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高爽):中外樂隊、青春舞團、音樂達人……7月15日晚,為期一個月的2018重慶與世界嘉年華活動迎來收官大戲,MIX音樂節為嘉年華活動帶來了最後一個高潮。
讓世界聆聽重慶的聲音,讓重慶人對他國文化有更多的認識,通過主題周、非遺展、美食PK等活動,7年來,嘉年華活動已成為重慶最具規模的中外文化交流舞臺,成為重慶對外交流的新名片。
嘉年華吸引百萬人關注重慶
今年的嘉年華以“iChongqing”為主題,在為期一個月的活動中,嘉年華主會場共舉辦了5大主題周活動。來自重慶的渝北、璧山、巴南、九龍坡、榮昌等五個區縣與丹麥、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意大利、波蘭六國一起分別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旅遊、文化、藝術交流活動。
本屆嘉年華內容豐富多彩,共舉辦了包括文化展覽、非遺體驗、美食PK、體育互動、露天影展、音樂晚會等在內50多場不同的主題交流活動。各屆外籍友人和在渝留學生共計約1000人次到活動現場參與了各種主題活動。
活動期間,線上線下近百萬人參與嘉年華,而由各網絡平臺搭建的“線上嘉年華”主題活動,曝光量共計達到6000余萬。“線上嘉年華”通道,包括抖音挑戰賽、微博話題、微頭條話題等。其中,嘉年華官方抖音賬號“iChongqing愛重慶”的視頻播放量超1000萬,而由官方賬號發起的#我看重慶#抖音挑戰賽共吸引到近300個參賽視頻,視頻點讚量超500萬,超過13萬條的留言互動。
文化展傳遞異域風情之美
“溯源——英國十九世紀水彩畫精品展”也是本次嘉年華的重頭戲,展覽的作品大多為英國19世紀水彩畫名家真跡,作品涵蓋了從維多利亞時期以來的各種風格的風景畫作品、人物肖像、人體、以及對狄更斯筆下人物描繪的原始插圖等,讓市民了解了英國的風俗人情。
澳籍華人周小平通過主題為“融合”的澳大利亞原住民藝術展將原汁原味的澳大利亞原住民文化藝術介紹給重慶市民。透過周小平40余幅繪畫及攝影作品這些作品,為我們打開一扇窗戶,一探地球上最古老的活態文明。
意大利電影展則通過影像的方式,讓市民在欣賞電影的過程中,了解意大利風情以及意大利的當代文化和生活方式。
此外,丹麥、日本、俄羅斯先後帶來本國特色旅遊展覽,讓現場市民一睹各國風光。
非遺秀展現傳統文化之魅
在此次嘉年華展上,重慶以多場非遺展示和體驗活動,讓世界了解了重慶獨特的文化內涵。
每個主題周上,代表重慶的區縣都會向“結對”的使領館及外籍友人、留學生傳遞非遺文化。開幕式上,由“洋弟子”與非遺傳承人共同表演的非遺節目木洞山歌,就博得全場喝彩。
在九龍坡非遺展上,來自墨西哥、老撾、哥斯達黎加、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的留學生對面塑、摺紙、中國結等民間傳統手藝充滿了興趣,在非遺傳承人的現場指點下,留學生們也創作出了自己的作品,並表示會珍藏保存。
值得一提的是,榮昌區將夏布、陶器、折扇三項國家級技藝類非遺項目帶到了嘉年華活動現場,不僅讓外籍友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技藝之美,也讓市民增加了文化自信,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了非遺,願意將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美食匯齊聚中外特色美食
美食文化也是各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嘉年華的舞臺上,重慶美食與世界各國美食的PK賽也是深受市民喜愛的保留節目。
在長達一個月的體驗活動中,來鳳魚、日本料理、日本清酒、四合胡豆、火烤豆干、波蘭啤酒各種美食輪番上陣,不但征服了現場觀眾的胃,也征服了現場觀眾的心,讓大家對各地的美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每週都會到活動現場來看看,就為了感受不一樣的文化,體驗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重慶市民陳先生説,這樣的活動應該多多舉辦,把重慶的美好傳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