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黃金周,重慶消費市場亮點紛呈,市民享受了一次吃喝玩樂購的盛宴。10月7日,市商務委發佈數據顯示,長假7天,全市消費品市場貨源充足、價格平穩、運行有序,全市重點商圈和商貿企業共實現零售額80.5億元,同比增長9.8%。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居民消費習慣的轉變,節日市場上旅遊休閒等服務消費正逐步取代傳統購物等商品消費,成為主流。
傳統消費更重品質
國慶期間,重慶日報記者走訪市內各大商圈發現,在消費升級趨勢下,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商品的品質、品牌、購物體驗感等。
觀音橋步行街雲店國慶首日售出一台三星75吋超高清大屏電視,價值50999元;萬州高筍塘廣場雲店上午售出多臺PPTV高清電視,價值13.6萬元;楊家坪謝家灣雲店售出價值6萬元的索尼相機……國慶期間,重慶蘇寧銷售捷報頻傳。在品質生活的大背景下,這些高單價高端家電3C産品也成為更多市民的選擇。
而重慶日報記者從市內多家百貨商超獲悉,國慶期間,糧、油、米、面等生活必需品消費佔比正逐漸降低,常溫奶、進口飲料、糖餅零食、個護美粧等升級類消費佔比不斷上升。
據市商務委監測,節日市場上,全市家用電器、服裝飾品、生鮮食品和汽車等消費較為集中。其中,解放碑、觀音橋、南坪等成熟商圈開展讓利促銷活動,帶來客流量大幅增加,零售額同期增幅分別為8%、8.2%、9.2%;重百大樓、永輝超市、蘇寧和國美等重點商貿企業國慶期間零售額分別突破9億元、3億元、2億元和1億元;百事達、中汽西南等車企舉辦節日主題優惠活動,銷售額同比穩步增長。
服務消費成新亮點
隨著居民消費習慣的轉變,旅遊休閒等服務消費正成為節日消費新的亮點。國慶期間,各大商圈、商業街區、商業綜合體等以休閒娛樂、觀光旅遊體驗業態為主的區域人流量較平時增長較快,並帶動餐飲住宿企業營業額提升明顯。
文娛體消費也是一大亮點。新華書店人流涌動,科教讀物和健康書刊是消費者追逐的熱門,酉陽新華書店銷售額同比增幅達20%;多部大片搶檔上映,潼南橫店影院銷售額同比增長27.9%,影院票房增幅達18.4%……
隨著凸顯山水城市特色的都市旅遊持續升溫,近郊遠郊區縣也紛紛打出休閒旅遊牌,吸引市內外消費者前往休閒度假。數據顯示,在都市旅遊帶動下,全市重點監測的農家樂節日期間營業額同比增長達13.5%。而石柱、忠縣、綦江、酉陽等區縣節日期間消費品市場銷售增幅超過20%。
互聯網+消費成趨勢
國慶長假,從購物、餐飲、生活服務到數字娛樂,互聯網已深入到消費的方方面面。
在出境遊中,使用移動支付進行消費正成為越來越多國人的選擇。支付寶數據顯示,國慶期間,重慶人境外移動支付消費增長21%。
假日期間,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在網上購買進口貨。數據顯示,天貓國際的跨境進口商品成交額翻了一倍,而重慶人購買力不減,在天貓十大進口消費城市中排名第八。
據口碑和餓了麼數據顯示,國慶期間,在外賣交易額最高的省會城市和直轄市中,前十位為上海、北京、杭州、武漢、廣州、成都、南京、福州、天津、重慶。而從外賣交易額增幅來看,貴陽、太原、石家莊、成都、海口、北京、重慶等名列前茅。(記者 楊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