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代慢火車:6901次列車 最便捷的“山區公交”
穿過山間,跨過黃河,這輛綠皮列車是山區居民便捷的交通工具。
車裏沒有空調,幾臺老式電扇為乘客送去清涼。
許多旅客已是這趟列車的常客,他們和列車員也成了老熟人。
雖然只是個小站,依然有不少旅客在此候車。
火車走得慢,車上幾個老人悠閒地下棋,打發時間。
“我們這趟車想快也能快起來,但我們追求的不是速度,而是服務。”説起自己所在的列車,李玉濤的神情裏難掩自豪。
李玉濤今年38歲,他接了父親的班,目前在新鄉到洛陽的6901次列車上擔任列車長。當年他的父親接手這趟列車時,這趟車是新鄉列車段唯一一班紅旗列車,也是當時最先進的車。如今30多年過去了,其他列車都已更新換代,這趟列車還保留著當年的模樣,成了鄭州鐵路局唯一一趟沒有空調的列車。而就是這趟逢站就停的綠皮車,在快節奏的時代,詮釋了慢的意義。
行程丨穿鄉過寨,有乘客坐車到鄰村賣菜
軹城,王莊,白合,捏掌……這些都是6901次列車經過的站點,另外還有5座叫不出名字的站點,由於一些站點只是很小的鄉鎮,這輛綠皮車成了這些站點唯一停靠的列車。
住在軹城的王老先生是這趟車的常客,他每個星期都坐車到濟源看孫子,10分鐘到站。這段路程如果坐公交他需要花上1個多小時。像王老先生這樣的乘客還有很多,這趟列車成了他們最便捷的“山區公交”。
“有些乘客還坐車去鄰村賣菜。”李玉濤笑著説,“我們的特點就是逢站必停”。這趟列車從新鄉始發途經焦作、濟源抵達洛陽,203公里的路程要開上近6個小時,停靠13個站點,其中9個都是鄉鎮。最短的區間是月山到柏山,只有5公里,7分鐘車程。“有的人上班都比這遠。”李玉濤説。
“這趟列車1971年開通,開通的時候就有這些站點了,因為接地氣,這趟列車很受大家的歡迎。”李玉濤回憶説,後來這趟列車因為設施先進,服務週到被評為紅旗列車,是新鄉列車段唯一一趟,新鄉列車段所有新入職的工作人員都以這趟列車的服務為標準。
“也許是因為這種精神或情懷,這條線路一直延續到今天,但我們現在就算載滿乘客也抵不上列車的運行成本。”這趟逢站必停的慢火車,有六個區間都是1元票價,李玉濤説,之所以不換空調車,也是因為換了空調車就得漲價,“我們路過的好多車站其實連票都沒法出,都是乘客上車補票,有的兒童票連票紙的成本都抵不上。”
家在洛陽,在新鄉教書的張老師每個月都要坐幾次6901次列車,“從洛陽到新鄉汽油錢就要200多元,坐這趟車雖然慢點,但也就花費十幾塊錢”。
現狀丨它是全局最早的既有始發車
早上4點30分,新鄉火車站的天空微微泛藍,李玉濤車長和這趟列車上的6名列車員已經守在站臺,等待列車進站,他們是鄭州鐵路局既有列車裏起得最早的列車員,因為6901次列車5點30分開車,是全局最早的既有始發車。
列車員上車後需要做一個小時的準備工作,例如懸挂安全錘,確定列車設施是否良好,“雖然停的站小,但是服務還是不能懈怠。”李玉濤説,他們現在仍然按照紅旗列車的標準要求自己。
下午3點,車廂裏的溫度已經達到40℃以上,李玉濤在水房裏把開水倒入水壺,為每節車廂提供熱水,一趟下來,他已經渾身濕透,“我們這個組女列車員多,搬不動水壺,所以這個活還得我來幹。”李玉濤説著擦去了下巴上的汗珠。
作為鄭州鐵路局唯一一輛沒有空調的綠皮車,酷夏和寒冬是列車員必須要經受的考驗,儘管這樣,李玉濤説,他們從沒有抱怨過。“時代在變,列車也在升級,我們這趟車還是老樣子,但是我們不會寂寞,不管什麼車,作為列車員,服務好乘客的心都是不變的。”□記者趙龍翱實習生胡敬超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