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試水”生活垃圾治理 “破冰”農村環境改善
7月22日早上六點半,南樂縣龍澄環保公司的郭師傅駕駛著農村生活垃圾清運車從駐地準時出發,沿規劃路線收集垃圾,然後運送到垃圾處理廠集中處理。記者在南樂縣城鄉環衛一體化調度指揮中心現場,通過監控大螢幕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運行軌跡。
城鄉環衛一體化是我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破冰”之路的一種探索。我省共有1808個鄉鎮、46116個行政村和近20萬個自然村,通過這一探索,正撬開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突破口。
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待“提速”
按照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全國90%以上的村莊生活垃圾要得到有效治理,實現“五有”,即有齊全的設施設備、有成熟的治理技術、有穩定的保潔隊伍、有長效的資金保障、有完善的監管制度,並逐省驗收。今年6月在海南召開的全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現場會又提出,2019年底前中部地區必須完成驗收,比全國提前了1年時間。
“時間緊、任務重,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到了一個關鍵的節點。”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裴志揚壓力不小。
“農村垃圾治理工作起步較晚,與城市相比還有不少差距。”住房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副司長盧英方説,目前,全國大約還有1/3村莊的生活垃圾沒有得到收集,已經實現處理的農村垃圾中,有1/3未達到無害化處理水準。
去年的統計年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省建制鎮的生活垃圾處理率是77.84%,而無害化處理率只有9.72%,與城市95.99%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相比差距甚遠。
事實上,農村垃圾治理關鍵在於縣級政府的落實和推進。一些縣市對收集轉運模式、長效運營機制等缺乏長遠考慮。許多縣市大力推行農村垃圾全收全運全處理,嚴重加劇了終端處理設施的負擔,也給地方財政帶來沉重的負擔。加上地方政府發動全民參與的積極性不高,村民繳費的覆蓋面偏低,日常監督管理薄弱。“這些都是造成農村垃圾治理工作滯後的重要因素。”盧英方説。
持續探索破解之道
行政村保潔全覆蓋、推進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排查和整治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我省各地正在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探索措施“破冰”農村生活垃圾治理。
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南樂縣投資2500余萬元,全面推行城鄉環衛一體化,將全縣所有村莊納入生活垃圾治理範圍,形成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黨委重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分類處理、三級監管的“南樂模式”。蘭考縣初步形成了“戶分類投放、村分類收集、鄉分類減量、縣分類處理”的四級分類模式。到2018年,濟源市計劃建成400個達標村、200個示範村和33個精品村,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我省各地重點排查了城鄉接合部、環境敏感區、交通幹線、江河沿線等區域,摸清掌握了城鄉垃圾亂排亂放點的數量、規模和分佈的情況。”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巡視員陳華平介紹,截至6月底,全省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已經有41個縣(市、區)錄入了841個點,9個縣(市、區)錄入了51個漂浮垃圾堆放點,54個縣(市、區)完成基本情況調查表錄入工作,並都建立了治理工作臺賬。
“我省已經出臺了《關於全面推進農村垃圾治理的實施意見》,並制定了《河南省農村垃圾治理達標驗收辦法》,持續探索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路子。”陳華平説。(記者譚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