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唱起“五環之歌” 你知道“一環” 在哪兒嗎?
製圖/鄭萌
城市的環線是城市發展的年輪。正如樹木一樣,鄭州一環環地向外擴展,就像生命年輪一層層地向外延伸。如今,從一環到唱起“五環之歌”,鄭州也構成了一部獨特的城市空間形成史。
5月27日,(107輔道)快速化工程北三環至北四環段、南三環東延線高架南臺路至107輔道段同日通車,除僅剩的東三環(107輔道)隴海路至航海路1.7公里鐵路代建段暫未通車外,由南三環、北三環、西三環和東三環(107輔道)構成的鄭州“大三環”閉合高架圈即將建成。
河南商報記者發現,不少鄭州人對環線的概念源於三環快速路,而提起一環、二環,你了解多少?
【核心的一環】
鄭州圈層中的“老大哥”
六旬老人劉懷章是土生土長的鄭州人。學測繪的他,因為工作,走遍了鄭州城區的各個角落,堪稱鄭州“活地圖”。
回憶起鄭州的老模樣,他笑著説起了上世紀20年代的鄭縣。“1927年的《鄭埠設計圖》規劃總面積約10.5平方公里,規劃範圍東起現在的經五路,西到京漢鐵路,南到隴海鐵路,北到現在的農業路。城市中心就在現在的人民公園附近。不過,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版鄭州城市總體規劃,是以二七廣場為中心向外規劃的,城市的中心也就理所當然地變成了二七廣場。”劉懷章一邊向河南商報記者介紹,一邊在紙上隨手畫起了上世紀50年代流行的建築。“上世紀50年代,很多建築風格都是效倣蘇聯,中間是院落,四週被房子圍起來,樓頂也是尖的。”
上世紀50年代,二七廣場為中心的規劃確立,鄭州最早的環城路也開始起步。由現在金水路、大學路、隴海路、紫荊山路構成的閉合圈,成了當時最繁華、最忙碌的區域,而這個圈也被不少人當作鄭州圈層中的一環。
2014年9月,市政府通過了《鄭州市內環地區有機更新三年行動計劃》,將金水路以南、大學路以東、隴海路以北、城東路以西約12平方公里定位為鄭州內環地區。也就是説,之前人們熟悉的內環東“封口”紫荊山路向東移至城東路,至此,一環面積擴大,新一環正式形成。
【繁華的二環】
“我小時候,農業路以北都屬於偏遠地區”
“鄭州市動物園地段太偏,農業路以北那就是偏遠地區。”
聽到這句話,你可能難以置信,位於農業路花園路口附近的鄭州市動物園可是身處“鬧市”,380畝地火到讓它近些年一直處在“被搬遷”的風口浪尖,如此寸土寸金,怎麼會偏遠?
