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賞不完的花 看“美麗經濟”如何添彩河南
遊客陶醉在嵖岈山溫泉小鎮的鬱金香花海。牛原攝
南陽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月季之鄉。資料圖片
春夏之交的5月,南陽月季正如火如荼地怒放。一個法國人來到這裡,看到月季薈萃、滿城芳華,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如果公園綠地是圍繞著城市的戒指,那麼月季就是閃耀在戒指上的鑽石。
在河南,這樣“戒指上的鑽石”不獨南陽。再往前數一個月,洛陽牡丹艷冠群芳,匯聚八方賓朋;而每逢金秋,菊城開封菊香四溢,迎來群賢畢至……花卉産業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近年來,我省多地把發展花卉産業作為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産業,“美麗經濟”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添了一抹靚麗色彩。
扮靚大中原一個四季開花的産業
一般人認為,我國花卉主産區在雲南、廣東、浙江等南方省份。殊不知,近年來,河南花卉産業快速崛起,在全國的地位不斷提升,一年四季都有賞不完的花海。
據統計,2016年全省花卉種植面積達192萬畝,産值達400多億元,年銷售額達170多億元。我省花卉種植面積佔全國比重穩定在12%左右,産值佔全國比重穩定在8%。
“月季花一開都成照相的了,拍花的、拍人的、自拍的、合拍的,真是你方拍罷我登場,最忙的就是手機!”南陽市臥龍區蒲山鎮森美月季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玉開玩笑地説。
遊人如織,穿梭于月季花叢中,忙著賞花聞香。對於南陽花農們,這也是一段極為忙碌的日子,合作洽談、起苗發貨,當然,他們忙的是“錢”。
南陽月季主産區是臥龍區的石橋鎮、蒲山鎮。劉玉説,“我們這兒不但不存在剩餘勞動力,勞動力還緊張。壯勞力起樹裝樹,每天能掙三四百塊,年紀大的可以剪花摳芽鋤地,多大歲數都能用上,沒有閒人。”農民是啥掙錢種啥,南陽月季種植從石橋鎮發源,從親戚朋友到鄉里鄉親,像一圈圈漣漪向四面八方擴散。
南陽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把月季産業作為高效生態經濟的一大優勢産業強力推動。如今,南陽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月季種苗繁育生産基地,種植面積10萬多畝,年出圃苗木10億多株,年産值達20億元,從業人員10萬人。
由於種苗花卉産業比較效益高,又是勞動密集型的綠色産業,和南陽一樣,花木産業成為不少地方優先發展的支柱産業和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支持範圍,我省的花卉産業也得到了快速持續發展。
目前,全省花卉産業以龍頭企業為依託,基本形成了以南陽為主的月季生産集聚區、洛陽牡丹生産集聚區、開封菊花生産集聚區、濮陽鮮切花生産集聚區、安陽桂花與盆景生産集聚區和鄢陵、潢川的觀賞苗木生産等六大集聚區。許昌的鄢陵、信陽的潢川、南陽的臥龍與南召、新鄉的獲嘉、安陽的龍安已成為全國著名的花木之鄉。
專家表示,如今,生態文明已經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建設美麗中國、美麗河南早已成為共識,森林城市建設、村鎮社區綠化美化、重大生態治理、重要生態修復等對花卉苗木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花木産業發展的春天已然來臨。
發力“花卉+”一個魅力四射的産業
4月底在鄭州舉行的全國花卉市場建設工作座談會上,有人問,花卉到底姓什麼?農業?商業?林業?旅遊?文化?
