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外婆橋餐廳堅守解放碑20年 見證商圈提檔升級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9-02 18:56:25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楊飛):近日,紮根重慶渝中區解放碑商圈近20年的外婆橋餐廳在停業裝修一年後重新開張。這家以重慶傳統家常菜為特色的餐廳,積極響應渝中區對解放碑商圈的提檔升級計劃,對品牌進行了升級更新,以適應人們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

【CRI專稿 列表】重慶外婆橋餐廳堅守解放碑20年 見證商圈提檔升級

老員工像慈祥的外婆一樣在門口迎接食客 供圖 外婆橋餐廳

  留住老重慶味道

  1999年,外婆橋餐廳入駐解放碑商圈重慶大都會廣場。“重慶大都會廣場是當時重慶定位最高端的大型購物中心之一,但在開業之初人流量並不大。”外婆橋餐廳創始人杜斌介紹,“此前,重慶的購物中心是不設餐飲業態的。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升客流量,購物中心開始引入餐飲企業。”重慶大都會廣場聯繫了一些餐飲企業,但這些企業都因為購物中心客流量不大而放棄了。後來重慶大都會廣場聯繫杜斌,杜斌權衡再三後決定攜外婆橋入駐。

  在入駐大都會廣場前,杜斌已經憑藉外婆橋餐廳在重慶餐飲界闖出了一片天地。杜斌介紹,自己的父母都是地質隊員,常年在外工作,自己是由外婆帶大的。“外婆知書達禮,對人很友善,在我的印象中她總是很慈祥。”杜斌説,他從外婆那裏學會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並受用終身。長大後,他對外婆做的家常菜唸唸不忘。到上世紀90年代,他積累了一些資金,便想到開餐廳,專注重慶本地家常菜,幫更多重慶人留住記憶深處的家常味。

【CRI專稿 列表】重慶外婆橋餐廳堅守解放碑20年 見證商圈提檔升級

品牌升級後良好的就餐環境 供圖 外婆橋餐廳

  杜斌介紹,上世紀90年代,重慶很流行川粵菜,即在川菜中融入粵菜,而且川菜都是偏四川口味的,偏重慶本土口味的很少。杜斌只能大膽探索。他在餐廳裝修中引入川東民居建築元素,菜品是從重慶各區縣挑選的風味獨特的家常菜,器皿、員工服裝,就連菜品的烹飪方法、使用的炊具都儘量還原老重慶人的生活狀態。這喚醒了重慶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餐廳很快受到人們的歡迎。

  老店煥發新活力

  外婆橋入駐大都會廣場後,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大都會廣場逐漸成為重慶最繁華的購物中心之一,外婆橋也受到了無數食客的喜愛。20年來,很多由父母帶到這裡來吃飯的孩子長大成人並結婚生子後,也帶著自己的孩子來這裡吃飯,並跟孩子講述過去的故事。

【CRI專稿 列表】重慶外婆橋餐廳堅守解放碑20年 見證商圈提檔升級

慈記外婆橋的招牌小吃糍粑粑 供圖 外婆橋餐廳

  外婆橋很多員工都在餐廳工作了10年以上。炸糍粑的周燕20年前進外婆橋當學徒時還是個小姑娘,20年後她還在為食客炸糍粑。因此,很多食客能夠從食物中吃出小時候的味道。店裏還有不少“外婆輩”的老員工,她們在門口、在餐桌前親切地為食客端茶倒水,仿佛慈祥的外婆就在身邊。

  20年來,重慶發展得越來越快,人們的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升級。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近年來,解放碑商圈不斷提檔升級,大都會廣場也改造升級了整體形象,並更名為大都會東方廣場,以帶給人們更好的購物體驗。

【CRI專稿 列表】重慶外婆橋餐廳堅守解放碑20年 見證商圈提檔升級

新推出的明檔 供圖 外婆橋餐廳

  外婆橋也積極響應渝中區商務委提出的“老店煥新”計劃,用了一年時間對外婆橋的品牌進行了整體升級。為了契合外婆慈祥的形象,外婆橋大都會東方廣場店更名為慈記外婆橋,餐廳裝修在本土風格中融入了時尚元素。店內還設置了8個明檔,食客能全程看到食物烹飪的過程。據杜斌透露,全新開業的慈記外婆橋能滿足更多食客的需求,除了商務接待、家庭朋友聚會,店裏還為商圈白領、外地遊客準備了休閒快餐。

編輯:歐平淑