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泥泥狗:在“變”與“不變”中傳承創新
淮陽泥泥狗
新華網鄭州7月18日電:泥泥狗,豫東淮陽一帶的老百姓都叫它“靈兒狗”,傳説中它專為“人祖爺”守陵,因此把它奉為祭祀伏羲的神物。
每年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的太昊陵廟會上,縣城的街面兒上便擺滿了琳琅滿目的泥泥狗,南來北往的遊人香客祭拜過“人祖爺”後,都要買一些泥泥狗帶回去,據説不僅可以沾沾靈氣福氣,還可以驅邪避災。
淮陽人捏泥泥狗的習俗由來已久,走進太昊陵周邊的十里八村,上至耄耋老人,下到頑皮孩童,幾乎人人都能順手捏幾個小玩意兒。民間古老傳統的手藝就這麼一代傳一代,延續了幾千年。如今,經過歲月的流轉,這種從遠古走來的藝術“活化石”也正經歷著傳統與創新的磨合,在“變”與“不變”的碰撞中,依然煥發出無窮的魅力。
69歲的“泥泥狗”民間藝術傳承人任國和正在捏制一個小擺件
任國和:泥泥狗民間藝術的核心文化內涵始終不能變
7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剛入伏的天氣有些悶熱潮濕。在淮陽縣城關鎮金莊村一處農家小院裏,69歲的“泥泥狗”民間藝術傳承人任國和正在屋內專心地捏一個“人祖猴”的小擺件,周圍的桌子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已經上彩的泥泥狗,人、獸、禽、十二生肖應有盡有。它們有的形狀奇特怪異,有的造型古樸渾厚,還有的表情活靈活現,貓拉猴、人祖猴、草帽老虎、雙頭狗、九頭鳥、猴頭燕……各種奇拙、誇張的造型中透出的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內涵。
任國和一邊捏著手中的玩意兒,一邊跟記者嘮起嗑來:“俺們這一帶的老百姓祖祖輩輩都會捏泥泥狗,要説歷史也得有數千年了。從六歲起,我就跟著爺爺、父親開始學習捏,至今都已經63個年頭了。淮陽泥泥狗的種類很多,雖説都習慣叫泥泥狗,但實際上大多數都不是狗,鳥、獸、蟲、魚什麼都有,造型也非常多樣。我捏的泥泥狗主要包括傳統的生殖崇拜系列、造人系列、圖騰系列、吉祥物系列、12生肖系列等7個系列,共800多個品種不重樣。就像我手里正捏的這個人祖猴,這種亦人亦猿亦猴的變異造型,反映的就是古人對生殖和祖先的崇拜。”
據悉,任國和從30多歲起就當選淮陽縣泥泥狗協會會長,在當地也算的上是遠近聞名的老藝人,其捏制技術大多靠的是祖輩的口傳心授,憑感覺和記憶代代相傳。2006年,以“泥泥狗”為其組成部分的“太昊伏羲祭典”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更多的人們認識並開始喜歡上了這種古老的圖騰文化符號。
説起“泥泥狗”民間文化的傳承發展,任國和有著自己的看法:“這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財産,都是歷代藝人的智慧結晶,一定不能讓它在我們這一代失傳了。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泥泥狗的製作工藝更加細緻,看起來也精巧了許多,形態上也出現了很多變化,但是萬變不能離其宗,泥泥狗核心的文化元素不能變。這門手藝我做了60多年,始終都堅持著三個不變:泥泥狗造型不變 、五色點畫不變、紋身符號不變,這些是最能體現泥泥狗'古老'和'傳統'的部分,是絕不能輕易改變的。”
邵波在自己的工作室裏給泥泥狗上色
邵波:泥泥狗藝術要在吸收傳統的基礎上嘗試創新
順著淮陽縣城鬧市區裏的一條小衚同左拐右拐,在盡頭處終於找到了邵波的工作室——中土藝術空間。初次見面,跟傳統的泥泥狗民間藝人相比,這個43歲的中年人更像個“潮范兒”的大叔。
“我是從幾歲的時候就開始接觸泥泥狗,那時候就是喜歡玩泥巴,因為我家隔壁村子就是民間藝術之鄉,有很多人都會做泥泥狗。上中學的時候,就開始去鄉下尋訪老藝人,學著自己捏,誰知便一發不可收。但真正能稱得上開始創作還是在2001年,那一年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説起自己學藝的經歷,邵波稱最感謝自己的三位師傅:“他們在人品、藝德方面修養都非常高,對我有很大的指導和幫助。”
如今,邵波的工作室已經開到了北京、鄭州、開封等多個城市。在多年的實踐和摸索中,不斷地尋找著捏泥泥狗的創意和靈感,他的作品看上去誇張、抽象卻又別具美感,曾經兩次獲得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
對於老祖宗留下的這份“厚禮”,邵波的創新理念非常強烈,“如今的年輕人都喜歡追求創新,泥泥狗實際上是一個傳統的文化符號,我在這麼多年的創作過程中,總結了四個變化:一是對傳統的泥泥狗造型、色彩、符號裝飾等多方面進行吸收,不僅繼承了過去已有的形式,而且在突破傳統方面也做了很多嘗試,並獲得了一些國家級的認可,這是在造型方面的創新;第二個變化是在學術方面創新,架構了一個基礎的系列,對於泥泥狗非物質文化遺産以及中原傳統文化有新的認識,十幾年來在學術的道路上也不斷進行有益的探索;第三個就是在民間文化品牌的建立傳播方面創新,過去泥泥狗是依託于傳統廟會,而現在泥泥狗已經深入融合到了當下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中,不僅有了精美的包裝、註冊了商標、設計了Logo,而且有了宣傳的各種渠道和平臺;最後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在藝術形態和形式方面不斷進行融合探索,借鑒陶瓷、雕塑以及各種現代藝術的精華,使泥泥狗這種傳統民間藝術能夠符合我們現代的審美需求,為更多人所喜愛。” (李志紅 王曉飛 谷婷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