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重慶量子通信産業高端研討會現場 供圖 長壽工業園區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歐平淑):9月13日-15日,2018中國·重慶量子通信産業高端研討會在重慶長壽召開,來自國內外頂尖量子科技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導航、通信、安全、金融等量子科技應用部門的負責人齊聚一堂,探討量子通信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上下游産業發展現狀、量子通信及單光子通信産業發展現狀、行業應用與標準、量子工程産業聯盟籌備等多項重大議題。
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副主任周青在大會上致辭 供圖 長壽工業園區
開幕式上,重慶市經信委副主任周青在致辭中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數據智慧化産業的發展,正實施以大數據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動智慧産業發展和傳統産業的智慧化改造升級,以大數據智慧化引領産業高品質發展,其中量子通信産業是大數據雲計算基礎設施工程建設中的重點發展方向。希望通過本次研討會,碰撞出更多智慧火花,推動推動量子通信技術進步和發展,進而形成産業,發展成規模。
重慶市長壽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蔣牧宸在大會致辭 供圖 長壽工業園區
長壽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蔣牧宸介紹,長壽正全力打造中科未來城創新平臺,瞄準新一代通信技術、大數據物聯網、電子信息等高端前沿領域,沉心靜氣聚商選資、招才引智。長壽研發費用支出佔比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長,戰略性新興産業佔工業比重提升至20%左右,智慧化改造投資增長20%以上。
本次研討會由長壽工業園區主辦、重慶鯤量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圍繞“産、學、研、用”4個維度展開,既有學術分析研究,也包含學科運用、行業發展等內容。
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Barry Sanders在大會上作報告 供圖 長壽工業園區
會議特邀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Barry Sanders(桑百瑞)、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張衛平、清華大學教授龍桂魯、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量子信息學科交叉中心研究員陳平形、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翟慎強、長春理工大學教授佟首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體部(501所)總工程師董勇7位專家,分別從量子通信、量子物理基本問題、量子中繼、量子直接通信、鐳射通信、衛星通信等科學發展方面做大會主題報告,邀請北京中創為量子、安徽問天量子、九州量子等單位的10位嘉賓,從量子通信與單光子通信具體行業應用做主題報告。此外,與會專家還就國際量子工程産業聯盟及重慶量子通信研究院的成立進行籌備,就鯤量科技牽頭成立國際量子工程産業聯盟達成了意向,同時對量子通信行業應用與行業標準進行研討。
新興産業助力 量子通信企業落戶長壽工業園區
當前,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在此發展背景下,長壽緊抓發展機遇,發揮地區優勢,吸引了一批新興産業落戶,以高科技推動長壽創新發展。
今年5月,長壽工業園區在西洽會上簽約2個重大項目,其中引進北京量子體系科技股份公司量子通信及單光子通信項目,由長壽區政府與北京量子體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30億元,在園區建成重慶鯤量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致力於量子通信、單光子通信和衛星通信等科技及産業領域的産品研發、生産和服務。
據該公司董事長王增斌介紹,公司規劃佔地540畝,目前前期研發團隊人員已經到位,部分設備正在安裝調試中,預計今年可以實現1億元的産值。
“我們立足重慶,打造世界領先的‘量子谷’産業園,將建設量子通信數據與運營中心、量子通信技術國家級工程中心、院士工作站、量子通信研究院和量子通信國家級標準與檢測中心等,打造百億級高端通信産業集群,促進上下游産業協同發展。”王增斌説。
談及選擇長壽投資的原因,王增斌坦言:“我們看中長壽良好的工業基礎,産業體系完備;加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四通八達的交通條件足夠吸引我們前來落戶。”
智慧産業佈局 引領創新驅動長壽在行動
除了積極在電子通信産業方面佈局,近年來,在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上,長壽也一直在行動。
2017年,長壽躋身全國首批産業轉型升級示範區,長壽以此為契機,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有序調減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低端過剩産能,繼續推動電力等能源要素領域改革;通過大數據運用、智慧化改造來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比如,在此前智博會上,長壽與浙江飛爾康通信技術有限公司、重慶雲興網晟科技有限公司確定牽手合作,將推進光通信晶片産業化和同城雙活數據中心建設。
以長壽工業園區為例,目前,園區已培育小康動力、天勤材料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1家,科技型企業182家,國家知識産權優勢企業9家,市級知識産權優勢企業17家,市級知識産權試點企業56家。“2017年,園區高新技術産業實現産值232.95億元;預計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增長到450億元。”長壽工業園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孫廷勝告訴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9月11日,長壽工業園區接受市級高新區調研評審時,受到評審專家一致認可;未來園區以中科未來城創新産業園為載體,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我們也希望,借助本次研討會吸收更多前沿科技,帶領和引導園區新材料産業、節能環保産業、智慧家居産業等産業發展。”孫廷勝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