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3月28日下午,重慶龍居山陵園舉行了公益生態集體安葬儀式,8位綠色節地生態葬的踐行者在此落葬。近年來,重慶市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積極倡導和推行節地生態安葬。
越來越多市民選擇節地生態葬
“生態安葬全程不焚香燭、不燒紙,將逝者骨灰放置在環保可降解的骨灰罐內,深埋于花壇之下。花壇上種植花草,骨灰壇自行降解後,讓逝者回歸自然。”龍居山陵園相關負責人郗偉軍介紹,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踐行環保理念,2018年,該陵園推出節地生態安葬公益園區,困難群眾可以在此實行免費生態安葬。
“除了傳統的墓地選擇,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節地生態葬。”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各經營性公墓均建有生態安葬園區,以免費或低價位的方式引導市民選擇。
2020年,節地生態葬比例達到50%
“骨灰只是後人的一個念想,沒必要佔太多土地和空間。父親生前交代過以這樣的方式下葬。”前來參加安葬儀式的的張女士説,她也希望自己百年之後回歸自然,有樹和小草陪伴。“按照《重慶市殯葬事業發展規劃》,重慶市將不斷提高生態安葬比例,到2020年,全市節地生態葬比例要達到50%。”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墓穴式安葬公墓的數量和佔地面積會嚴格控制。
節地生態葬今年起可享受補貼
今年起,推行節地生態葬,每位補貼對象可享受3000元補貼。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具有重慶市常住戶籍的孤兒、城鄉低保對象、城鄉特困人員和生活困難的優撫對象,死亡後實行火葬的骨灰(屬土葬改革區的死亡後其遺體)在本市經營性公墓、公益性公墓選擇節地生態安葬的,每位補貼對象可享受節地生態安葬補貼3000元。
“以上資金由所在區縣承擔,市級將根據績效給予獎補。”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週末,重慶市將迎來首個祭掃小高峰。清明祭掃期間,重慶市40多家經營性公墓會建立生態安葬園區,免費為困難群眾提供安葬服務。(文 李信 編輯 朱明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