不過,河南商報記者告訴你,擱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動物園確實是“位置偏遠”,而且在1985年開園之初,去一趟也是很費勁的。
鄭州快速公交公司B1線公交車車長陳壯天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在他小時候,農業路以北都屬於偏遠地區,“我印象中去一次動物園就是去遠郊。”陳壯天説。
其實,跟陳壯天一樣,在不少老鄭州人眼中,農業路不僅路窄,周圍也很荒蕪。但是,2004年11月,隨著農業路、桐柏路、航海路、未來路合圍而成的、全長28公里的二環全線通車,這裡的交通更加便利,到動物園的時間也大大縮短。
“2009年以前,我根本沒有環線的概念,B1線把農業路、桐柏路、航海路、未來路貫通起來,也把一段段公交線路變成了一個圈,乘客坐上B1,二環隨便逛。”陳壯天説。
隨著道路建設不斷完善,交通線路也在增加、優化,陳壯天開車也越來越順。“以前的農業路,路窄車多,車道也沒有機動車、非機動車之分,人車混雜,圍著二環走一遭,3個小時都不夠。而如今,有了公交車專用道,B1行駛一圈的時間不到90分。”
【快速的三環】
新一代的鄭州人 見證了三環的成長
春江水暖鴨先知。鄭州環線對沿線區域的影響,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房價。
從事多年房産生意的鄭剛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在2001年,市區的房價基本都在每平方米2000元以內,北三環的房子有的每平方米剛過1000元。而現在的北三環,房價高了十倍都不止。
2003年,鄭州提出“北移東擴”的城市發展戰略,北區和鄭東新區發展地位一目了然,而在2011年伊始,三環快速化工程被列入城市建設計劃。3年後,三環快速路通車。
這種飛躍也讓打拼多年的“新鄭州人”許孟輝倍感自豪。
“我最自豪的決定就是在上大學期間找準機會,在北三環買了房。”許孟輝説,2006年鄭州每平方米的房價剛過3000元,北三環還是練車者的聚集地,但看漲的房價還是讓許孟輝一咬牙,把家安在了北三環豐慶路口。“比起以前,我家附近現在相當熱鬧了,上下班時間還要堵車。”許孟輝説。
許孟輝笑著説:“我眼光還是不錯,北三環已經成為鄭州市最重要的核心住宅區之一了。”
【便捷的四環】
從市區搬家到四環 他對未來充滿信心
3年前因為工作原因,市民張友朋賣掉了市中心90多平方米的房子,在三環開外的惠濟區置下了150平方米的家。搬家起初,他非常不適應四環的“僻靜”,但如今,他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他已經徹底愛上了這個鄭州的“後花園”。
“可以説,我家就住在國家4A級景區邊上。”張友朋説,自從換了房以後,他就把父母接來養老了。“都説買房不看眼前,要看未來十年。”張友朋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四環沿線越來越便利的交通和越來越完善的基礎設施是他真正定居的原因。“路寬不堵車,十幾分鐘就能到黃河遊覽區,20分鐘能從北四環繞到西四環。”張友朋説。
由大河路(北四環)、四港聯動大道(東四環)、南四環、西四環圍成的“大圈”,全長93公里,是目前鄭州最長的一條環線,也承擔著鄭州市區的出入境交通。繞著“大圈”走一遭,只需70分鐘。
在享受交通帶來的便捷的同時,張友朋也向河南商報記者分享他的心得:“像我這種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就醫、教育這都是購房時必須考慮的問題。”
如今,惠濟區老鴉陳小學等3所小學、惠濟區一中等4所初中擴建,今年還開建了16個學校,可提供3萬多個學位。此外,鄭州市多所醫院向三環外佈局。以張友朋所在的惠濟區為例,惠濟區人民醫院新院于2016年建成後,現有500張床位,而惠濟區政府旁邊在建的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建成後能容納1000張床位。
未來的五環
G107的變化 是鄭州的發展縮影
據了解,2014年3月,G107開始了第三次改建工作,將再次東移20公里至中牟萬三公路,這一改建被人們解讀為鄭州“五環時代”的到來。
2003年,鄭州 “北移東擴”,鄭東新區投入建設,開建107輔道(現東三環)。次年,107輔道建成,成為新G107。2006年,原G107更名為“中州大道”(原東三環),這是G107第一次東移。
2009年9月,G107鄭州段第二次改建。這條路緊鄰京港澳高速,北接107輔道申莊互通式立交,南至航空港迎賓大道,于2012年4月正式交付使用,即現在的“四港聯動大道”。
如今,不少業內人士將G107的變化看作是近年來鄭州高速發展的縮影,而它的每一次改建都見證著鄭州這座城市的發展步伐。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王建國説,隨著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新一線城市,擴建是其發展的必然,而如今東五環的出現,則標誌著鄭州城市範圍的進一步擴大。
但拉大城市框架的同時,王建國強調:“環到哪兒,城市就應該發展到哪兒,而發展的目標要放在城鎮化發展的品質上來,重發展品質,重城市功能,這才是新一線城市應該具備的。”(河南商報記者 王喬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