清兩岸和平交流與融合發展的源頭活水,而不是把清水攪渾、把好事搞砸。(作者:常濱)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