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約談”到優秀 商丘“逆襲”有啥好經驗?

2017-05-18 08:31:25|來源:大河報|編輯:萬慶麗

【頭條列表】從“被約談”到優秀 商丘“逆襲”有啥好經驗?

看到這樣美的航拍照,在外地工作的商丘人竟沒認出來是自己的家鄉。

    核心提示|一組記者發在微信朋友圈的航拍照片,讓在外地工作的商丘人認不出這竟是自己的老家。而令人意外的對比是:去年4月28日,因環境惡化程度明顯,商丘市政府被環保部公開約談。時隔一年,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3月,商丘水環境品質改善幅度居全國第6;在大氣環境品質方面,今年1至4月份,商丘空氣品質優良天數65天,同比增加24天;PM10平均濃度較去年同比下降23%;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8%,綜合指數居全省第二。

    是什麼讓一個曾在省內環境品質倒數的城市在短短一年間實現了“逆襲”?5月10日至12日,大河報記者隨省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趕到商丘,實地探訪該市的環境變化。

    做法

    渣土車會自己“洗白白”,頂蓋不蓋嚴司機打不著火

    “去年,車開上兩天,用手能在擋風玻璃上‘練書法’,現在兩個星期也不用洗一次。”站在睢陽區日月湖畔,商丘市民胡先生用直觀感受為記者講述著這裡近一年來所發生的變化。

    據了解,自去年被約談後,商丘市按照標本兼治的策略對大氣污染開展集中治理。全市1688台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燃煤灶爐全部拆改到位;累計排查出、取締小散亂污企業1082家;全市233家建設工地已有103家安裝了在線監控,38家完成聯網,實現了實時監控;主城區所有線路,共計945台公交車輛純電動化。

    採訪中,商丘整治揚塵的力度讓記者印象深刻。11日上午,據記者粗略統計,記者所乘車輛在三處採訪地輾轉途中,與各類灑水車親密接觸了至少6次,潔凈的路面在起風的情況下也沒有見到灰塵飛揚。據了解,自去年年底以來,商丘累計投入2.9億元購置各類環衛車輛1122部,中心城區主次幹道機掃率已達到了100%。

    在商丘,記者還發現了一種會自己“洗白白”的智慧渣土車。與傳統渣土車有所不同,這些渣土車的兩排後輪中央安裝有沖洗裝置,司機打開開關後,沖洗裝置上的四個噴嘴便會吐出高壓水霧,將車輪沖洗乾淨。據商丘市建築渣土管理辦公室負責人孫學武介紹,這些車不僅會自己“洗白白”,還配有智慧系統:裝載渣土車艙安裝有液壓傳動的頂蓋,蓋不嚴,司機便打不著火。“既防污,又防超載”。

    據了解,目前商丘全市543台渣土車及286台商砼運輸車已全部安裝了GPS衛星數控系統和全密閉覆蓋系統,車輛一旦超速或沒有按規定線路行駛,系統便會自動向監管部門進行報警。

    變化

    昔日河邊臭不可聞,如今成了廣場舞“聖地”

    採訪間隙,當記者把商丘長江路橫跨運河橋附近的航拍照片發到朋友圈後,有超過10位微信好友都在猜測拍照的地方究竟是哪,但沒有一個人能把照片中的美景和商丘挂上鉤。在記者公佈答案後,一位在鄭州工作多年的商丘人再三詢問:“這真的是我老家商丘嗎?”

    “這康林河前幾年臭不可聞,現在水清亮多了,不少人來這兒玩,晚上還跳廣場舞呢。”在流經商丘市區的另一條河——康林河與民主路的交叉口,家住附近的市民李學德跟記者分享著家門口的新變化。他告訴記者,如今不少人都自覺地維護起了康林河周圍的環境,“施工隊在這挖泥辛苦得很,河水好不容易變清了,誰也不想再聞那臭味。”

    康林河與運河的成功治理也給市內其他河流的整治提供了樣本。在民主路跨包河橋下的河道裏,數臺挖掘機分佈河道中央,正不停地向河岸一側推送著黑臭的泥漿。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包河兩岸已完成綠化改造,清除河內淤泥需將泥漿集中晾幹,再進行搬運。

    “河底河坡見黃土,水流暢通不再堵。”工作人員介紹説,按照這樣的標準,自去年底以來,商丘中心城區累計動用機械3565台次,人員6470人次,清淤河道垃圾8000多噸,打撈漂浮物200多噸,打通阻水點220余處,完成截污852處、納管630處,疏浚清淤200萬立方米,整理護坡20余公里;全市累計架設泵站21個(次),回抽黑臭水體370多萬立方米,全部處置達標。

    而在數據指標上,水質達標率取得“三連跳”:今年1月,五個國省控斷面達標率40%,2月份60%,3月份100%,4月份繼續保持100%。據環保部最新通報,2月份,商丘水環境品質改善幅度並列居全國第9位,3月份,改善幅度居全國第6位。(記者 陳駿文 吳國強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