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渝北有家“老兩口面攤”
重慶晚報  2018-12-27 15:26:52

  原標題:老兩口面攤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81227135729

老兩口面攤(網友拍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81227135732

許多年輕人來吃麵(網友拍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81227135734

82歲的周應龍正在煮麵

  清晨5點出攤,下午3點收攤,82歲的周應龍和老伴15年如一日地經營著小面攤,許多年輕人成了這裡的熟客。他們稱,每當工作不如意,看到這對婆婆爺爺辛勤勞動的身影,就覺得沒有不努力的理由。

  開面攤

  發揮廚藝打發時間

  昨日中午,重慶晚報記者來到這家位於渝北區龍溪鎮紅石路150號附近的小面攤,此時,82歲的周應龍係著圍裙,守著熱騰騰的面鍋,正在挑煮小面。這個由雨棚搭成的小面攤沒有名字,但周圍的人和老顧客都習慣稱此為“老兩口面攤”,因為這是周應龍和77歲的老伴劉素珍共同經營的面攤。

  “為什麼這麼大年紀了還在開面攤?”周應龍説,好多顧客都會問他這個問題,他總是咧嘴一笑便轉移話題。

  周應龍説,她和老伴原本供職于一客運公司,15年前,退休已好幾年,感覺閒不住的二老,擺了一張桌子,架起一口鍋,開起了這個小面攤,打算以發揮周應龍的廚藝來打發時間。原計劃是,開上幾年就關門休息安享晚年。

  漸漸地,擺攤賣面仿佛成了一種使命。家人有時也來幫忙,小面攤的桌子逐漸擴大到現在的五六張。

  很努力

  一年只休息3天

  昨日下午1點半,因為老伴感冒在家休息,周應龍一個人忙得不可開交。旁邊擺攤的張女士也伸出援手,幫周應龍收錢、收碗筷。

  周應龍説,每一天,他和老伴從清晨5點擺攤至下午3點,收攤後就去菜市場買菜,再回家,隨後就忙著備紅燒牛肉、紅燒排骨、包抄手、燉豌豆和炒雜醬等,到了晚上8點,老兩口忙完就寢。睡到淩晨3點,鬧鐘一響,他們便起床,準備出攤事宜。

  周應龍説,一年到頭,無論風雨,他們都會堅持準點出攤,生意好的時候一天營業額有400元~500元,生意不好的時候則只有200元~300元,只有每年的春節才會歇息3天。

  傳能量

  年輕顧客受鼓舞

  28歲的謝霞在附近建材城工作,她是這裡的老顧客。她説,附近好吃的東西不少,但她和同事就愛來這個面攤吃麵,因為這對婆婆爺爺帶給他們親切感。“看到婆婆爺爺這把年紀仍在辛勤勞動,就覺得自己沒有不努力和抱怨生活的理由。”網友小劉也説,自己在這家面攤吃出了小面的純粹和精髓,婆婆爺爺的工作精神,也讓自己很感動。

  附近擺攤的汪女士説,來面攤的老顧客中有很多年輕人。他們説吃婆婆爺爺煮的面能吃出小時候的味道,有些年輕人甚至都不要找補的零錢。

  “這個面攤會開到哪一年?”周應龍説:“我和老伴的新年願望就是,來年還可以多勞動。”

  老兩口面攤經營秘訣

  15年如一日地經營面攤,生意始終不錯,作為面攤掌勺人的周應龍有著自己的小秘訣。

  調料齊全。周應龍指著攤位上十幾種調料説,煮小面千萬不能圖撇脫,調料一味也不能少。“小面少了點味,顧客可能就會流失。”

  種類豐富。隨著時代的發展,他們的小面攤也從開始的只賣小面,拓展到了賣稀飯、砂鍋米線、抄手、米粉等,更多的選擇才能滿足顧客們多元化的需求。

  和氣生財。周應龍和劉素珍是出了名的和睦夫妻,一人掌勺,一人打下手,配合默契且對顧客和和氣氣,很多顧客來這裡除了來吃麵,還會親切地喊他們婆婆爺爺,並和老兩口擺龍門陣。

  堅持出攤。周應龍説,有時候,他或者老伴有事,便由另一人擺攤經營,累一點也不要緊。“如果突然有一天不擺攤,就容易給顧客留下不好的印象,會影響到生意。”(重慶晚報記者 王薇 攝影報道)

  

編輯:歐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