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上柞蠶絲 自古蜚聲國內外

2017-05-10 09:06:03|來源:大河報|編輯:萬慶麗

  【頭條列表】【一帶一路·河南故事】伏牛山上柞蠶絲 自古蜚聲國內外

  圖①:方城縣拐河鎮省非遺傳承人李敬太。

  【頭條列表】【一帶一路·河南故事】伏牛山上柞蠶絲 自古蜚聲國內外

   圖②:方城縣文化館內陳列的絲織品。

  核心提示|方城所産的絲綢,曾在絲綢之路上長期飄揚,深受西域諸國喜歡。到了明清時期,方城所産絲綢,甚至成為出口免檢産品,蜚聲國內外。眾多客商雲集于斯,方城的拐河小鎮一時成為內地“小上海”。

  業內專家分析説,在歷史上,我省一直是蠶絲和絲綢的重要輸出地之一。“一帶一路”商機無限,我省傳統蠶絲與絲綢行業,也將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尋蹤】扳倒井驛水長流 方城絲綢經此走

  絲綢之路,在方城境內有跡可循。從絲綢重鎮拐河鎮出發,經由扳倒井驛站的中轉,向北由陸路通達中原地區,銷往國內外,向南走水路進入長江流域,同樣銷往國內外。扳倒井驛站,成為我們探訪的重要一站。

  春光正好,草木正新。這一天,方城縣獨樹鎮扳倒井驛站裏,走進了一位故人。她是方城縣文物局董飛飛局長,她找到了40多年前的一張老照片。和照片上一樣,她站在園池北側,斜倚欄杆,背對老屋,和許多年前的自己來一場時空兩端的對視。

  上世紀70年代初,她隨教學的母親來到扳倒井村,一待就是三年。當時的暢園,是村裏的學校所在地,小學和初中的孩子都在這裡上學。跟著母親的她,當然少不了在暢園裏學習、玩耍,暢園的每個角落,都曾留下她的印記。

  雖然過去了40多年,但每到春暖之時,這座有假山、有小池、有花木的小院落,還是萬紫千紅。雖有烈日當頭,但置身其中,便覺竹葉蕭蕭,池水沼沼,鳥語花香,古木成蔭,心情為之一靜。

  其實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裡就不再作為校舍。少了人氣兒的暢園,卻有賴於當地幾位志願者的常年付出,才讓這鳥語花香延續了下來。66歲的周文凡,就是其中一位,他就是從那時起,主動承擔起管養修護暢園的工作。

  暢園是古時的驛站,驛站因旁邊的光武廟而設,光武廟因一旁的扳倒井而設。董飛飛説,明末清初時,扳倒井成為中原九省南北交通要塞,清政府便在光武廟設立驛館,後來的道光皇帝欽定為“接官廳”。鼎盛時期的扳倒井驛,經營絲綢、茶葉類的商鋪就有40多家,産自拐河鎮的絲綢匯聚到這裡,外地的客商也在這裡駐紮經營。

  【源頭】伏牛山上柞蠶絲 自古蜚聲海內外

  拐河鎮,是我們探訪的終點站。別小瞧了這個小鎮,它古時所産的絲綢,可是蜚聲海內外。

  來到拐河鎮時,正是穀雨前後。陽光漸漸足了,東西延宕的伏牛山,也次第謝了花紅,披上了草青樹綠。伏牛山在方城境內掃尾,走在山間地頭,一種並不甚高的落葉喬木,在山坡上甚為普遍。諮詢當地村民,方得知這就是有名的柞樹。

  拐河鎮溫莊村,省非物質文化遺産繼承人李敬太的家裏,這位已經74歲的老人,對那首打油詩還有印象:“清明黑蟲動,穀雨嫩葉生,初夏黃蟲胖,遷徙老葉叢,遍野琅琅聲,枝頭銀鈴聲”。漫山遍野沙沙的聲音,春蠶噬葉,終而吐絲。而吐出來的絲,就變成了一段段色澤光鮮的絲綢。

  田山,方城縣七峰繭絲綿有限公司總經理。他説,拐河鎮所産的絲綢,是行業內的佼佼者,這與拐河的好山好水好風光脫不開關係。拐河鎮位於澧河上游,溪泉匯集,水質醇美;柞林蔥鬱肥嫩,適合柞蠶生長;鎮街上的幾十眼水井,富含礦物質,所蒸煉漂洗的絲綢光澤明亮。

  拐河鎮是方城縣的典型代表。方城境內遍佈柞麻類植物,方城岩畫裏也有疑似養蠶記錄的凹穴岩畫組合圖案,境內出土的還有新石器時代的坊輪。據《南陽蠶業志》記載,南陽是漢代全國八大絲綢産區之一,而方城所産絲綢佔了很大比重。

