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火爆充電難題待解 新能源汽車如何通行無“阻”
今年11月20日起,鄭州作為全國第一批試點城市之一,在全省率先啟用了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截至12月20日,鄭州市公安局車管所共發放新能源車牌7000多副,試點進展順利、效果良好。
近日,記者走訪鄭州市多家汽車4S店發現,新能源汽車市場銷售比較火爆,但充電難、車型少、後期保養不便等問題也開始凸顯。
新能源汽車銷售量上漲
12月20日上午,在鄭州市航海東路一家電動汽車4S店內,看車的市民絡繹不絕。銷售主管張先生告訴記者:“臨近春節,車市迎來銷售高峰,近期來店內諮詢和購買新能源汽車的顧客比較多。以前很多人對於新能源汽車都是在觀望,現在更多的人將觀望變成了實際的購買行為。”
鄭州市民趙女士花了4萬多元,購買一輛新能源汽車。“我比較看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她説。
記者走訪發現,目前市場銷售火爆的幾款車型均為國産品牌,比如:吉利知豆D2S、奇瑞小螞蟻(EQ1)等,售價在5萬元左右。
一位汽車銷售商表示,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的啟用,極大刺激了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號牌號段好,深受年輕人的追捧。另外,機動車限行政策的實施也是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增加的重要原因。
鄭州市公安局車管所有關負責人説,自11月20日起鄭州市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以來,平均每天新能源汽車上牌200多輛。限行政策實施之後,12月4日至18日這段時間,車管所共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4551副,平均每天上牌300余輛。
充電難和續航問題亟待解決
雖然新能源汽車銷售量逐漸增加,但消費者仍對充電問題和續航問題顧慮重重。“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新能源汽車電池報廢時,如何處理和循環利用。此外,新能源汽車車型少、保養不便也是問題。”鄭州市民王先生坦言。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水準不斷提高,但還面臨著不少問題,包括自主品牌在核心技術方面的跟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等。
近年來,我省著力佈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河南省“十三五”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要求,到2020年,全省將建成各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000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10萬個,滿足超過35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並且建成省域內高速公路全覆蓋的城際快充網絡。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管理辦法》,規定黨政機關應帶頭使用新能源汽車,按照規定逐步擴大新能源汽車配備比例。此外,2018年6月份之前,我省所有地市將全部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這些都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利好消息。
與此同時,明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也成為關注焦點。業內人士認為,今後的補貼政策將更傾向鼓勵高里程、低能耗車型。新能源汽車要想迎來發展春天,企業要轉變思路,從注重數量轉向提高品質,生産續航里程長的高品質車型。 □本報記者李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