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10月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衛計委獲悉,按照日前下發的《重慶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任務》(以下簡稱《任務》),重慶將通過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分級診療、單病種付費改革等,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醫療服務價格今年還將調整
去年9月9日,重慶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調整了診察費、床位費等439項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其中,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項目價格,合理提高診療、護理、手術、床位、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項目價格。
在此基礎上,今年還將新增116項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試點。
市衛計委有關負責人透露,按照“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思路,在降低藥品耗材虛高價格空間的基礎上,將繼續推進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儘快理順醫療服務項目比價關係。放開一批市場競爭充分、個性化需求比較突出的醫療服務價格,由醫院自主定價、物價部門備案管理。
為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今年重慶還將擴大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範圍,4家市辦公立醫院及每個區縣至少1家公立醫院將開展薪酬制度改革試點,推動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
推進分級診療
縣域內就診率保持90%以上
為推進分級診療,目前,重慶已形成以重醫附一院“1+3+15”為代表的城市緊密型醫療集團;以區縣人民醫院、中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組建的區縣域內醫共體,並覆蓋區縣所有基層醫療機構;以重醫附屬兒童醫院組建的覆蓋西部10個省市“西部兒科聯盟”為代表的跨區域專科聯盟;以重醫附二院與巫山縣人民醫院為代表的遠程醫療協作。
“下一步我們將理順醫聯體內部雙向轉診機制,”市衛計委有關負責人説,鼓勵群眾基層就醫,確保縣域內就診率保持90%以上,基層醫療機構就診比例保持65%以上。
該負責人説,今年全市還將實施高端“領航人才”、中端“樞紐人才”和基層“守門人才”三大計劃。推進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改革,培養全科醫生700名以上。
此外,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提高至55元,新增經費主要用於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提質擴面。
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將加快推進重慶兒童醫療中心、市人民醫院新院區建設,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推進市中醫院、北碚區中醫院和市中藥研究院傳承創新項目建設,佈局建設一批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和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積極爭取教育部支持,推進重慶中醫藥學院籌建。
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40元
如何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任務》提出,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準,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40元,其中一半用於大病保險,同步提高個人繳費標準。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實100個單病種付費改革情況。
在藥品採購方面,依託重慶藥交所平臺,採取“平臺交易+帶量採購”方式,探索帶量採購、跨區域聯合採購等多種藥品採購新模式。結合抗癌藥降稅政策的實施,開展醫保目錄內抗癌藥集中採購,減輕癌症患者用藥經濟負擔。
在規範診療行為方面,規範處方點評,加強合理用藥和不良反應監測,對輔助性、營養性等高價藥品列出具體清單,實施重點監控。比如市中醫院會定期組織專家開展處方點評,一位醫學博士就因為違規開出“超60味大處方”被嚴懲,不但從臨床一線調離非臨床部門工作,而且還暫停其處方權。
為了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將全部納入國家第三方滿意度調查。 (首席記者 李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