  方城縣文廣新局副局長李迎年説,絲綢在古代被稱為繒,繒是最早遠泊海外的絲織品,方城古繒國就是聞名西域的古絲綢王國。柞蠶絲成為東方文明的使者,早在西元前5世紀,中國絲綢繒已成為希臘上層人物喜愛的衣料。

  【繁榮】伏牛山下拐河鎮 昔時號稱“小上海”

  拐河鎮街處於伏牛山中,在古時對外僅有一條通道,必須翻越高500米的分水嶺。經由這條古道,絲綢運出去,黃金、白銀和糧油鹽等生活用品流進來。

  絲綢之路最基本的物質基礎——絲綢,曾有部分在這裡發源。雖然山川更改,物非人非,但拐河鎮境內,還保存著絲綢之路的“見證”。在鎮區西兩公里的姚店村,一座磚石結構的拱形高橋“普濟橋”,就是用唐太宗為絲綢之路專撥的庫銀修建的。

  拐河鎮絲綢在明清時期達到頂峰。光緒年間,經營于上海的卓識綢商龐藻,就是以拐河綢為龍頭,闖入國際市場的。據龐藻當時的敘述,在絲綢出口時,百匹中如夾進三至五匹拐河綢,遠抵大洋彼岸就可不加驗質。拐河綢儼然成了當時出口絲綢的免檢標誌。

  拐河鎮政府相關人士説,在清末民初時,拐河一度成為河南絲綢集散中心。上海、河北、山西、陜西等省市的客商紛至遝來,“澧畔絲綢海內聞,雄商大賈集如雲”一詩,反映的就是當時的盛況。絲綢業的發展,帶動了運輸業、銀樓業、旅店、飲食及煙酒業等服務業的發展。正因為此,拐河鎮又被稱為“小上海”,蜚聲海內外。

  拐河所産絲綢,通過扳倒井驛的中轉,走出方城,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根據扳倒井驛內道光十三年的碑文記載,鼎盛時期的扳倒井驛,經營絲綢、茶葉類的商鋪就有40多家,産自拐河鎮的絲綢會聚到這裡,外地的客商也在這裡駐紮經營。

  【求變】拐河絲綢深加工 打造歷史博物館

  拐河鎮絲綢,始於夏商周,興于兩漢,盛于明清,衰于上世紀軍閥混戰和列強及日本侵華戰爭時期,在解放後逐步復蘇。田山是拐河絲綢復蘇的見證人之一。

  他的公司,在上世紀80年代有過一段繁華時光。當時工廠所製造的絲織品,遠銷歐美。

  隨著市場行情的變化,公司轉而生産蠶絲被。由於拐河本地蠶絲供應的減少,蠶絲被所用的原料,大多從四川、湖北和東北地區採購。公司所産的蠶絲被,主要銷往南方地區。南方陰雨綿綿,氣候潮濕,而蠶絲在濕度大時可吸收水分,天氣乾燥時可散發水分,防寒防潮,深得上海、昆明、成都、廣州等城市客商的歡迎。

  拐河鎮相關負責人劉長順對此深有感觸,如今養蠶的人不多了,而整個絲織産業發展並不算太快。蠶絲原料供應不了,這倒在其次,關鍵是整個絲織行業如何扶持,才是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大事。

  “我們將對拐河絲綢這個品牌,進行包裝、推介和深度挖掘。”他説,他們準備依託當地的風景區,與當地的旅遊業結合起來,打造絲綢歷史博物館,向世人展示絲綢從低端到高端的漫長歷史。他們還謀劃蠶絲業與脫貧攻堅戰結合起來,通過扶持絲綢業,吸納當地勞動力就業,帶動當地農戶恢復養蠶的傳統。

  伏牛山區,是我省蠶絲的主産區。河南蠶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朱緒偉説,在歷史上,我省一直是蠶絲和絲綢的重要輸出地之一。據趙魁《南陽蠶業志》記載,“民國初年,宛屬地南召、南陽、方城、鎮平、浙川、桐柏等柞蠶飼養區,養蠶者達兩萬餘戶,為全國之首”。

  他説,要想充分發展我省的蠶絲和絲織行業,政府需要進行適度的扶持,通過鼓勵企業進入、降低稅率等方式,努力將絲綢業打造成南陽甚至全省的支柱産業。政府積極推進農戶與企業一體化生産模式,推進絲綢業實現規模發展。( 記者 劉瑞朝 文 趙龍翱 王亞鴿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