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新征程開局“十四五”】堅持自立自強 我國科技創新取得長足進步
2021-08-24 20:03:4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網編輯:楊玉國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科技為先,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和中堅作用。“十四五”開局之年,依靠科技自立自強,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取得長足進步,創新項目加速推進,成為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有力支撐。

  今年以來,堅持科技自立自強,讓太空不斷傳來中國的好消息。5月15日,祝融號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紅色星球迎來首個中國的航天器。截至今天(8月24日),祝融號火星車平安在火星工作超過100天,行駛里程突破1000米,圓滿完成既定巡視探測任務。祝融號邁出的每一步都彰顯著中國人的自立和自信。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將3名航天員送入天和核心艙,中國人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太空之家”。目前,3名航天員已在軌工作和生活了兩個多月,完成了多個空間科學實驗項目,在中國人自主研製的機械臂配合下,圓滿完成兩次太空出艙任務。今明兩年,我國計劃通過11次飛行任務在太空建成中國人的第一個空間站。它的建成和運營將成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標誌。

  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徵是實現高水準的自立自強。今年4月,總書記在廣西柳工集團考察時強調,要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習近平總書記説:“‘十四五’提出來高品質發展,這是我們的必由之路。高品質發展中,裝備製造業是重中之重,那麼高品質發展,創新很重要,只有創新才能夠自強,堅定地走好這條道路,再接再厲更上層樓。”

  能上天,能入海。今年以來,海洋裝備逐夢大洋。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全球首座十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産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在超過1500米深水海域正常運轉超過50天。科技自立自強讓我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能力從淺海全面進入“超深水時代”。

  今年以來,科技成果在國家重大工程中加速應用。在金沙江上,全球第二大和第七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烏東德水電站相繼投産。白鶴灘水電站首次採用完全由我國設計製造的百萬千瓦級水輪發電機組,實現了我國高端裝備製造的重大突破。

  在福建,中核集團“華龍一號”福清核電5號機組已投入商業運行,6號機組正開展裝料前的調試工作。在廣東惠州和浙江溫州,中廣核四台“華龍一號”機組正在按計劃穩步推進工程建設。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三代核電——“華龍一號”開始批量化建設。

  今年以來,高端産業取得新突破。超大直徑盾構機“運河號”應用在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成套裝備正在進行動態調試,人工智能、數字經濟、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蓬勃發展。今年以來,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取得重要進展。中國“天眼”首次發現毫秒脈衝星,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衝之號”成功問世,中國的“人造太陽”在1.2億攝氏度下成功“燃燒”101秒,打破世界紀錄。

  上天入海,穿山越嶺,創新驅動正在為高品質發展提供蓬勃動能。“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科技的自立自強正在牽引“中國列車”砥礪前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