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2”行動捍衛“鄭州藍”
編者按
又到冬季霧霾高發時期,每年這個時候,空氣品質格外受到大家關注。對大氣污染防治,省委省政府提出明確要求、作出具體部署,各地也都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和措施。鄭州、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等城市是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也是我省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區域。今年冬季,這些城市的空氣品質如何?大氣污染防治取得了哪些成效?本報派出記者一探究竟。
12月24日,鄭州市鄭東新區北龍湖旁,滑板愛好者青峰正在沿湖小路上“飛”馳,仿佛林間歡騰的鳥兒……“這天氣太好了!”停下來的青峰指著天空説,“看!這樣的‘鄭州藍’真是讓人醉了。”
今年鄭州上空的藍天多了起來,醉人的“鄭州藍”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來自鄭州市環境保護局的資料顯示:今年1月1日至12月23日,鄭州市優良天數達198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2天。
藍天多了,霧霾少了,原因何在?
記者採訪了解到,為捍衛藍天白雲,鄭州市採取了多種措施,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由10個遙感監測點位、39個聯合執法點位、停放地抽測執法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聯合執法組成的專門針對移動源污染治理的“1039+2”行動。
遙感監測+聯合執法專盯汽車冒黑煙
12月23日,在江山路與北三環交叉口,一輛尾氣排放超標的大車被一隻敏感的“電子眼”盯上了,瞬間“咔嚓”拍照,並通過數據運行後臺將該車的尾氣超標數值記錄下來。
從今年9月份起,鄭州在全國首次一次性安裝了10套機動車固定遙感監測設備並實現聯網運行,初步構建了全天候、全方位機動車固定遙感監測網絡。“這些特殊的‘電子眼’主要分佈在市區內和三環、四環車流量較集中的路口,抓拍尾氣排放不達標車輛。”鄭州市環境保護局相關負責人説。
到12月12日,這些特殊的“電子眼”已抓拍車輛242萬餘輛次。其中,抓拍大車10.5萬輛次,超標3.3萬輛次。據悉,鄭州市是目前國內唯一依據遙感監測數據進行此類執法活動的城市。
另外,鄭州市在各物流通道、入市口統一確定39個設卡點位,公安、交通和環保等部門自10月份起,在設卡點位全天候開展綜合執法檢查,嚴厲查處重型柴油車尾氣排放超標行為,截至目前已檢測車輛14772台次。
上門執法+倒查用油源頭卡住超標排放
統計顯示,目前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已超過360萬輛,其中柴油車35萬餘輛。根據PM2.5源解析,鄭州市機動車污染物排放佔比約23%,柴油車尾氣排放污染更為嚴重。為了將“鄭州藍”進行到底,鄭州市針對移動源污染實施了停放地抽測執法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聯合執法,通俗地説,就是尾氣排放污染嚴重的車停放在哪兒、在哪兒施工就上哪兒監測。
今年3月份開始,環保部門按照隨機抽查企業、隨機抽查車輛號牌的方式,對市內運輸物流車、渣土車、水泥罐車實施上門抽測,共在32家重點企業停放地抽測車輛2342輛,對143輛尾氣超標車下達了限期改正通知書。
目前,鄭州市施工項目有2500多個,使用非道路移動機械近萬台。據測算,一台正常使用的工程機械污染物排放量相當於一輛“國五”標準小汽車排放量的50至80倍。為此,鄭州市除劃定非道路移動機械限行區域外,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單位與行業主管部門還簽訂《承諾書》,並統一張貼懸挂。環保、工商、建設、城管、商務、工信等部門聯合執法,對違規使用非道路移動機械和道路移動機械用油品質進行“雙查”,實施用油源頭治理。□本報記者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