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有位“媽媽輔導員” 因勞累多次暈倒
付曉麗向記者講述做輔導員的心得
昨天是教師節,2017“河南最美教師”付曉麗收到一份珍貴的禮物。禮物是一小袋大棗,她十多年前的學生從老家捎來的,裏面紙條上寫著“送給‘媽媽輔導員’的教師節禮物”。45歲的付曉麗,現任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黨委副書記。她以前當輔導員時,為學生們的學習、生活排憂解難,被大家稱為“媽媽輔導員”。
回憶 她當輔導員時,因勞累多次暈倒
從老家捎大棗的,名叫范媛媛,付曉麗在鄭州大學當輔導員時帶的第一屆學生。范媛媛研究生畢業後,也當了一名輔導員。
“我第一次見到她,就覺得十分親切,她幾乎能叫出每個學生的名字。”范媛媛清晰地記得,2005年新生報到完,付曉麗組織召開了一次年級會,看到自己坐在第一排,徑直走向她説,“你叫范媛媛吧,高中當過班長?”付曉麗這樣問,讓她十分震驚。
為啥第一次開會就能叫出名字?付曉麗説,當時,她第一年帶學生,怕做得不好,新生還沒開學,就提前到校挨個翻看學籍卡。“高中誰當過班長,父母的職業,有啥興趣愛好,我都記了下來,以便能快速了解學生。”
大一學生每天要上早晚自習,為督促學生,付曉麗一直陪著上自習。每天5點多她就起床,坐學校第一趟班車到校;晚上9點,學生下晚自習,她乘最後一趟班車回家。
因經常早起晚睡,加之身體單薄,付曉麗曾多次暈倒。“醫生説,她太勞累,貧血嚴重。從那時起,我每年都會從老家帶點大棗,讓她補身體。”范媛媛説。
愛心 為幫貧困生,輔導員“撒謊”帶飯菜
帶學生時,付曉麗辦公桌上總放著一摞筆記本,上面記錄了學生的“成長歷程”。其中,有她與學生白銀亮的一段故事。
白銀亮家住甘肅省會寧縣,如今在蘭州一家醫院工作。白銀亮回憶,2005年,他第一次出省到鄭州上大學。家裏窮,臨行前沒啥帶,母親就給他裝了20余個饅頭,讓捎到學校吃。寢室沒人時,他取出一兩個饅頭,速食麵調料往上面一撒,吃得津津有味。
怎樣才能既不傷學生自尊,又能幫到他?付曉麗想了一個辦法。第二天中午下課,他與幾名學生幹部一起,在食堂買些飯菜,來到白銀亮的宿舍,假裝巡查宿舍。“我説,和同學們一起吃飯買多了,吃不完打了包,浪費了太可惜,正好留給他吃。”隨後,類似事情發生了好幾次,白銀亮明白了付曉麗的良苦用心。最終,他打開心扉,向老師説了家裏的情況。
2009年,付曉麗開始擔任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黨委副書記一職。以前是輔導員,如今身份變了,她更注重“傳幫帶”。“工作方法要創新,要走進學生的心窩裏。”付曉麗如此指導輔導員團隊。□記者 田育臣 文 吳國強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