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儀式現場 王藝 攝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朱明達 實習生 王藝):椒香四溢的千張皮、熱氣騰騰的江津葉兒粑、栩栩如生的手工糖畫……眾多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産齊聚一堂。2月9日,由重慶市文化委員會主辦,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重慶九街文化産業集團承辦的第二屆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産“嘉年華”,在九街·壹華里市集開幕,重慶市文化委副主任鐘建波發表了講話。開幕式上還揭曉了“2017年最受市民歡迎的非物質文化遺産50強”和“2017年重慶十佳非遺手工技藝傳承人”。
重慶市文化委員會副主任鐘建波發表講話 王藝 攝
在本次評選中,磁器口傳統千張技藝獲評“2017年最受市民歡迎的非物質文化遺産50強”。“我們家從我爺爺那一代就開始做千張皮,我是1997年才又開始做的。”千張技藝傳承人李作瓊説道,自己原本是一名護士,工作了10年後又重拾家族技藝,成立了一家公司,傳承和發展家族的千張技藝。李作瓊介紹,千張是一種薄的豆腐片,通過浸泡、精磨、熬煮、點鹵、澆注、壓榨、剝離、整理等工序製作而成,因其成品看起來有千百張疊加在一起而得名。
磁器口千張獲評“2017年最受市民歡迎的非物質文化遺産50強” 王藝 攝
活動現場,李作瓊的千張展臺被試吃的人群圍得水泄不通。“千張要一張一張地做,才能讓它薄如紙張、細膩綿軟。我們的千張絕不添加香料,都是用20多種香料做成料包炒出來的,是可以慢慢回味的香。”李作瓊滔滔不絕地談起了自己製作千張的獨到技藝。據了解,李作瓊的公司在重慶已經有了專門的調料種植基地,而做千張的黃豆則是從東北運來的。
椒香千張 王藝 攝
本次非物質遺産文化“嘉年華”活動還包括非遺産品現場展銷、新春燈籠展暨猜謎活動、新春廟會以及非遺演出等。非遺産品展出、猜謎活動及新春廟會于2月9日至11日舉行,“傳承傳統文化·感受非遺魅力”非遺演出則在2月10日上午10:00正式開始。活動期間,非遺展臺還會每天提供一定數量試吃産品。市民可前往壹華里市集遊玩觀賞,品嘗非遺美食,感受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