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宋劍):7月21日,由重慶市渝中區委、區政府主辦的“了不起的城市”走進重慶母城渝中活動進行到第三日,大V探訪座談會在鵝嶺二廠舉行,自媒體大V齊聚鵝嶺,為渝中發展建言獻策。
座談會現場 曹永歡 攝
據了解,本次活動於7月19日啟幕,為期三天,于7月21日結束。探訪行程中,自媒體大V們分為人文、母城、旅遊、商貿、生活五大主題探訪團,走進“母城”渝中,體驗其深厚的“母城”文化。座談會上,大V對此次探訪活動進行了回顧,並且對渝中區的發展提出意見。
打好文化牌 渝中不僅只有“網紅”景點
今年以來,重慶成為熱門旅遊地,而渝中區的洪崖洞、李子壩、解放碑等作為三大熱門景點,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打卡”。
“渝中區有三峽博物館,史迪威博物館,中山文化産業園,王琦美術博物館,重慶美術館等文化氣息濃厚的地方,比起“網紅”景點,這些地方更值得細細品味。”知名旅行視頻博主“輕旅”認為,“網紅”景點作為城市地標,是遊客的必去之地。但當遊客想進一步了解一座城市的時候,文化比起“顏值”更能夠打動遊客。
四川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楊清波建議,渝中區應該重點發掘人文歷史,打造核心品牌,推進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為旅遊注入豐富的文化內涵。“作為重慶‘母城’,渝中區有豐厚的文化資源,應將傳統巴渝文化、抗戰文化、紅岩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利用起來,做好歷史文化品牌。”微博紅人“重慶事兒”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他認為區政府應鼓勵文化創作,開發具有“母城”文化元素的文創産品。
保護舊址 挖掘“母城”歷史淵源
作為重慶“母城”,渝中區可以説是重慶的“根”和“源”,這裡有鵝嶺抗戰遺址群、飛虎展覽館、史迪威將軍博物館、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嘉西村、鮮英舊居等舊址,承載著“母城”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以湖廣會館、周公館為代表的舊址保留了原有的風貌,就連那些生長於此、穿越時光的黃桷樹,也被原地不動保留下來;以曾家岩書院、李子壩遺址公園為代表的舊址,在保留外觀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造開發,實現了舊址價值的最大化。”來自廣州的微博紅人“張藝攝影”表示本次探訪之旅中感觸最深的是渝中區對於舊址和古建築的保護。
知名頭條號作者歐宏發言 曹永歡 攝
知名頭條號作者歐宏説:“我就是土生土長的渝中區人,這裡承載了我的太多的回憶。渝中區可以説是代表重慶曆史、重慶文化、重慶人文精神的名片。”在歐宏看來,將“母城”背後的文化特質和積澱的歷史淵源充分挖掘出來,能讓“網紅”渝中多一份歷史的厚重,讓“母城”更加充滿神韻。
文旅商旅共促發展
渝中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渝中區解放碑和大坪兩大商圈,吸引著許多年輕遊客。商務局將全面推進旅遊業態的全域化,在商圈、特色街區、景區點周邊,積極發展酒吧、影院、書吧、旅遊特色商品購物等休閒業態。同時,還將加快推進文創園區建設,形成承載城市商旅文內涵的有效載體。
渝中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勇發言 曹永歡 攝
座談會最後,渝中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勇作了總結發言,她表示渝中區未來的發展將以歷史文化作為戰略性産業,將文化街區建設作為主導方向,通過傳統風貌區、山城老街區、特色社區的打造,讓老建築成為新街景,讓歷史文化融入山水城市的美麗風景,讓重慶本地人和外地遊客都能看見重慶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