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創新金融扶貧模式 “脫貧助力貸”樂了貧困戶

2017-08-07 10:12:57|來源:河南日報|編輯:萬慶麗

  【頭條列表】洛陽創新金融扶貧模式 “脫貧助力貸”樂了貧困戶

  “看著牛一天天長大、膘肥體壯,俺心裏可高興啦!”8月3日上午,宜陽縣趙保鎮馬河村貧困戶張兆旺在自家的牛棚裏喂草,忙得滿身是汗。

  張兆旺上有患病的老人,下有正上學的孩子,家裏生活困難。他有養牛的技術,但缺乏資金,難以靠養牛致富。鎮村幹部了解情況後,就按照扶貧貸款政策,不到一個星期便幫他辦理了5萬元的小額扶貧貼息貸款。

  張兆旺享受到的是宜陽縣創新開展的“脫貧助力貸”。該業務由縣扶貧辦、宜陽農商銀行、村鎮銀行簽訂“脫貧助力貸”合作協議,與縣郵政儲蓄銀行簽訂“惠民扶貧小額貼息擔保貸款”協議,縣財政向合作銀行存入風險擔保金,銀行按照放大5倍的比例,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帶動貧困戶脫貧的農業企業提供貸款。

  作為金融扶貧的一種特色信貸産品,“脫貧助力貸”目前已在洛陽市6個貧困縣全面推廣。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扶貧是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舉措和關鍵支撐。”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李亞介紹,洛陽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金融扶貧決策部署,借鑒金融扶貧的盧氏經驗,不斷創新金融扶貧産品,切實改進金融扶貧服務,積極拓展金融扶貧領域,著力破解貧困戶和帶貧企業“貸款難、貸款貴、貸款少、貸款慢”的難題,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洛陽市積極探索創新,精準對接産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金融服務需求,因地制宜探索出4大類、10余種特色金融産品和服務方式,先後推出了“脫貧助力貸+政府風險擔保基金+農業保險+龍頭企業或貧困戶”等金融扶貧模式,開發了惠民扶貧貼息小額貸款、脫貧助力貸、農戶聯保貸款、支農通等金融扶貧産品,並鼓勵金融機構向貧困縣、鄉(鎮)下沉金融服務網點,帶動金融活水流向貧困地區和貧困農戶。

  新安縣石井鎮龍潭溝村農民李長虎,因一場意外導致貧困。在精準掌握其家庭情況和發展意向後,新安農商銀行給他發放兩萬元貸款跑運輸,龍潭景區開發後又發放貸款10萬元幫他開起了家庭旅館,如今他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李長虎的生活改變燃起了鄉親們的創業熱情,該行迅速“切入”,向該村投放貸款100多萬元,支持20多戶農民搞起了家庭旅館。

  産業是提升貧困地區“造血功能”最有效的手段。洛陽市建立“五位一體”聯動支農機制,加大對帶貧企業和地方特色産業、優勢産業的支持力度,實現了“支持一個企業、發展一大産業、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標。

  前不久,洛陽9個縣(市)政府與省農業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省農業綜合開發公司、中原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政府、銀行、擔保、保險、投融資平臺“五位一體”聯動支農機制,運用專項資金、貸款貼息、獎補等政策,加大信貸、保險、基金等扶貧支持力度。

  依靠孟津農商銀行累計發放的1000多萬元貸款,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龍浩公司精心建設十里香種植基地,帶動農村勞動力就業2000多人,輻射送莊、白鶴等周邊鄉鎮,形成了一條高效觀光農業産業帶。

  據最新統計,截至6月底,洛陽市金融精準扶貧貸款餘額39.7億元,累計發放47.6億元,直接或間接帶動支持貧困人口61161人;小額扶貧信貸餘額4.76億元,較年初增加1.8億元;6個貧困縣法人金融機構新增貸款35.4億元。

  洛陽市市長劉宛康表示,下一步,洛陽市將重點抓好金融扶貧的“四大體系”建設,即建設金融服務體系,解決好“誰來幹事”的問題;建設信用評價體系,解決好“誰能用錢”的問題;建設風險防控體系,解決好“資金安全”的問題;建設産業支撐體系,解決好“資金投向”的問題。多部門齊心協力,多渠道優化資源,完善配套政策,集中力量打好“組合拳”,讓貧困群眾享受到更多的金融扶貧政策。□本報記者田宜龍李宗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