花卉産業早已不是一個獨立的産業,“花卉+”正發生著“1+N”的化學反應,産業融合的魅力漸顯。
“中國花木第一縣”鄢陵,其花木種植面積已發展到60萬畝。在苗木市場需求整體低迷的境況下,鄢陵花木産業因為“花卉+”煥發出新生機。以中原花木交易博覽會為龍頭,打造區域性的會展中心,“花卉+會展業”初綻芳容;先後建成中原花木博覽園、萬畝花卉遊覽區、花都溫泉度假區和200多家休閒茶樓、特色餐飲、文化娛樂等以旅遊度假、健康養生為主的特色生態休閒養生基地,“花卉+旅遊業”已經讓鄢陵從單純地賣苗木發展到賣景觀、賣生態。
花卉與旅遊的融合已經成為新亮點。來自省花卉協會的統計顯示,2016年全省以花卉為主題的休閒旅遊接待遊客1500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28.8億元。鄭州、洛陽、駐馬店、安陽等地一些縣(區)建設的以薰衣草、鬱金香、玫瑰等花卉為主題的莊園景觀園,形成集歡樂遊戲、趣味體驗、旅遊觀光、特色農業、度假養生、科普教育、農情體驗、星級酒店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創意觀光基地。
花卉與油料、中藥材等生産融合形成新業態。近年來,我省將油用牡丹列為木本油料的重要發展樹種,全省每年新發展油用牡丹10多萬畝,初步建立起了從育苗、種植,到加工、銷售的完整産業鏈。
花卉與互聯網結合開闢花卉銷售新渠道。洛陽神州牡丹園藝有限公司開闢的牡丹、芍藥鮮切花及種苗銷售的網上交易途徑,從過去最快1周發貨到目前10個小時內完成發貨,牡丹芍藥鮮切花已經賣到了澳大利亞。
與其他産業聯姻,花卉有時擔綱主角,有時是催化劑、融合劑。省花卉協會會長何東成説,花卉與其他産業的融合,為我省花卉産業發展開闢了新空間。
改革供給側一個亟待創新的産業
花木産業本身是現代朝陽産業,但也亟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4月28日的南陽月季花會開幕式上,中國花卉協會月季分會會長張佐雙表示,目前南陽月季苗木供不應求,如果把二、三産業都融合發展起來,供給側將會有一個很好的提升。玫瑰與月季同屬,南陽可以大力發展玫瑰的精油、化粧品、茶、食品等等,潛能巨大。
在洛陽,以牡丹畫為特色的藝術品創作、以牡丹瓷為代表的文化禮品開發、以牡丹餅和牡丹茶為代表的旅遊延伸産品生産蓬勃發展,其中洛陽盛世牡丹瓷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燒制的牡丹瓷還作為國禮贈送給國際友人。
不過,整體來説,我省花卉産業結構尚不合理。據統計,一、二、三産業産值分別佔花卉産業總産值的89.10%、1.84%和9.06%,二、三産業所佔比重明顯偏低。
在産品結構方面,産品單一化、趨同化現象嚴重,大路産品多,特用、特色、特異性産品少,産品結構性過剩問題突出,導致不少花卉苗木價格降幅較大、銷售困難,迫切需要優化産品結構,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品種和技術創新,無疑是破解這一發展瓶頸的鑰匙。不少地方和企業率先突圍。
南陽月季供應量佔國內市場的80%,佔我國出口總量的70%以上。固然有月季本身花期長、種類多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南陽月季品係不斷推陳出新,引領了國內月季繁育研究的發展方向和市場潮流,先後培育出60多個月季新品種,其中樹狀月季更是全國獨創。
劉玉也嘗到了創新的甜頭。原本一棵20元的普通月季,劉玉將8棵通過特殊的編織方法、精心的培育變成一個花籃式月季,“不用插花的花籃”一下子賣到1500元左右,效益提高10倍。
在人們的印象中,玉蘭一直是高大挺拔的,多用於城市社區的綠化。記者在南召玉蘭花木城看到,經過矮化繁育,高大的玉蘭變得小巧,從樹木變成盆景,“變身”玉蘭已經擁有走進千家萬戶的體形。
地處遂平縣的河南名品彩葉苗木股份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目前我國種植面積最大、樹種最多、品種最全、品質過硬的彩葉苗木生産企業,核心競爭力就是擁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彩葉苗木新品種,其中紅雲紫薇、紅傘壽星桃、紅寶石壽星桃、黃金刺槐、朱羽合歡16個新品種獲得國家林業局植物新品種權證書。
花卉産業被譽為21世紀最有希望的産業之一,我省花卉産業尚處於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由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由數量擴張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的關鍵時期,需要政府和市場共同發力。業內人士認為,我省雖然制訂並印發《河南省花卉産業發展規劃(2009-2020)》,但沒有出臺相應的配套扶持政策,急需加大扶持力度。(本報記者 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