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希望香港與河南的合作能進一步拓寬
開欄的話
今年是香港回歸20週年。日前,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邀請,本報記者赴港參加了“迎接香港回歸20週年”內地媒體集中採訪活動,就回歸以來香港在行政、立法、經濟、社會、民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發展與變化進行了深入觀察了解,並採訪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
為迎接和慶祝香港回歸20週年,本報今起特開設專欄,帶您一起見證和感受回歸以來不一樣的香港。
“請代我向河南人民問好!”在禮賓府會見廳裏,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回答完本報記者的提問後,又專門叮囑道。
在香港回歸20週年前夕,梁振英接受了內地媒體採訪團的集體採訪,談“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介紹如何搶抓“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希望香港與內地省市進一步加強合作。採訪中,梁振英還專門回憶了與河南的一段文化“情緣”。
“一國兩制”是香港發展的最大優勢
“‘一國兩制’的成功落地與實踐,讓香港既有‘一國’之利,又充分享受到了‘兩制’之便,這是回歸20年來香港發展的最大優勢。”梁振英説。
作為香港回歸歷史性時刻的親歷者,梁振英親眼見證了回歸前後特別行政區的發展和變化,因而對堅持“一國兩制”有著切身感受。
“20年來,正是由於堅持‘一國兩制’不變,堅持基本法不變,才讓香港經濟社會穩定快速發展,香港市民也才能從中受益。”他介紹説,雖然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但也是正常現象,只要嚴格按照基本法去做事,香港就能保持穩定發展的好勢頭、好局面。
內地經濟迅速發展和對外開放程度、水準的持續提升,讓香港從中不斷汲取營養,及時調整自身角色發揮所長,獲得了發展的強大動力。“背後是國家堅強有力的支持,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香港沒有理由不發展,沒有理由不為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梁振英錶示,這一切有個根本前提,就是落實“一國兩制”不能走樣,按照基本法做事不能變形。
抓住機遇未來可期
到今年6月30日,梁振英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的任期就將結束。回首五年的歷程,他對本屆特區政府和自己的工作還比較滿意。
“房屋、貧困、養老和環保是香港發展面臨的四個歷史性難題,本屆特區政府在這些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些進展,得到了中央政府的肯定和香港市民的支持。”梁振英説。
行將離任之際,梁振英錶示對下屆特區政府和香港未來充滿信心:“繼續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歷史機遇,香港發展未來可期。”
他介紹説,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香港可充分發揮在金融、財務、設計等方面以及國際聯繫廣泛的優勢,爭取承接更多的項目;寫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粵港澳大灣區目標是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香港在這一歷史進程中必須積極參與,發揮作用。
“抓住國家戰略發展機遇,進一步深化香港與內地的融合,對於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意義重大。”站在現場擺放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示意圖前,梁振英講解説。
與河南的合作可拓寬領域
“我在當特首之前,曾是河南省的經濟顧問。在當地的公務完畢後,我就提出要去看河南博物院。”在回答本報記者的提問時,梁振英回憶起了與河南曾經的一段文化“情緣”。當時參觀之後,他感嘆不已:“河南的文化資源很豐富。”
美好的回憶讓採訪變得愈加溫馨,而兩地間持續多年的合作與交流也在加深著友誼,並使雙方都受益。
梁振英説,香港有著經濟優勢,非經濟領域的優勢也有很多,文化就是其中一方面,特區政府在與內地省市的合作上可以進一步拓寬領域,增加內容。
“河南是個好地方,在發展中有著自己好多獨特的優勢,是內地省市中很有影響的一個經濟大省,對香港的支持非常大。希望香港與河南的合作能進一步拓寬,在文化和其他更多領域都可以展開探討。”他表示。(記者 龔硯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